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研究

2015-10-25 07:41董宇莉古丽努尔吾赛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内科医护人员常规

董宇莉 古丽努尔·吾赛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人民医院,新疆 墨玉 848100)

15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研究

董宇莉古丽努尔·吾赛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人民医院,新疆 墨玉 848100)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与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的15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并随机的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如保持病房内环境卫生、定时开窗、保证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叮嘱患者多进行卧床休息、进行必要的隔离、减少细菌传染及传播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患者病情的内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则为87%。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内科护理,对于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是值得医护人员大力推广的一种护理方式。

上呼吸道感染;内科护理;临床研究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1]。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90%左右是由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2]。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 d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所以在治疗之后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的临床研究,方法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本课题组共收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54例,其中男100例,女54例,年龄31~71岁,平均41.8岁,将15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7例,其中男53例,女24例,年龄34~75岁,平均46.6岁,病程3~12 d,平均6.6 d;对照组77例,男47例,女30例,年龄35~76岁,平均49.0岁,病程3~12 d,平均7.6 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如保持病房内环境卫生、定时开窗、保证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叮嘱患者多进行卧床休息、进行必要的隔离、减少细菌传染及传播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患者病情的内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包括以下几种护理:①呼吸道管理: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给予氧气吸入3~4 L/min,并且持续15 h以上,此方法可改善低氧血症及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②心理护理:患者因鼻塞或发热等不适感引起烦躁等症状,患者出现高热等严重表现后容易产生焦虑、抱怨等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解除患者焦虑情绪,并且还要了解患者对该病病因。③饮食指导: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必须绝对禁食油腻、刺激性食物。还要告诫患者戒烟戒酒,并且保证充足饮水等。④采取针对性护理: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的不同,制订针对性的对症护理措施。例如:对于鼻塞、通气不畅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对于高烧不退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采用药物退热与物理退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退热。尤其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该尽可能的避免高烧引起其他并发症状[3]。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在采取了对症护理之后,患者的痊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则为87%。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情况对比[n(%)]

3 讨 论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指自鼻至喉部之间的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占上感发病率的90%。某些病种或病原体感染如流行性感冒尚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常见的病因为病毒和细菌。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一般通过飞沫或污染的用具而传播感染。患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也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急性发作,因此应积极防治。

但是,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并不能忽视护理环节的重要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患者可能因为鼻塞或发热等不适感引起烦躁等症状,除此之外,患者出现高热等严重表现后容易产生焦虑、抱怨等症状。因此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除了常规护理之外的对症护理是相当有必要的。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与意义,笔者将15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取了对症护理的方法。经过护理之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全康复,而对照组的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则没有完全康复,其康复率也只有87%。从上述的结果看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内科护理,对于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是值得医护人员大力推广的一种护理方式。

[1]马淑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3):354-355.

[2]范兵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与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2(8):152-153.

[3]范兵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与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8):142-143.

R473.5

B

1671-8194(2015)22-0274-01

猜你喜欢
内科医护人员常规
内转科型
常规之外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