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提:下一个大国博弈场?

2015-10-22 02:40沈旭晖
时代报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吉布提非洲战略

沈旭晖

盖莱政府深知吉布提的地缘战略价值,刻意在后冷战时代左右逢源。

对大众而言,东非的吉布提并非国际政治热点,近来它出现在新闻的频率却越来越高。例如2015年3月也门局势动荡,中国在亚丁湾护航的舰船被抽调执行撤侨任务,当时就近安置侨民的目的地之一,就是吉布提。又如5月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正与吉布提协商建立一个常驻点;8月伊朗新闻电视台言之凿凿,指吉布提“已决定”将美国的军事基地移交北京,虽遭华府澄清系“不实报道”,但已反映吉布提这蕞尔小国的能量。这里,会成为未来大国的博弈场吗?

地缘政治的百年棋子

摊开世界地图,不难理解吉布提的战略价值。包括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的“非洲之角”,可谓连通“二海”(地中海、红海)“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欧洲、亚洲、非洲)。而吉布提正位于红海出海口,与亚欧大陆隔曼德海峡相望,可谓“守其一隅,通达全球”。只要控制了吉布提,不但能直接掌握东非内陆的腹地,也能影响整个地带的海上贸易和补给,因此在过去一百多年,一直有大国垂涎。

在19世纪至二战期间,各国围绕吉布提及其附近地带的战略布局,原以海外殖民地利益为背景展开。当时英、法、意三国均在非洲之角部署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以维护自己的舰队在红海-亚丁湾海域的通航与商贸利益。其中英国占据今属也门的亚丁港,军事力量在区域内拥有压倒性优势,红海一度成为大英帝国的内海,为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贸易提供通航便利。不属殖民强国的意大利,则刻意经营东非的势力范围,占领索马里兰、厄立特里亚后,进而要染指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即处于其战略补给的关键位置。但根据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默契,吉布提最终却沦为法国殖民地。

二战后,“非洲之角”变成美苏两大阵营的角力,都在寻找代理人。早年埃塞俄比亚国王是美国的重要伙伴,甚至曾出兵朝鲜半岛参与朝鲜战争,苏联则与埃塞宿敌索马里签订一系列援助协定。后来埃塞发生政变,成为苏联盟友,索马里则反过来倒向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吉布提成了缓冲区,法国也在吉布提独立后继续承担“责任”,与之签订一系列协定,并继续驻军,负责吉布提的国防,使之免受埃塞和索马里两大“冷战代理国”的威胁。直到冷战结束,超级大国没有了代理人的需要,吉布提本国政府才逐渐掌握内政外交的主导权,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其总统盖莱。

“盖莱新政”

盖莱在1999年首次当选总统,作为前任强人古莱德的接班人,2005年成功连任至今。他注重维持政治社会环境稳定,并局部推动政治民主化,虽然开放党禁,但执政党牢牢控制国民议会,基本上还是一言堂。然而他不失为一位合格领导人,任内吉布提经济表现起码有了方向。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吉布提的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农业基础薄弱,收入全靠航运、港口贸易和港口服务业支撑。直到盖莱时代,政府大力引进外援和外资,重点发展港口、航运等大型基建,小国优势才被充分发挥出来。

盖莱政府深知吉布提的地缘战略价值,刻意在后冷战时代左右逢源。例如以反恐、反海盗之名,让美国在境内设立莱尼蒙尔军营——这是美国在非洲的唯一永久性军事基地——以换取租金、美援与美资项目。加上法国实力还在,美国与法国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就成了美、法、吉三方进行情报共享、军事支援的合作平台。三国在阿富汗战争、打击基地北非分支等战略行动上,都有密切配合。美国在吉布提的军事部署,也兼有维护其海上石油运输链的考量,而纵观整个东北非区域,吉布提已是相对稳定的国度,足以让美国希望基地长存。

