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H2O-[Dmim]DMP 为工质的制冷循环分析

2015-10-25 03:11李国雨王克良周盛义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5年1期
关键词:吸收器吸收式工质

李国雨,李 静,王克良,周盛义,王 瑛

(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4)

吸收式制冷循环以热能为驱动力,可以有效地回收工业废汽﹑废热[1]。因此,对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对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将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应用于循环中[2]。Yokozeki 等人[3-6]研究了不同的离子液体分别与水﹑NH3﹑氟利昂配对组成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对,设定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的温度分别为100℃﹑40℃﹑30℃和10℃时,计算得到了循环倍率f和性能系数COP。尽管工质的COP 并没有超过传统的H2O+LiBr 工质或者NH3+H2O 工质,但是工质的质量分数则相对较高。

王建召等人[7]则设定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的温度分别为80℃﹑40℃﹑30℃和10℃,计算了6 对工质的循环倍率f 和性能系数COP。结果显示 H2O+LiBr 和H2O+ [Dmim]Cl 这2 种工质相对于另外4 个工质对具有较高的COP。

本文在已有大量实验数据的情况下,提出将有潜力的离子液体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Dmim]DMP 作为吸收剂,与制冷剂水配对,组成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对,应用于制冷循环中,对其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

1 性能计算

吸收式制冷循环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蒸发器中蒸发的制冷剂蒸气,被吸收器中高浓度的吸收溶液所吸收。吸收了制冷剂蒸气的低浓度溶液由溶液泵送往发生器,对该溶液加热而产生的制冷剂蒸气则被送往冷凝器。在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吸收溶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溶液在吸收器中吸收制冷剂蒸气,再送往发生器中成为高浓度溶液,然后回到吸收器中,再吸收来自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气。

在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计算中,设定蒸发器温度为10℃,吸收器温度为30℃,发生器温度为80℃,冷凝器温度Tc 在35~55℃范围内,对H2O-[Dmim]DMP 工质的循环性能进行了计算,性能系数COP 和循环倍率f 等结果列于表1。

表1 工质对循环性能的计算结果

2 结果与讨论

由表1 可以看出,在冷凝器温度为35℃时,H2O-[Dmim]DMP 工质的性能系数COP 可以高达0.9330,同时还具有较宽的放汽范围,说明H2O-[Dmim]DMP 工质具有成为新型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的潜力。

由图1 可以看出,随着冷凝器温度的升高,性能系数COP 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循环倍率f 则逐渐升高。这是由于冷凝器温度升高,对应的蒸发器的制冷负荷逐渐降低,发生器所需的热负荷逐渐升高。

图1 H2O-[Dmim]DMP 工质的性能系数和循环倍率随冷凝温度的变化

由图2 可以看出,随着冷凝器温度的升高,蒸发器的制冷量QE逐渐降低,发生器所需的加热量QG逐渐升高。因此,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选择较低的冷凝温度有利于制冷循环。

图2 H2O-[Dmim]DMP 工质的热/冷负荷随冷凝温度的变化

由表1 可知,随着冷凝器温度的升高,放汽范围逐渐降低。放汽范围大,意味着溶液循环量小,热效率高,有利于设备费用的降低。

3 结论

本文对H2O-[Dmim]DMP 工质应用到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了研究,对冷凝器温度Tc 在35~55℃范围内进行了模拟计算。

1) 计算了H2O-[Dmim]DMP 工质应用到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性能系数,在冷凝器温度Tc 为35℃时,性能系数高达0.9330,说明该工质具有成为新型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的潜力。

2) 分析了冷凝温度的变化对工质循环性能的影响。随着冷凝器温度的升高,性能系数COP 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循环倍率f 则逐渐升高;蒸发器的制冷量QE逐渐降低;发生器所需的加热量QG逐渐升高;放汽范围逐渐降低。

[1] 张锁江,吕兴梅.离子液体—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刘振乾.吸收式制冷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3] Shiflett M B, Yokozeki A. Absorption cycle using ionic liquids and water as working fluid: US 2007/0144186 A1[P].2007-06-28.

[4] Yokozeki A, Shiflett M B. Ammonia solubilities in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J]. Ind. Eng. Chem. Res., 2007(46):1605-1610.

[5] Shiflett M B, Yokozeki A. Absorption cycle using ionic liquids as working fluids: US 2006/0197053 A1[P]. 2006-09-07.

[6] Yokozeki A, Shiflett M B. Vapor-liquid equilibria of ammonia + ionic liquid mixtures[J]. Appl. Energ., 2007,84(4): 1258-1273.

[7] 王建召.吸收式循环构型及含咪唑类离子液体工质对的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吸收器吸收式工质
R134a-DMF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采用R1234ze(E)/R245fa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实验研究
基于超材料的可调谐的太赫兹波宽频吸收器*
波浪能点吸收器结构设计与数值优化
采用二元非共沸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
若干低GWP 纯工质在空调系统上的应用分析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模拟分析
线性菲涅尔聚光器的腔体吸收器研究进展
两种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振动对于吸收式制冷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