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老年人的用药

2015-10-21 19:58郑玉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郑玉林

【摘要】老年人用药应从最小量开始,品种应控制在3-4种之内。重点保护胃功能,尽量避免对其有刺激性的药物的应用,提倡中医中药治疗疾病,提倡饮食调养,心理治疗,体育锻炼。

【关键词】老年人用药;中西医结合;并进;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45-02

人到老年,由于身体器官功能的改变,用药后的药效学与药动学也有变化,所以在给老年人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老年人用药应和儿童一样持审慎态度。老年人往往多种疾病集于一身,一种是多系统同时患有疾病,如有的老年人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慢性胃炎等。增加医师在治疗上的困难,增加顾此失彼的风险。这就要求医师对老人要认真诊治、个体化给药,如初始用药应从最小有有效量的3/4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假如用到成人剂量时仍无疗效,则应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调整给药方式、给药次数或换用其他药物。对肥胖患者可适当增加用药剂量,通常药品说明书中给药剂量为成人理想体重的一次用量。按标准身材的患者制定的,对于肥胖或消瘦的患者则明显不适用,这时应按照患者的剂量体重来计算给药剂量。剂量体重=理想体重+0.4×(实际体重-理想体重)。对于有肝肾疾病患者,应按说明书要求减少用药剂量。老年人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其根源也是不适当用药、错误用药或用药剂量过大。老年人有很多不舒服除急症外,一般可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不必急于求助于药物,或多重用药。一般合用药物应控制在3-4种之内,多重用药会带来给药风险和各种由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不良反应。作用类型相同或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同在老年人更易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抗抑郁药、抗胆碱药、抗组胺药均有抗胆碱作用,他们的作用可相加而产生不良反应,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和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二、保护老年人的胃功能,保证身体的水谷之海免受损害。老年人常表现为纳差、腹胀、恶心、便秘、头晕乏力等胃肠道症状,这与老年人的器官衰老有关,并与胃神经系统的功能减退有关。例如老年人常因脑血管硬化、脑重量减轻,导致其主宰和调节人体各器官的生理活动的功能减弱,诸如影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消化系统功能的减弱表现在胃神经肌肉功能的不足;胃分泌消化液、粘液不足,胃肠蠕动减慢、营养吸收减少、胃粘膜保护机制减弱等问题。所以,在临床用药上,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这些客观因素,以免引起胃炎等疾病,要坚持少而精、轻而短,以降低药物治疗风险。当老年人患上感冒时,用扑尔敏、酮替芬抗过敏即可,不宜选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或氨咖黄敏胶囊,因其所含的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虽具有治头痛的作用,但所引起的胃刺激是显而易见的,也不是所有感冒患者都有头痛症状。因为胃刺激的原理是因对乙酰氨基酚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以干扰前列腺素合成。环氧酶有两种,即环氧酶-1和环氧酶-2。前者主要存在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胃粘膜血流、胃粘液分泌的调节,保护胃粘膜及胃肠功能,参与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及肾功能的调节,起到有利的作用。而后者环氧酶-2为诱导致可由各种损伤性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诱导产生,进而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有持久致痛作用,造成伤害部位、病变部位的疼痛。用对乙酰氨基酚虽可止痛,但也抑制了环氧酶-1对机体有利的作用,造成胃粘膜保护屏障的减弱,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袭,发生胃变的可能性增加,是老年人本已脆弱的消化系统雪上加霜。祖国医学有“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可见中医十分重视保护胃肠功能,把脾胃运化提到很高的位置。并有“胃气盛,则预后好,胃气衰,则预后差”等论述。对于老年人患上肩周炎、椎间盘突出、关节等疾病,在临床用药上,常以强的松、地塞米松、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对胃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对于肩周炎可通过慢慢运动上臂治愈。椎间盘突出可通过卧床休息、按摩、热敷缓解疼痛。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一般要经过红肿热痛过程,熬过疼痛关就进入缓解期。白天一般可以忍受,在晚上特别痛,在睡前服1次止痛药就可达到缓解疼痛。我们要弘扬祖国医学,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这是中国人民形成并发展壮大的结晶。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对患感冒等病毒感染用板蓝根冲剂治疗,对咽喉不舒用黄连上清片就很有效。对胃胀、胃痛、口干、神疲、无力、嗳气、厌食、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疾病用中医辨证的中药汤剂治疗效果非常好。比西医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胃动力增强剂多潘立酮片更优越,副作用少,受到许多老年人的称赞。在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中医学理论以及治疗效果逐步得到肯定、重视和推广,而我们自己更应该深入应用和研究。

三、老年人的心理治療。老年人忆旧的思维习惯和比较固执、偏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自己患上疾病的看法和对待疾病的态度。 如得了疾病后,往往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表现在过分依赖药物,而忽视自身的作用、自身的调节。得了高血压、糖尿病或胃病后,一边大把大把地吃药,一边大鱼大肉,高度酒照喝,认为不吃就来不及了,经常暴饮暴食,认为胃病有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片治疗。高血压有治高血压的各种药,高血脂有调脂药等。有的自认为鹿角有清热解毒作用,买了经常磨粉吃,结果吃出了肾结石等,对药品可引起的副作用无知。医师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宣传药物具有两面性,如服用奥美拉唑太久可引起胃酸缺乏引起胃肿瘤,多潘立酮片对肝有副作用等。老年人应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所所服药品的特点,不吃药不行,吃太多药也是不好的。要以最小的摄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为目的。转变不正确行动和看法。医师应启发老年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并提倡两者互补共进的治疗模式,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医治效益双丰收。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膳食,过多使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会使血液变成酸性,引起疾病。过多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会引起身体肥胖、诱发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合理的食物构成,是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八分饱为宜,以细粮、粗粮以及蔬菜水果等混食,从而使人体免除疾病。非药品治疗包括体育锻炼、田间劳动,包括无病防病,有病勿躁,达到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