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

2015-10-21 19:53杨梅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真实自然

杨梅

摘要:在如今的资讯时代,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思潮风起云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城市建筑中兴起一股难以遏制的“破旧立新”、“攀高比富”的浮夸之风,全然不顾建筑与环境是否协调,忽略大众感受,以致漠视文化传统,破坏生态环境。本文将侘寂“去物质化”这一传统的日式美学思潮,结合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扎哈等大师的设计作品,旨在阐释好的建筑应与人和自然环境相融合,真实再现,毫无违和感,充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侘寂;去物质化;真实;自然

一、侘寂与现代主义

侘寂,日本独创并将其发展的淋漓尽致,但随着人们生态观念的转变,现如今已被先进的西方现代建筑观所接纳并认同,随之便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与公共空间与工业产品中。侘,原意即为简陋,引申为:外表的粗糙或简单的朴实,在日本常用来形容茶道之美。

在一定程度上,侘是对华丽、繁琐的否定;它简约质朴,永远处于一种自然状态的“健康之美”。寂,原意为“旧化、生锈”,但如今已逐渐演变出了美感的韵味:从老旧的物体外表下,所显露出的时间光泽。正如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所说,“物品上时光、气候留下来的痕迹和那些能唤起使用回忆的岁月的色彩光泽都是受人喜爱的。”

现代主义,作为19世纪的反传统美学,提倡极简下的“功能主义”设计观,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强调设计对象的朴素大方,简洁之美。

侘寂与现代主义的“Less is more”相吻合,都属于“超前意识形态”范畴,虽然违背了所处的时代背景,但其发展趋势与产生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国际设计界,崇尚简约大气的建筑大师与新生代艺术家,都在致力于重新发掘侘寂理念,使曾遭遇冷遇的传统审美精神以新的方式崭露头角。

二、侘寂与禅宗

侘寂,渊源于茶道。16世纪,千利休改变了整个日本茶道美学,追随中国的茶具传统,创造了一种日本,尊崇简朴清寂的茶道美学,即“侘寂”。在禅宗中,安于简陋被认为是一种超越时间与外在的美德。而“侘”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在禅宗中所内生出的——无需繁华,不要装饰,力求在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如:竹子、稻草、泥土、石头中天然的纹理图案。

使然,品茶时的“清净之心”与侘寂中的美学精神,二者都带有浓重的禅宗色彩。这种追求真实、自然的理念也合乎东方的“自然之美”的审美观念,并将“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完美整合,合二为一。

三、侘寂与公共空间

日本,因其与众不同的强烈传统文化与固有的独特建筑观,充满对自然的复雜情感,因此在在建筑风格上,设计师似乎都在追求“无形”的设计理念,宣扬朴素、静寂,力求用最简洁的质感来体现新建筑形式。在西方建筑文化占主流的今天,日本建筑无疑成为当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16世纪,千利休的“草庵茶室”美学极大地影响到日本的茶室建筑及园林设计,曾被丹下健三、矶崎新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推崇为日本现代建筑的起点。茶室通体狭窄空落,原木结构与土墙,人字屋顶与苇编窗框……俨然,空间装潢没有过多无用的矫饰,保留了原本裸露的房间,破旧的墙壁和油漆剥落的木材,每一处的破损,俨然都是古朴的再现,简单的瓶子,座椅单单只是空间中填充的一些东方元素而已。不仅让人感慨,茶室建筑、装饰摆设的至简至素,处处显得单纯而不多余。至于17世纪的皇室庭园桂离宫,则更典型地呈现出侘寂的美学特征。放松,顺势而得的随意,如:包裹着树皮的柏树干,被直接用于结构;而月波楼应妥妥地将一根弯曲扭捏的木头直愣愣的杵在那里。似乎未经雕琢审视,就将粗糙的、最为原始的天然材料直接用作结构使用。

如今,当见过太多的奢华富贵的建筑与装饰后,或许也正是侘寂内涵里这些大自然般的浪漫特质,更能平衡人心。因其建筑作为物体以点的方式出现在环境中,既没有中国园林的山水之势,也没有更多的廊亭来丰富观者的视觉。究其原因,在侘寂的审美里,这些矫揉造作的因素,或许会掩盖了真实的,直观的世界。

隈研吾,被认为是深得日本“禅意”的建筑大师,他巧妙地将建筑与文化,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于一体,化整为零,用天然纯净之心将时光细细雕琢。在偶像陶特艺术气质熏陶之下,启发了他的“负建筑”理念与环境主义的设计思想。如竹屋设计中,他利用竹质材料建构独特的空间,真正实现了“结庐在人境”。建筑形式简洁明快,尊重事物本身的特质。长城也许就是他倡导的“负建筑”最佳例证。负建筑,当代最适宜的建筑,这也是隈研吾一直努力追求的,还设计本身,让建筑回到其最原本的意义,与自然和谐共处。他更是排斥混凝土这类的材料,他青睐用天然,有机的材料盖出令人眼睛跟身体舒适的房子,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又如知·美术馆设计,真正的与自然融合,让建筑消失。再如另一位侘寂推崇者,著名女建筑家扎哈,她极富创造力,她的建筑粗犷,不规则但充满新鲜。最重要的是,在她的建筑里,有着大自然的美,一种优雅。

当我们重新审视千利休、隈研吾、扎哈等大师的建筑作品,不难发现它们其中的共同特质:以自然美为基础,将建筑消隐于环境之中,运用自然、朴素的诗意空间和质朴的材料塑造“无”的建筑之美。

四、侘寂与生活

李欧纳·科仁在其《侘寂之美》一书中,曾提出,“侘寂是一个以自然为基础的美学典范,它恢复了一定程度的理性,也与生活艺术保持适当的比重。”侘寂美学在现代逐渐被大众普遍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宜家、无印良品的品牌效应。

宜家,以其简洁美观、价格合理、实用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行业翘楚,平板包装与产品组装又能减少成本,低碳环保,所有产品无不体现出“简约、清新、自然的北欧风格,朴实无华,完美地将大自然再现。而与北欧风格相类似的是日本本土品牌,无印良品则更能成功的将产品升华到文化层面。简洁素朴中体现的生活姿态则是无印良品风格秉承的设计态度,从牙刷到汽车,生活中无处不在,所有的一切,简简单单,不矫揉,不做作,低调的提醒人们去欣赏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清一色的无华简朴,简单包装,真实还原商品本质。

总结

在当代城市的钢筋森林中,侘寂就像一杯绿茶,一缕清风。悄无声息地将自然带入我们的生活,没有严格的建筑形式,赋予空间使用极大的自由度。极简主义可以作为认识侘寂的有效途径,尤其近年来广被关注的建筑“去物质化”倾向,强调对建筑建造事实和材料感官属性的隐匿。侘寂,是审美,也是思考。作为古老的东方美学回归当下的生活,其宝贵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发人们对于当代标准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的思辨,让日式的自然与残缺之美和现代的生活空间的惬意相融合并发展。

猜你喜欢
真实自然
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相关问题浅析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