正确处理教学反思的四种关系

2015-10-21 19:58马光王宁李志红崔平
新西部·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关系意义

马光?王宁?李志红?崔平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教学反思的意义,分析了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反思中的四种辩证关系。即: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只问不答与追求甚解、浅表反思与持续反思、只思不语与多法表达等关系。这对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革新教学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学反思;意义;关系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给教师带来的挑战是严峻的,教师要应对新的挑战,就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1]。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反思,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总结和自我提高。正确的反思习惯与方法是影响教师反思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反思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寻找适合教师反思的有效方式,以避免反思方法中的误区。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做反思型教师,教学应成为反思性教学[2]。反思型教师是有着自觉意识和自主意志的教学者,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进行自我矫正与自我完善的一面镜子,也是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对经验型教师来说是一种质的超越。反思性教学更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即高度的“自我认知感”。在这种认知过程中,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被教师作为自己的认知对象,同时合理地分析、继承性地批判其自身的教学行为和过程,以期达到一个新的教学高度,即教学的再认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一名教师只教学不思考,那便只是个教死书的教书匠;如果只思考不教学,则只是个在纸上谈兵的空谈者。“扪心自问”“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名言也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对其在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其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反思的四种辩证关系

1、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

科学性反思的特征包括客观合理性、群体性和实践性等方面。因此科学性反思不是教师个体反思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群体中进行的主体内部相互作用下的集思广益。而且,它不但是个体内心的心理活动,更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推出结论的这一具有科学合理性的完整过程。在处理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的关系时,应充分发挥群体反思的作用,要注意避免单纯个体反思的影响。部分教师因自身主客观原因(自我保守、精力不够等)的制约,大多倾向于进行个体反思。事实上,群体反思在提高反思的深度与持续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群体反思会使教师提升对反思内容的逐步深化,群体讨论能使教师形成对问题的持续思考,这样对一个问题由浅入深、翻来覆去的思考,不但能使问题更加清晰化,而且可以使问题得以最终解决。

2、只问不答与追求甚解

教学反思是教师思考其工作的感悟与体会,是教师自我审视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自身的工作更具理性,从而帮助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教师能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尤其是在遇到棘手问题时会通过个体思考或群体讨论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少数教师往往或停留在对问题的粗浅认识、簡单描述上,或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抱怨、质疑,而缺乏思考问题的眼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甚解更加重要,惟有学习与实践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素养,以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浅表反思与持续反思

教师在反思中,还存在内容较为分散、零碎,不连贯、不系统等问题,时常是这次反思某一个问题,下次反思又换成了另一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浅尝辄止、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系统性,没有对问题进行较为连贯的思考和深入的认识。因此,反思的成效并不显著,对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使部分教师对反思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产生怀疑,影响其开展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反思当成苦差事。所以,在反思方式上要倡导专题反思。专题反思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某一专题深入地、持续地、系统地进行反思,形成对该专题较为深刻、连贯、全面的理性认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只思不语与多法表达

只思不语是指教师对反思的结果不做任何的表达,既没有形成口头语言,又没有形成书面文字等展现形式。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教师应在获得理论进步和行为改进的基础上,呈现出反思的成果,尤其是要通过文字撰写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通过撰写文字,既可以使教师的反思问题更加清晰化,使其反思活动更加系统化;也可以促使教师总结提炼经验,将其个体经验显性化、实践性知识体系丰富化,并与他人共享。反思的成果可以用教学日记、教育反思、教学案例等多种形式表述出来,表述时或自由表达,或理性提升,或问题取向,或直抒胸臆,从而成为教师研究的基本存在形态[4]。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利用点滴时间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群体研讨的内容记录下来,作为反思的基本素材,待今后汇总、分析,撰写成教学反思文章,或设计成专题研究课题。通过将成果表达形式和研究方式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反思成果的总结和表达,另一方面有利于反思活动深度和效果的提高。

三、结语

正确处理教学反思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革新教学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只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才会积累经验,凝结成智慧,才能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辉进宇,褚远辉.教师教学反思的认识要点及其要求[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11)88-91.

[2] 秦金良.开展反思教学做反思型教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185.

[3] 杨晰.从被动到主动:浅析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形象转变[J].现代教育科学,2012(1)9-13.

[4] 吕洪波.以行为改进为核心,探索教师反思的有效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2(4)60-62.

【作者简介】

马 光(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病理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关系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诗里有你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