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分析

2015-10-25 07:41朱伟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宫素肌瘤用量

朱伟燕

(广东省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英德 513000)

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分析

朱伟燕

(广东省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英德 51300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的41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资料(观察组),记录其子宫肌瘤标本病理情况及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同时选取于本科同期行剖宫产的50例未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作对比(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均为良性平滑肌瘤,未发现恶变。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术中缩宫素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恶露干净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及术后缩宫素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安全,避免二次手术,同时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较小。

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妊娠;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常见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随着超声检查手段的普及,合并子宫肌瘤孕妇的检出率明显升高[1],但由于肌瘤类型、部位及大小可能会对产妇造成一定影响[2],故目前对剖宫产时是否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仍存在争议。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的41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资料,并与仅行剖宫产的未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为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的41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观察组),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9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为(31.7±6.9)岁,孕周为37~42周;子宫肌瘤情况:单发34例,多发7例;肌壁间肌瘤12例、浆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18例;肌瘤直径2~5 cm者23例、5~7 cm者13例、7~10 cm者5例。纳入标准:①无子宫手术史;②无严重内科合并症;③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同时选取于本科同期行剖宫产的50例未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作对比(对照组),其中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为(32.1±8.7)岁,孕周为37~42周。两组的例数、产妇类型、年龄及孕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相互比较(P>0.05)。

1.2手术方法: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术前半小时给予抗感染处理,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在先行剖宫产,待胎儿娩出后,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先确定子宫肌瘤的位置,根据肌瘤位置行相应剔除术。①对于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先缝合剖宫产切口,于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20 U后,将肌瘤切除及止血后并缝合创面;②对于黏膜下肌瘤,暂时不缝合剖宫产切口,经切口切除肌瘤,止血后缝合子宫产口。两组术后均给予缩宫素,同时给予抗感染措施。

1.3评价指标:记录其子宫肌瘤标本病理情况及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缩宫素用量,而术后恢复情况指标包括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恶露干净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及手术后缩宫素用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版软件处理数据。本研究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观察组的子宫肌瘤病理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均为良性平滑肌瘤,未发现恶变。

2.2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32.8±7.7)min,术中出血量为(237.6±49.0)mL及术中缩宫素用量(19.6±3.2)U,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56.4±8.2)min,术中出血量为(251.9± 44.8)mL及术中缩宫素用量(43.8±5.6)U,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术中缩宫素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恶露干净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为(8.72±2.36)g/L、术后缩宫素用量为(24.65± 5.72)U,而观察组的为(8.66±2.50)g/L和(8.51±1.92)g/L,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康复相关时间指标(d)

3 讨 论

安全性是任何手术中第一位关注的,尤其一次进行两种手术时,更应关注产妇的安全应。故要在严格遵循手术指征的前提下,选择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或团队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根据肌瘤大小、类型及位置选择合适的术式[3]。由于需同时完成两种手术,故会相应的增加手术时间,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创伤,可能会加重手术创伤,因此应控制好手术时间,在顺利完成手术的前提下应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4]。产科医师应作好止血工作,术后正确缝合子宫创面,确保不留死取腔。对较大的肌瘤应慎重对待,如当直径>7 cm时,应在保持产妇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手术[5]。本研究中仅5例产妇的肌瘤直径>7 cm,其余均在7 cm下,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此外,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对术者操作水平的要求较高,如熟悉子宫周围动脉及解剖学结构等。同时术后应给予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及抗感染处理,促进产妇术后恢复。

本研究从手术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共两方面分析了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剖宫产后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缩宫素用量均高于单纯剖宫产,主要与前者需进行两种手术有关,同时剖宫产后,还需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进行相应术式,故手术时间较长,同时子宫肌瘤切除时需使用缩宫素,故也增加了缩宫素用量。后续分析发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对产妇术后康复的影响较小,如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恶露干净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及术后缩宫素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遵循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安全性较好,不影响子宫复旧,也未增加手术并发症。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安全,避免二次手术,同时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较小。

[1]姚立丽,张云山.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12):43-44.

[2]吴立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60-161.

[3]张绍玲.2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1):19-20.

[4]李娜.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7):1061.

[5]艾永生,高岩,周羽,等.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2):941-942.

R719.8;R737.3

B

1671-8194(2015)22-0142-02

猜你喜欢
宫素肌瘤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