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5-10-26 22:12马轩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设计

马轩

摘 要: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汇报成果、教师点拨、当堂练习”五个环节来层层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知识体系,为胚胎工程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内受精;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选修3)专题3胚胎工程第1节的内容。通过对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精子和卵子的形成已有所了解。本节课共分为两个课时来讲授,本教学设计为第1课时,其重点是“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场所及过程”,难点是“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过程”。

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总结与分析如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分享观点——“你是最优秀的存在!”

教师播放视频:精子与卵子结合及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

教师总结:通过视频我们看到,精子的数目繁多,精子奋力往前游,他们要比谁游得快,谁能最后游到卵子身边并且钻入它体内完成受精作用。而卵子也只有发育到合适的时候才可以与精子结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精子与卵子的发生过程”以及“受精

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一观点的分享,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以“有一对夫妇很不幸,妻子输卵管阻塞不能受孕,但是他们依然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你能帮助他们吗?”这一问题过渡,引导学生得出“胚胎工程”的概念。然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导学案(学案课前准备好)。

知识点一:胚胎工程的概念(教材P59)。

知识点二:精子的发生(教材P61—62)。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已熟悉的“减数分裂”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形成“胚胎工程”这一概念时并未感觉到抽象;其次,在帮助学生理解“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过程的同时也融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目标;再次,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插入“细节处理”,化解重难点。

三、汇报成果,表达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已初步完成导学案问题,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在此环节中,容易课堂生成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排卵,什么时候排卵,排出的卵子是成熟的卵子吗,精子的发生和卵子的发生有什么区别等。针对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图片一一

解决。

设计意图:教师设置表达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和知识构建时所存在的漏洞。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学生的表达是否存在问题,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点拨,提升自我

在学生“表达交流”后,教师提出以下点拨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点拨一: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数量问题”和“种类问题”。

一般情况下,1个AaBb的精原细胞可以产生(  )个精子,(  )种类型。

一般情况下,1个AaBb的雄性生物可以产生(  )个精子,(  )种类型。

点拨二:“结构决定功能”——想一想精子的各个结构会有什么功能?

点拨三:“合子”是什么?排卵排出的是成熟的卵细胞吗?

点拨四:图中受精卵为何显示是2个极体而不是3个?

设计意图:从“用眼看”“用脑想”到“用嘴说”,学生已与知识进行了三次接触。教师此时以新课标考纲为依据,对本节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作以提升。

五、当堂练习,反馈成果

通过上述各个教学活动的进行后,以练习题的形式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时要考虑到练习时间,以五分钟内为宜,同时还要考虑难易层次问题,要有针对性。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