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在食物中毒急救中的效果分析

2015-10-25 07:41吴丽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卫生院病情护士

吴丽梅

(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镇卫生院,吉林 磐石 132300)

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在食物中毒急救中的效果分析

吴丽梅

(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镇卫生院,吉林 磐石 132300)

目的探讨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在食物中毒急救中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4年间,本卫生院收治的110例食物中毒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施抢救所用的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物中毒事件中实施改良急救护理,能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改良急救护理;食物中毒;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

食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状况,患者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休克、意识障碍等,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甚至会引起死亡,特别是群体性的食物中毒事件,在短时间内收治较多的中毒患者,对护理工作具有较大的挑战性[1-2]。为了更好地对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护理,本卫生院探索了改良急救护理措施,近年来应用效果良好,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至2014年间本卫生院收治的110例食物中毒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发病均在进餐后0.5~2 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意识模糊、肢体湿冷等。55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8~86岁,平均(37.5±10.2)岁。55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6~83岁,平均(36.6±1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1.2护理方法:对照组55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分工急救,给予有效的洗胃与催吐,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急救护理措施,除上述措施外还包括:①统一组织管理:食物中毒往往是群体事件,中毒后同时送入院的人数较多,且患者中毒的病情有轻有重,重程度不一,组织管理方面容易造成混乱,使护理工作量加大,需要根据每位护士不同的应急能力、技术水平、抢救效率等等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分工,如入院接待、医嘱执行、抢救实施、床位安排等,均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原则进行各项护理操作[3]。②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心率、意识状态等变化,特别注意是否有脱水、酸中毒、低钾等表现。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和次数,记录24 h出入量,根据尿量、血压等情况适时调整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循环负担。采集血液、排泄物标本及时送检,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③急救药物护理:对急性中毒患者,给予补充血容量和叶酸治疗,可给0.9% Nacl溶液500 mL于20 min内快速静注,再给予林格液500 mL扩容,脱离休克危险后以葡萄糖生理盐水3∶1液维持;酸中毒患者给予5%NaHCO3液250 mL静注。合并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高热者给予赖氨匹林0.9 g肌内注射,可配合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腹痛重者给予654-2肌内注射,10毫克/次,持续腹痛者给予曲马多100毫克/次肌内注射。给予患者口服思密达以吸附肠道内细菌或毒素。④加强心理护理: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紧张不安、烦躁恐慌心理。护士应及时发现掌握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积极采取措施解除患者的各种疑虑。护理工作中应体现出较强的责任心、稳重的工作作风,实施抢救应迅速快捷,同时安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耐心解答其提出的疑问。⑤合理进行分流: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在给予输液、吸氧等医护的过程中应进行耐心的观察,将病情告知患者,使其了解到自身病情并不重,有助于其保持情绪平稳。对中度病情患者,最好是送到观察室,加强监测护理,并准备好应急抢救措施和用品,同时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需立即送入抢救室进行急救,同时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争分夺秒的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采取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问卷表采用选项法,患者在“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之中选取一项表达自己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l7.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组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施抢救所用的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2。

3 讨 论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之后出现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发病凶险,病情变化迅速,对护理工作是一种严峻的考验[4]。为了更好地对食物中毒患者实施有效、迅速、妥善的救治,本卫生院对临床急救护理工作进行了改良,临床应用以来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大节约了抢救时间,使患者能更快地得到救治,而且实施改良急救护理工作使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可度更高,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接到急诊救治任务之后,迅速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评估、隔离、分流,合理分配护理单元的组织调度者和护理实施者,统一组织部署,合理分工,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使整体医护团队的协调性和凝聚力增强。参与急救护理的护士不仅要求有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过硬的高水平、高素质和熟练的业务技术,在患者初送入院时往往还不清楚导致中毒的食物是什么,接诊护士需要有迅速的应变处理能力以及细致缜密的疾病观察能力,通过对疾病的综合初步判断提出恰当的护理方案[5]。因此,护理人员在平时就需要不断地巩固专业技能,并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自身知识面,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心理护理在处理突发中毒事件时也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患者遭遇中毒事件后往往不知所措,感到恐慌、焦躁不安,护士要善于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其个性特点和心理变化,通过他们的表情、神态、语气、动作反应等判断病情的变化[6],并分析患者的气质倾向,从而做到个性化护理。护士热情耐心的态度、专业的素养、积极主动的实施急救护理、乐观阳光的言行都能感染到患者,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身心的痛苦,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工作,对疾病的康复和预后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龚启慧,胡跃芬.突发亚硝酸盐群体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31-1232.

[2]Sophia J,Delphine W,Claude B,et al.Outbreak of 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 among children and staff at a Swiss boarding school due to soft cheese made from raw milk[J].J Dairy Science,2015,98(5):2944-2948.

[3]卢瑞梅.应急预案在群体性食物中毒中的应用与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8):999-1001.

[4]罗淑兰.应急预案在28例食物中毒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181.

[5]杜玉琴.关于急性食物中毒的救治与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45-346.

[6]张立,沙莉,鲁桂兰,等.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2):103-105.

R473.5

B

1671-8194(2015)22-0240-02

猜你喜欢
卫生院病情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