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行为护理干预

2015-10-25 07:41王盼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患儿

王盼利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行为护理干预

王盼利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行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都给予急诊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行为护理干预,持续1个月。记录两组的疗效,并对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进行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行为护理干预能促进治疗疗效的改善,提高预后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病毒性脑炎;行为护理干预;生活质量;疗效对比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感染人体以后引起的一种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呼吸衰竭、高热、意识障碍,具有临床发病急、预后差等特点[1]。同时由于不同的生物学因素或心理社会因素所影响,使得脑炎患儿也可以表现为语言、情感意志、认知和社会化方面的缺陷,从而出现精神障碍,为此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2]。本文以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行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纳入标准: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病程在48 h内,40 ℃≥腋温≥37.5 ℃;患儿或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有高热惊厥史者,中暑患儿;过敏体质。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2岁,平均年龄(6.34±1.34)岁;临床表现(可合并):发热34例,头痛31例,呕吐28例,意识障碍18例,抽搐18例,脑膜刺激征13例;血生化检查:肝功能异常者24例,肾功能异常者16例,血清电解质紊乱者1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各20例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与血生化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①所有患儿都给予急诊处理,选择抗生素、甘露醇抗病毒性脑膜炎,同时给予利培酮、氯丙嗪、氯氮平治疗精神障碍。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提供舒适病房环境,积极进行生命体征,给予易消化、高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③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行为护理干预,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手段,对于不同的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养患儿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清除鼻部分泌物,予润喉片或雾化吸入进行咽部护理;增加积极应对方式,寻求正确途径积极进行对症干预。

1.3评价标准:①痊愈:干预48 h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正常;②显效:干预48 h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值减少≥70%;③有效:干预48~72 h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值减少≥30%;④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3],总有效为痊愈、显效和有效的总和。同时所有患者在护理后1个月进行生活质量简化量表进行调查,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和环境指标,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或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是7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护理后1个月进行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 论

病毒性脑炎是比较危重的小儿疾病,发病高峰集中于夏秋季节;同时多数患儿的居住密集,卫生条件差。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发病比较危重,重者往往留有后遗症[4]。本文所有患儿都有发热,多数患者起病早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入院时需要进行急诊干预。在干预方法中,当前对采用对症干预,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抗菌治疗和恢复期治疗等,防治呼吸衰竭并重视脑神经营养药物的使用等在治疗过程中也至关重要。但是存在对于药物的依赖性情况,高退热疗效还经常会出现过量使用的现象[5]。为此需要促进行为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减少家长和护理人员对药物应用的依赖,端正家长和护理人员对退热药使用的态度,从而促进护理在儿科的应用和发展[6]。同时病毒性脑炎患儿除生活技能下降,在行为护理过程中还要了解每个患儿的个性特征,尽量满足患儿与家属的合理要求。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直接影响到并发症的发生和病程的转归及预后,需要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痰液的排出;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积极的翻身和皮肤护理[7];定时查尿常规、尿培养,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防治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8]。本文护理后1个月进行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表2 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综上所述,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行为护理干预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轻患儿和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刘玉波.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66-68.

[2]曹丛.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34-235.

[3]屈忠慧,全昱玲.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68-69.

[4]Tang WK,Lum CM,Gabor SU.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ommunity-Dwelling Men with Pneumoconiosis[J].Respiration,2006,73(2):203-208.

[5]何笑琼,李春青.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72-1373.

[6]Abdulkareem A,Dujanah MA,Al-Harbi M,et al.Impact of early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of pregnancy[J].Int Soc Perinat Obstet,2011,24(12):56-58.

[7]江虹.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患者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改善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9):1508-1510.

[8]Athanasios P,Athena P,Souka I,et al.Third trimester ultrasound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fetus in lowrisk pop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ntingency strategies[J].Prenat Diagn,2012,32(9):45-46.

R473.72

B

1671-8194(2015)22-0247-02

猜你喜欢
脑炎病毒性患儿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