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传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2015-10-26 15:47乔宏波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素养

乔宏波 刘 青 施 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自媒体传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乔宏波刘青施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和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普泛化、平民化、个性化的自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鉴于其功能特性和传播机制,自媒体在给人类信息交流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如何有效提升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全人格和学习生活方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即受众认知、理解和有效利用媒介的知识、技巧和能力。[1]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为提升受众媒介认知、传播和利用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完全颠覆了大众传播格局和传播机制,特别是自媒体成为主流媒介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化。

一、自媒体信息传播机制的特征

自媒体(We Media),也称“私媒体”或“公民媒体”,指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和手段,向非特定的大众或特定受众传递规范性或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具有普泛化、平民化和个性化等特征。自媒体具有基于交互性、数字化、全息化、实时性、多中心等传播特性,在给受众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大大拓展了“媒介”的外延。具体而言,自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具有以下诸特征:

第一,信息传播的主客体差异缩减。自2000年对等网络引入P2P技术以来,单向的、注射式、主导受众型传播模式逐步向多向的、交互式、受众主导型传播模式转变,传者与受者角色日益模糊,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复合体”。在这种传播语境下,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根都获取了自我存在和自我表达的权利,因此自媒体在本质上是“平等”和“民主”的。然而,这种传播特性虽然确立和提升了参与者的主体性,但也导致自媒体权威性与公信力的部分“让渡”和丧失。

第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强。自媒体信息传播颠覆了传统流水线式的信息生产模式,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了分众化的受众群体。借助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和非线性传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经营自己的“媒体”,从信息采集、制作到发布的整个过程都摆脱了时空限制,且能够得到实时、准确、多元的信息反馈。可以说,自媒体这种零距离的、强大的交互性是任何传统媒介都望尘莫及的。

第三,信息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网络技术的特殊机制造就了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匿性,由于缺少“把关人”环节,依托自媒体平台所采集、加工并传播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其发布人即责任人也是“隐匿的”,如QQ、微博、微信等。更重要的是,自媒体语境下的受众似乎不再关注信息“供给者”和“传播者”的身份与属性,而是人与信息结合的紧密程度。由此,“虚拟身份”使信息发布者既可以破除传统话语权壁垒而自由发表个人见解,也可能会不负责任地发布“情绪性”言论,甚至是基于利益诉求的“虚假言论”。现实中,一部分居心叵测的“网络枪手”正是利用了这一机制漏洞,大肆发布歪曲民意但有利于某些利益集团的观点,以“假象”来迷惑、误导民众和决策者。

第四,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与失控。在Web 2.0技术框架下,信息传播的中心化和可控性逐渐弱化,来源多元化、草根化导致信息生产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以讹传讹”甚至“恶意造谣”的现象屡见不鲜,自媒体传播总体上处于一种“不可控”状态。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流动速度、容量和传播路径不断更新,管理者越来越难以进行有效地舆论监管。而媒介素养普遍不足限制了受众选择、甄别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去中心化”所造成的大量消极、颓废、有害的反文化,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树立带来了巨大冲击,从而导致社会价值判断标准的“模糊化”。

二、自媒体传播的负面影响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自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

自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等特征迎合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交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思维、交际和学习方式:在主体意识上,自媒体使大学生追求平等、民主和被尊重、理解的诉求得以实现;在人际关系上,他们倾向于通过匿名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表达、宣泄和释放内心情绪;在学习上,通过网络搜索、论坛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个性化、自主型学习模式。与此同时,自媒体传播的诸多缺陷如信息失真、监管不力、过度商业化等,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迷茫”,给大学生素质教育造成了诸多困境。

首先,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偏离。大众传播阶段的媒体牢牢把握了主流价值方向、标准和要求,但随着媒介形态日益多元化,媒介价值导向功能日趋弱化,主流话语权被日益“消解和颠覆”。[2]在自媒体传播语境下,意识形态趋于多元化,不同立场、性质和利益诉求的价值观念充斥其中,“各说各话”造成了文化、理念和价值认同的“撕裂”,价值判断标准逐渐“模糊化”,出现了庸俗化、功利化和过度娱乐化等倾向。受年龄、阅历和媒介素养水平等限制,大学生缺乏冷静、客观、理性的判断能力,在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冲击下,出现了思想偏激、价值观偏向以及道德水平下滑等现象。

其次,导致大学生“自我化”和“功利化”。自媒体传播的虚拟性、低门槛和随意性,易导致大学生群体脱离现实并产生放纵感,逐渐形成了重“小我”而忘“大我”、重功利轻道德、重索取轻贡献、重时尚轻传统的性格特征。随着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日渐弱化,而自我意识急剧膨胀,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化等价值取向日益凸显。

