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城市建成区调查的意义

2015-10-21 19:30周艳王萌
地球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成区国情

周艳 王萌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城市建成区调查作為地理国情普查的一部分,为判断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绿化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等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地理国情涵盖了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理国情监测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成果档案,对地理国情信息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进行统计及其变化的分析。这对实现决策管理科学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将城市建成区调查作为增加的普查内容。城市建成区面积统计过小,会使得城市在下一轮的发展中,国家批准的可用于发展的土地计划减少;城市建成区面积统计过大,则会给城市魅力的塑造带来新的任务与压力,因而准确衡量城市建成区面积尤为重要[1]。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 城市建成区

[中图分类号] P6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309-1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化,我国加快了城市化进展。中国城市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大发展时期。

当前,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中国经济社会也进入转型期,快速城市化已经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城市面积的变化,尤其是城市土地利用性质的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的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向城市周边地区扩大。这就使得城市建成区的范围不断变大。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提供场所,是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要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由于地域分布的限制和人口分布的不合理,使得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矛盾突出。

一方面,从中国国情来看,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耕地面积少,人均占有率低,此外,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使得对土地的需求量极大。

另一方面,土地的需求量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逐渐出现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大量占用耕地等阻碍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现象。使得城市的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也就决定了城市建成区调查的研究的紧迫性、重要性[2]。

本文通过利用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行业专题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研究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划定建成区范围, 对建成区范围的划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将整个流程大致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从建成区在遥感影像的特征出发,进行城市建成区的边界提取。

第二步,再通过收集专题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用地分类资料,提取其中的城市和建制镇。利用城市已批用地红线,计算一个地块内未开发用地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率(空地率),将非建设用地的图斑剔除,再通过基础性、服务性设施分布资料,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对建成区范围内的图斑进行评分。将得分较低的图斑剔除。在此过程中,主要利用AUTOCAD软件、MAPGIS软件和ARCGIS软件。

第三步,对整理好的资料预处理,导入建成区调查应用系统,依次进行属性修正、功能修正和形态修正,最终导出建成区成果数据。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快速变化的时期。如何科学布局工业化、城镇化,如何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国土发展空间,如何有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地理国情检测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测绘的先进技术、数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发地理国情变化检测和统计分析,对重要地理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布检测成果和分析报告,为科学发展提供依据。彻底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检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3]。

利用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信息,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和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于我们做到心中有数、立足底线思维、进行宏观思考、更好把握大局,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进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从现实意义上讲,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在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同时,他们的供需矛盾也总不断激化,怎样合理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迫切需要对整个系统局面和影响机制做到全面合理的掌控,使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合理有序的进行,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建成区范围研究的意义尤为重要。

结论:

本课题结合城市建成区调查项目,对城市建成区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学习,项目虽然圆满完成,但是在许多问题上还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和完善。

(1)本文从宏观角度研究了城市建成区范围划定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土地类型转化的问题,比如,哪些地类转化为城市用地,各个地类所占的比例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继续做的工作。

(2)本文在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建成区边界时,利用相关软件自动解译、自动化提取边界的方法,这样得到的图斑边界还需要人工修饰,工作量较大,怎么设计合理的算法实现自动化提取,而不需要人工干涉,是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3)在进行建成区范围划定时,由于软件、数据资料的限制,未能更加全面的分析建成区扩大的原因,需要继续完善。

总体上讲,本文的研究仅仅涉及了城市建成区划定方法的一些基本和初步的课题。限于作者的学识水平、研究时间以及许多数据获取的困难性,应该说,论文是相当粗浅的,不够完善的,对许多重要和高深的课题还没有触及。

参考文献

[1]储金龙.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百浩,熊浩近代南京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J].城市规划,2003,27(10):4.

[3]李飞雪,李满春,刘永学等.建国以来南京城市建成区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

猜你喜欢
建成区国情
填海建成区建(构)筑物地面沉降特点分析
合肥市建成区综合物种指数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研究
家国情?家国梦
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研究
韩新政府清算国情院七大弊案
基于VAR模型的武汉市建成区规模扩张动力研究
1988—2010年西安市空间扩展及动力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