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领悟肩负的使命

2015-10-22 05:31张尧戈
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虚心学习检察队伍意气

文/张尧戈

在工作中领悟肩负的使命

文/张尧戈

刚进入检察机关,做着繁琐重复的日常工作,工资也并不高,而我告诫自己:要是想发财,就不进这个门儿了,只有虚心学习,在小事中不断积累,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近来,心情颇不平静。进入检察队伍不到一年,作为一名年轻的检察官,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了躬耕垄亩的农民,第一次知道了普通群众的心愿是多么简单质朴,第一次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如此敬畏。突然想到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在正面战场的背后,经济战线暗流涌动,击垮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是枪炮,而是极度的腐败,当北平的老百姓们饿着肚子等着救济粮时,哪里知道就连这些救命粮食竟然也成为了少数人私吞的目标,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读到的恐怕只有鲁迅先生说的“吃人”了。

前车之鉴,社会主义中国怎么可能允许“吃人”的悲剧再度上演呢?随着利剑出鞘,无数贪官落马,人数之多、金额之巨令人咋舌。多少人把持不住自己败在诱惑面前,多少人屈从于权力和欲望,多少人在纸醉金迷中忘记了当初的理想。每一颗贪婪的心都映照着普通百姓的血泪史,我们检察官的职责就是通过深入一线的工作维护普通百姓的利益,用科学有效的职务犯罪预防手段劲吹廉洁之风。

书生意气“傻”的坚持

总被长辈们说,进入社会,非校园可比,切不可书生气太浓。的确,参加工作后,工作的对象、身边的环境都要复杂得多,不可能回归学生时代的单纯,而我却越来越体会到,我从事的职业是需要一些书生意气的。这个意气不是意气用事、冲动而为,而是保持本色,持身正,讲原则,这是一种近乎于“傻”的坚持。

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对年轻的检察干警来说,要让别人廉洁,就先要自己做到问心无愧。面对关系、人情和群众的诉求,面对诱人的金钱和案件的真相,面对外界的压力和良心的反馈,如何选择?我想只有这股子意气才能使我顶住压力,抗住诱惑,保持本色,不为任何人、任何事左右,做出独立负责的判断和决定。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其行不廉,何以成事?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检察队伍的我,从不认为这是一份“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更不会打算利用所谓便利贪图一丝便宜,办公室的打印纸、公家的电话费、配发的中性笔,虽然都是小物件,却是成为天使或魔鬼的开始,廉洁从小事做起。

虚心学习尽责履职

刚进入检察机关,日复一日的起草文稿,跑前跑后的奔波劳碌,做着繁琐重复的日常杂事,完不成还要经常加班,而且没有加班费,工资也并不高。但我告诫自己:“咱就是干这个的,要是想发财,就不进这个门儿了。”只要能虚心学习,勤奋耕耘,在这些小事中不断积累,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我认为,所谓自身硬,不仅是廉洁的操守,更是职业良知、业务水平和责任心,这都需要不断地努力修持。从人类社会有了职业分工开始,社会的发展就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不断推进的,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并且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获得与之匹配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这个职业本身的价值所在。

肩负使命国士之风

最近又读三国,看了些网络上对于三顾茅庐的争论。有学者提出在刘备请诸葛武侯出山之前,武侯是主动找过刘备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因为他是无双国士,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做些事情的,所谓躬耕未敢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作为检察人员,是要有一些国士之风的,保持自身廉洁还不够,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够,要思考如何凭法律之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足以使人民安居乐业的法律环境。这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为民办事。我这样的九零后会越来越多的充实检察队伍,我相信年轻并不是我们唯一的资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检察官,我们会不断地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筑起抵御权力欲望的防线,保持自身廉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编辑:施杨 shiyang0915@126.com

猜你喜欢
虚心学习检察队伍意气
承认别人优秀,是走向优秀的开始
浅谈避免榜样教育中负面影响的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学好物理学科
Waiting for You I'm in the Rain
我是一只快鸟乐
加强人民检察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当前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新时期检察改革中如何做好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谈意气
以三个建设为抓手提升检察队伍“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