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谈出版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复兴

2015-10-26 15:47姜婧婧安徽文艺出版社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国学小说传统

姜婧婧安徽文艺出版社



从“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谈出版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复兴

姜婧婧
安徽文艺出版社

摘要:从最初的手写抄录,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再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传承的载体,其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今时代,出版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于国学经典的复制和注释、解析上,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以不用的题材和形式创作出更多能够向读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之瑰丽的作品。由安徽文艺出版策划出版的“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便是这种创新的优秀代表,丛书以小说为载体,分别对构成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儒、释、道文化进行了生动表现与深刻剖析,探讨它们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作用。通过我们精准的策划和营销定位,丛书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出版赵德发国学经典大众化阅读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说到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民族文化重建的重要意义,例如,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就曾说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在传统文化日益彰显其在国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时候,安徽文艺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这个在国学热浪潮中独树一帜的作品应运而生了。

该套丛书一经面世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业内媒体和一线的大众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报道,甚至有媒体称“文学圈出现了‘赵德发现象’”。而且丛书的销量也非常可观,出版半年时间即三次加印,作者的两次签售都有近千册的销量,可以说是成为了传统作家作品定位和传统文学出版的经典案例。

“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成功出版有三个最为重要的原因。第一就是文本的独特性。

出版对于传统文化的助推和开发,往往是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对国学经典的重新阐释、解读和传播,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的原典或解析本,或是名家对国学经典的解读,如于丹的解读国学经典系列等。发力集中,品种同质化严重。这样的市场特性,就凸显了“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非凡的出版价值。

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说到中国的国学,其中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资源是来自儒、释、道三教。儒、释、道三教两千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上相抵牾,相融合,三家文化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灵魂,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包含的三部作品中:《君子梦》关乎儒家君子之道的现代结构与重建;《双手合十》关乎当下佛家运命的现代思考;《乾道坤道》则关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如何与现代社会接轨、与西方文明对话。

《君子梦》审视儒家文化,表现中国农民在道德问题上的纠结,令人扼腕感叹。作品以“律条村”为中国社会的缩影,用百年历史的长度记述了中国几代农民建立君子之邦的艰难尝试。君子是理想人格,是一代代优秀国人追求的立身目标。但“天上星多月亮少,地上人多君子稀”,要让人人都做君子,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见其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旁人难以企及的文学功底。老族长许瀚义,用严苛的族规律条治理村庄,却无法杀尽族人的“心中贼”。接替他的第二代族长许正芝饱读儒学经典,立志以仁义净涤人心,凡有族人作恶便在自己的脸上烙下疤痕以记耻,警醒众人。就在君子之邦的理想渐露光芒之时,抗日战争爆发,律条村也未能幸免,许正芝在日本鬼子的暴行面前自残以明志,最终用生命践行了他的君子梦。第三代族长许景行“文化大革命”“要斗私、批休”的年代走马上任,带领族人深挖思想,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成为了最接近“君子国”理想的主人公,但是最终还是败在了残酷的人性面前……儒家文化带来了中国民族的道德觉醒,“千古圣贤只是治心”,中国人道德自觉的艰苦努力让人扼腕,让人落泪,也让人对中国的明天充满了希望。

《双手合十》是赵德发创作的一次转型和突破。他将关注点从他熟悉的土地彻底转移到了传统文化上。这部小说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展现当代汉传佛教文化景观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佛门寺院为主要叙事空间,传达了社会变革在佛教内部引发的种种律动,将人生终极意义放在僧俗两界共同面临的处境中做出追问。作品旨在弘扬以理想对抗世俗,以精神对抗欲望,修持自身、净化心灵的人生蓝图,表达了在传统道德日渐衰微的今天,赵德发秉持的坚定信念和深刻忧患。《乾道坤道》是当代第一部全面反映道教发展和道士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现代道士的艺术形象,尤其立体化地刻画了一位理想主义的追求者和宗教信仰的忠实守护者——石高静。作品的主人公石高静不仅是个道教徒,还是个生命科学的研究者。他的双重背景使他成为了现代道士的鲜明代表。作品以道教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彼此对照作为线索,追问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理想境界。

可以说,“赵德发传统文化三种”是唯一通过三部立意深远、文本扎实厚重的长篇小说将传统文化中三根粗壮的根基——儒、释、道三教的文化进行了生动表现与深刻剖析的作品,其文本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出版策划定位的精准。

“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的作者赵德发,是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鲁军的重要力量,他的作品中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独特的思想定位是非常大的特点。《君子梦》一书作者在创作之初是以乡土小说的题材来落笔的,而《双手合十》、《乾道坤道》则是宗教题材的小说。我们基于对作品的了解、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对出版再创作的定位,将这三部作品进行了整合和主题的调整,成为了“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