值得注意的是,与吉布提渊源有限的日本,近年也对吉布提显示了相当重视。2009年,日本与吉布提签订协定,宣布建立军事基地,这不仅是日本在非洲唯一的长期军事存在,也是日本自二战结束后,首次在海外建立长期军事据点。日本的官方说法,自然是尽“大国责任”,借此与美、法一道在“非洲之角”反恐、打击海盗,但以此为突破口改变自卫队用途、铺垫修改和平宪法,似乎也是日本右翼的目标之一。

中国的布局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积极重返非洲、并已成为非洲最重要经济伙伴之一的中国关注吉布提,就显得顺理成章。须知中国近年在非洲的发展模式,是大力在各国兴建基础设施,以换取对方的战略支持,或起码是进入当地市场的优惠。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向吉布提提供了90亿美元资金,以兴建港口、机场、铁路等,虽然并未要求吉方提供实质性回报,但中国在当地影响力日隆有目共睹,吉布提欢迎中国建立常驻点,也未必无因。

对此,多年来投资无数的美国自然不满。问题是吉布提联系上中国,背景之一正是美国在那里备受争议:虽然美国每年交付3800万美元租金,但军民关系一直搞得很差。2013年,美国莱尼蒙尔军营频频有无人机在训练时失事,曾有战机坠落在距闹市不足1公里的地方,吉布提举国哗然,结果美国被逼将整个无人机队伍迁离该基地。相反,有报道指出,盖莱总统曾表示中国在该国十分受欢迎,去年在吉布提营运港口业务的迪拜公司爆发贪腐丑闻后,盖莱立即把营运权交给中国,可见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到底这个常驻点一旦建成,对中国的全球战略部署有何影响?首先,对目前中国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而言,东非国家肯定是非洲的第一站,之后就进入红海,再经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和欧洲多国。换句话说,亚丁湾是这一段路线的命脉,而吉布提基地在亚丁港对岸,有“一带一路”西段监护人的作用;而东段监护人,则相信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特别是索马里海盗近年在东非十分猖獗,也曾有中国的船只和船员被劫,将是“一带一路”的潜在危机。中国自2008年起,已派出舰队为商船护航,但舰队都必须由中国沿岸城市出发,例如海南三亚、广东湛江、山东青岛等,须一路靠港补给,因此成效有限。如果有了吉布提的常驻点,中国舰队不但可即时出击,且每次出航的平均成本都会下降。

中国更关心的,还有由非洲到华的石油供应链。中国目前75%的原油由非洲或中东进口,当中90%要由海路运输。位于吉布提的常驻点,能令中国在遥远的非洲有即时出击能力,其保护范围不单单是东非沿岸,也包括邻近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洋。

总统连任悬念

事实上,大国在海外建军用基地始终只是其海外战略布局的第一步。回顾历史上法国、美国针对吉布提的战略部署,以及近来日本同样针对吉布提的战略扩张,中国对吉布提的战略关注、乃至接下来的战略部署,都大有文章可做。进一步推演,中国驻军可以顺道关注非洲内政,例如在吉布提邻近的南北苏丹,就是中国的重点合作伙伴。

这时候,吉布提要进行选举,总统盖莱能否连任,就由纯粹的内部问题,变成牵一发动全身的国际议题。说到底,吉布提也是伊斯兰国家,也受到阿拉伯国家的影响。但盖莱并不在群众强烈要求下台的长期执政者名单上,原因之一,就是群众相信他到了任期终结会退位。目前美国已表态不支持他再连任,认为那违宪。中国官方政策是一贯的“不干涉别国内政”。但只要盖莱能修宪,让自己参选合法,美国无疑还会成为“颜色革命”、吉布提政权更迭的又一推手。无论吉布提人民是否接受盖莱连任,选举最敏感的始终是内部的族群矛盾:目前吉布提有8个合法政党,其中5个组成了执政联盟,总统、总理分别代表两大部族。假如盖莱连任问题出现争议,美国推波助澜,那么反对盖莱的一方或与选举、族群问题纠缠在一起,令相对稳定的吉布提政局出现不可测性。相信那是任何大国,在目前纷乱的东非格局当中,都不愿看见的。

猜你喜欢
吉布提非洲战略
An Uncommon Trip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吉布提成为反海盗最前沿
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