再次,混淆大学生对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认识。对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带有一定盲从性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对纷繁芜杂、价值多元的海量信息进行甄别和选取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自媒体的价值和意义,无法理性对待自媒体的内生缺陷,更难以通过合理利用媒介来发展和完善自我。一部分大学生深陷不良信息构建的“泥淖”,终日沉迷于媒介所营造的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导致个体网络人格异化和逃避现实,甚至失去与现实世界对话的兴趣。

(二)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强调独立学习的当代大学教育中,媒介甚至成为高等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因大学生对媒介表征和建构功能缺乏足够理性的警惕和判断,极易造成个体价值观的偏向和行为取向的功利化。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媒介素养水平,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还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具有显在的必要性和社会价值。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本质上讲,教育绝不仅仅意味着知识传授和生存、发展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在这个意义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个新课题,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功能上的双重延伸和扩展。政治上,通过政治思想、法律规范和道德观念传递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等,有效提升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经济上,教授大学生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如何保持理性的选择、质疑和评估能力,抵制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方式和行为;文化上,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文化观念,抵制非社会主义、非健康文化和低俗文化的侵害。

2.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内在需要

时代变迁必然要求个体能力和素养的“与时俱进”。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掌握各种媒介知识和使用技能,是社会发展对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诉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参与未来竞争不可或缺的素质。在自媒体时代,有效利用媒介信息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完善密切相关。因此,要通过优化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培养大学生“自主批判”的理性思维方式,即通过系统化分析来洞察媒介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意图,一方面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解读、独立的判断和恰当的选择,从而建立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认知,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一种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思维方式。[4]

3.应对当前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托夫勒认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但如果广大受众普遍缺乏媒介素养,就会如弗兰克·施尔玛赫在《网络致死》中所描述的那样,人们会患上某种强迫症,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完全扼杀……随着媒介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媒介庸俗化、媚俗化等不良倾向也日益暴露,往往通过低层次感官刺激的手段来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需求,严重违背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良好的媒介环境与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密不可分,这一点对正处于转轨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的当代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加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审美观念和鉴赏能力,有助于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媒介传播中的低俗内容、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杜绝非理性的集体行为,并以正确的途径表达意见和诉求。总之,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媒介环境的有效改善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策略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针对媒介信息的理性认知、正确传播和科学利用的综合能力。首先,自媒介是个体的集合,媒介信息必然蕴含着个体的价值理念及其对具体事件的“二次建构”,而大学生往往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亦步亦趋,并被他人的观点所“绑架”。对媒介信息的理性认知,就是要求做到细致筛选、冷静分析和去伪存真,以揭示事物的实然性;[5]其次,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受众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是积极介入公共事务的讨论和评判之中。但是,由于知识层次、生活阅历和思想意识的限制,大学生正确传播媒介信息的能力还有欠缺;再次,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对媒介信息的科学应用能够为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发展和人格塑造增加持续动力,这一点更具现实意义。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对于如何使用媒介是“迷惘”的,反而被网络的“双刃剑”所伤害。总的来说,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中应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二)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策略

1.优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形式

高校应以优化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体系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建立既适应现实需求又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模式,即通过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大学生提供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思路和方法。此外,还应当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体验式教学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效果,如聘请媒介从业者或专家学者来校讲授媒介传播案例,开展实时性互动与交流,促使学生将理性认识和科学利用媒介变为一种自觉行为,进而成为媒介和媒介信息的“主动驾驭者”。

2.充分利用媒介教育资源营造优质“软环境”

作为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高校要重视和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媒介和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丰富的媒介资源优势来构建优质、和谐的媒介“软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在实践中,校报、校园广播、微博、微信、学校论坛等校园媒体既可以传播媒介知识,又能够创设良好的媒介教育环境,使学生成为传递优质、健康信息的实践主体。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开展其他类型的传播实践活动,如校园DV设计大赛、媒介创意设计大赛、新媒体社团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3.构建多方参与的系统性、立体化教育共同体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普遍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应构建一个以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与教育工作者为核心,学校、家庭、媒介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教育共同体。在具体职能上,应做到合理分工、互为补充、通力合作,即将学校视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家庭为辅渠道,媒介和社会组织为中坚力量。此外,要通过搭建网络化教育平台和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优势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实践效应。

4.建立健全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具有极强渗透力和吸引力的自媒体传播,高校还应尽快建立一套以教师为中心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责任制度,并根据现实需要及时进行调整。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实时监控、调研和分析,确保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不被负面媒介信息所影响。[6]此外,要建立主动、全面、客观、及时的校园新媒体监测系统,科学制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既可以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掌握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也能够促成自媒体传播与大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和谐一致。

参考文献

[1]张艳秋.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0.

[2]骆鸿儒.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手段——以微博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2(8).

[3]孙宜山.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社会意义[J].青年记者,2007(2).

[4]杨静.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

[5]张玉亮.大学网络媒介素质教育、内容体系与践行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

[6]唐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分析[J].新闻战线,2014(10).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20141030004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SJB071)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