用小说的形式表现传统文化并不是难事,但是用三部小说表现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的创作难度则是极大的。赵德发先生是在大量阅读各类典籍的基础上,深入孔庙、佛寺、道观采访,用十几年时间积淀、思考、创作而成的这三部小说。在国学经典原著及解析密集出版的当下,这样一套书的出版,其意义是独创的,填补了市场空白,而且可复制性极低,没有同类品种可言,它的成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第三是营销策略的精准制定。

这套书的读者群从消费群体上定位显然是有一定文化水平、传统文化涵养的成熟人士,而从地域上定位则应侧重于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汉传佛教受众较多的区域和山东、河南等深受儒家文化润泽的地域。

根据这样的读者群体定位,我们制定了精准投放的营销方案。首先,根据消费群体的定位,我们将书籍的装帧定位为高端典雅。三本书均为精装,再用精美的盒套包装,整套书从内容到装帧都极具收藏价值,非常符合这个读者群体购书的偏好。

而根据读者群的地域侧重,我们通过在山东、安徽等地做签售活动扩大影响,多渠道发布该套图书的信息,借助当地媒体进行宣传。

此外,我们通过作者和社里的自媒体发布图书宣传信息,并通过读者留言积极跟进,寻找到了多地的读书会等群体,通过他们扩散消息,使该系列的宣传效果得到几何级的放大。

另外,我们还根据这套书的特点,开拓了礼品图书的市场。我们请赵德发先生来到合肥,签了相当数量的签名本,以增加丛书的含金量,并针对有文化含量的消费品销售商展开宣传。最终,这些签名本被房地产、红酒等销售商作为馈赠客户的礼品抢购一空。

综上所述,在当下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图书市场,有卖点、有价值的品种经过精准的出版定位和营销,必然会取得傲人的影响力和销售成绩,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掀起新的高潮。

“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的出版可以佐证,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制造者——出版,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通过出版各种类型、适合各种年龄层阅读和学习的国学经典,起到了推广和普及国学的作用。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的载体,是当下社会文化、人文建设、学术研究的源流,并在当下社会中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通过千百年来印刷和出版对国学经典的复制和传播,使得国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触并学习。特别是出版时为了便于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我们的编者为提高文化产品的普适性价值,突出强调文化产品的可接受性和欣赏性,采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这些国学经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译释和点评,以适应大众的欣赏、审美水平。这些工作推动了国学普及的步伐,使得三岁的娃娃就能诵读《三字经》,八十岁的老先生也能抱着《四书五经》大谈圣人之道。

当下出版社对国学经典的出版,应面向广泛的读者群,立足于学术和大众两种出版视角展开,两者的出版思维虽迥然而异,但客观、真实的出版理念,是学术出版与大众化出版的共同理念。这是出版在传统文化复兴中基础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国学经典的传播需要适应时代需求的吐故纳新,而出版应该针对这一现实需求,引导大众的阅读选择,为大众提供真正有助于传统文化复兴的高质量的出版物。

第一,去除国学经典中陈腐过时的内容,纳入与当下大众文化相宜的内容。国学经典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其中少不了教化意为浓厚的内容,诸如《韩非子·忠孝篇》中“三纲五常”的等级观念,以及与严苛繁琐的规矩相关的典籍内容,均是等级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同当下民主的政治语境不符,尤其是儿童启蒙国学中,涉及大量的规矩、教化等内容,对这些繁琐、陈腐的内容,应当合理地弃之不用。内容先甄选后出版,是保证经典文本为大众读者广泛接受、为传统文化复兴服务的前提,尊重经典文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同时,用当下大众的文化观置换国学经典中的陈腐观念,出版贴近现实文化所需的经典文本。

不同的语境下对同一观念的阐释不同,例如于丹的解读系列正是融入了新的思想观念,吸引读者关注并得以畅销,这一出版现象表明,国学经典只有吸纳当下文化元素才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所喜爱。对国学经典中的内容进行注译、考据、阐释、解读、改写时,应立足于普通大众读者的现实生活视角,对文本的内容作与当下大众文化相宜的阐述,缩短不同语境间的差距,祛除读者与国学经典间的隔阂。

第二,开发传统文化中的选题空白。国学经典的内容吐故纳新的同时,还应当对丰富的国学经典资源进行深入、广泛地利用,拒绝跟风、重复出版,以新颖的选题创意、不同的创作形式和题材来宣扬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前文中重点介绍的“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经典丰厚的内容为出版奠定了基础,而内容精、质量高的出版又能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翼下之风。作为新时代的出版人,我们应时刻牢记复兴民族文化的职责,创造出更多高品质又适合大众阅读的精品力作助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复兴。

猜你喜欢
国学小说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