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及对策

2015-10-25 07:41杨凤玉胡曰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抗菌

杨凤玉 胡曰凤

(1 山东省青州市谭坊中心卫生院,山东 青州 262516;2 山东省青州市邵庄卫生院,山东 青州 262516)

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及对策

杨凤玉1胡曰凤2

(1 山东省青州市谭坊中心卫生院,山东 青州 262516;2 山东省青州市邵庄卫生院,山东 青州 262516)

目的 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对策,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00张门诊以及住院处方所用抗菌药物处方,并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数及不良反应处方情况。结果选取的4000张处方中,经过统计发现有1360张处方为抗菌药物处方,其占总处方数的34.0%,通过对1360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385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28.3%。通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选择不合理、重复给药以及给药方式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理化禁忌、无指征滥用药物、药理拮抗等。结论临床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进行用药,不断加强定期控制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督管理,以提高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对策

抗菌药物是医院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较大的一类药物。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不断出现,药物资源愈加丰富,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可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还可引起某些细菌的耐药性,且会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成为新时期医疗事业单位关注的重点[1]。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特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门诊以及住院处方所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4000张门诊以及住院处方所用抗菌药物处方。所选取的处方样本均能够覆盖本院全部科室。

1.2一般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统计方法进行有目的的调查,其中包括抗菌药物处方的选用、药物的用法和用量、联合用药情况以及给药方式和药理拮抗等。

1.3判断标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判断抗菌药物的应用依据,相关的感染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判定。

2 结 果

本研究所选取的4000张处方中,经过统计发现有1360张处方为抗菌药物处方,其占总处方数的34.0%,通过对1360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385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28.3%。通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选择不合理、重复给药以及给药方式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理化禁忌、无指征滥用药物、药理拮抗等,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3 讨 论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如下:

抗菌药物滥用造成不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会导致细菌耐药以及不良反应等现象发生,严重将会导致患者出现窒息甚至死亡。抗菌药物品种较多,虽然大多数药品名称相似,但药理性质却极为不相同,如在应用方面不稍加留意,会导致患者误服,影响其治疗效果,严重会造成生命安全。

溶媒选用不当:一些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药物在pH<4时分解速度加快,如果溶媒选择临床常用的葡萄糖注射液很容易破坏其活性,不仅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而且也会影响药物的功效。因此,此类药物溶媒可以采用0.9%氯化钠。但是喹诺酮类药物不能和氯化钠或者其他含有CL注射液配伍,否者会有沉淀发生[2]。

抗菌药物使用滴速过快或过慢:所有药品静脉滴注使用时均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过慢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而过快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选择最佳的静滴速度才能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比如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一般要求静脉滴注时间>1 h,而两性霉素B则要求静滴时间在6 h以上。但是氨基糖苷类以及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静滴时间不宜过长。另外对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时,要求在30 min滴注完成,滴注后马上开始手术,这样能够有效使切口部位获得较高的血药浓度,进而达到控制感染的效果[3]。因此,抗菌药物使用时,滴注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所以应根据药物自身的特性选择滴注速率,以降低不良反应,保证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特殊生理患者用药选择: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对于老人、小儿以及哺乳期妇女或者具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抗菌药物的使用。其中对于小儿患者而言,常见的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以及去甲万古霉素等应避免使用,其中还有一些抗菌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中也具有明确规定。如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2岁的患者临床不能使用替硝唑等。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临床应避免使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以及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哺乳期妇女临床也应该避免使用四环素类、磺胺药以及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严重身心损伤,而本研究结果表明,385张不合理用药处方中有46张处方为理化禁忌。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过程和结果可以看出,不合理用药现象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普遍存在,造成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1360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385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28.3%。通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选择不合理、重复给药以及给药方式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理化禁忌、无指征滥用药物、药理拮抗等。针对这些现象,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医院首先应该明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对于临床医师来说,应该尽快掌握患者的临床指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血尿常规检查结果,经过初步诊断之后,对于那些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者才能使用抗菌药物。其次,对于还要尽快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根据病原体的种类,选择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在对患者进行临床使用之前,要先做药敏实验,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②临床医师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抗菌药物信息,比如药物的适应证、药理学特征等,对于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范围和临床应用,进行及时的总结,不断积累自身的临床经验。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生理情况以及病情严重情况,制定符合患者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其中可以包括抗菌药物的种类、药物剂量、使用途径和使用次数等,避免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和滥用现象额的出现。③在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制定一系列的医院管理措施。第一,医院成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院管理等多学科组成的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进行抗菌药物的宣传和相关的培训,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的宣传[4],这些基本药物除了安全高效的特点之外,还能够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此外,医院还可以开设大型的培训讲座,主要包括抗菌药物的常规化培训,在每次培训之后还要进行相关的考核,监督学员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第二,要严格执行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要对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医院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进行抽样调查和评价,对于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将这些信息上报到医院的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由医疗管理部门对这些处方进行评分,并且将评分结果与医师的绩效相挂钩,最大限度地约束和监督临床医师的处方行为,对于不合理的用药行为,要尽快予以引导和处罚。第三,还要加强抗菌药物相关网络系统的构建[5],逐步完善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制度,制定用药信息反馈机制,根据患者的临床指征,实行个体化给药机制,避免长期用药使患者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抗菌药物使用的泛滥。建立网络用药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对于医师的处方进行逐一的审核,对于那些不合理的处方可以进行及时的拦截和修正,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医师,以及使用频率等,要进行及时的统计,提高点评的效率,根据相应的处方和医嘱审核制度,不断规范医院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得广大临床医师在进行用药时,做到有章可循,更好地规范各级医师的用药行为,做到抗菌药物的科学化管理。

[1]杨玉玲,陈忠东,王军.某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6(2):17-18.

[2]郭秋芳,肖克华.基层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13):13.

[3]牛筛龙,孙富增,李玥.武警某医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分析[J].武警医学,2013,24(4):326-329.

[4]郑坤.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 27-28.

[5]王永刚.基层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79-80.

R969.3

B

1671-8194(2015)22-0060-02

猜你喜欢
不合理处方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