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之我见

2015-10-26 21:07石旭磊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化优点

石旭磊

摘 要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其前提是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尽可能少地进行田间作业,减少农田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将农作物秸秆用来覆盖1/3的地表;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施保证播种质量。保护性耕作既能蓄水保墒,也可以防尘、增产、增效;同时,还可以节约成本、减少侵蚀。它是我国建设生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措施。基于此,主要对耕播种技术及机械、深松技术及机械、杂草控制技术及机械、秸秆处理技术及机械等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促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做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优点

中图分类号:S23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实质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实质是通过残茬通过将地表覆盖和简化耕作的方式,来减弱水和风等自然元素对土壤的破坏,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1]。

2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

一是可加大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使降水被更好地利用。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护性耕作则可减少60%的水分流失,80%的土壤流失和60%的农田扬沙[2]。既节水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

二是保护性耕作能使土壤有机质得到增强,提高土壤能力。保护性耕作地块土壤养分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相对增加0.04%以上,增加休闲期土壤贮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率15%~17%;增加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提高0.03%(一年一作),是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三是保护性耕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粮食产量。实践证明,在缩减作业工序,提高粮食产量,降低单位面积的作业成本上,保护性耕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3.1 深松技术及机械

深松作业是指在不翻耕土壤的情况下,深松机剪切挤压深层土壤,从而实现土壤松动的一种耕作技术。它可以加深耕层,突破犁底层,增大深层土壤的孔隙度,从而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与持水能力,改善土壤的结构,有利于旱地作物的抗旱增产[4]。

按深松方式来划分,深松机的种类有全方位深松机、局部深松机以及苗间深松机;按照深松铲形式有全方位深松机、凿式深松机和铲式带翼深松机3种;按工作部件来划分,主要有V型全方位深松机、振动式深松机、凿形铲式深松机等。

3.2 秸秆处理技术及机械

秸秆粉碎是指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农作物粉碎,并将之撒在土地表面上,撒时要保证粉碎物得到均匀撒出。此种技术不仅可以培肥地力,而且对水土与环境也不构成任何污染[5]。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主要构成部件有机架、变速箱、悬挂升降机构和切碎装置等,其中切碎装置是由刀轴、刀座及甩刀等组成。

3.3 杂草控制技术及机械

目前,我国农田杂草防除的方式主要有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和机械除草等。中国的耕除草机主要工作部件为单双翼铲,机械除草快固然快,但缺点也很明显,表现在难以铲除作物苗间的杂草。尽管有的除草机具备此项功能,但同时也伤害了作物苗,而且除草率不是很高。

3.4 免耕播种技术及机械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免耕播种机械是最重要的配套机具,它被用来直接在秸秆覆盖的免耕地上进行播种与施肥,具有清草排堵、苗带镇压以及种肥分层播施等功能。不同与传统翻耕播种,免耕播种时,在不造成烧苗的前提下,需要种子和种肥按照一定比例在不同深度一同施入,以保证作物生长过程各个不同阶段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4 推广措施

首先,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整体思路应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节约成本、增加农作物效益为目标。其次,对市场化的服务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更为迅速。为此,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4.1 优化和完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

经过在国内外的多年发展和应用,保护性耕作已然形成了多种技术体系,且都较为成功。但限于各个地区的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以及种植工艺技术的不同,只有在基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原理上,并充分了解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其农艺特点,才能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适合本地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

4.2 抓好人才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相关知识及其推广方式的了解。技术指导人员通过现场指导或定期讲座,强化农民科技、理念等方面的知识,提升机具操作能力,学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4.3 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根据农业结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应该以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项目统筹安排,推进措施配套示范,形成规模。这要求既要有短期计划,也需制定出长期战略。

4.4 制定有力的引导和扶持政策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政府与有关部门的认同与支持。作为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在进行农业开发和建设生态环境时将之纳入规划,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扶持政策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从而促进旱区农业持续性的发展。

5 结语

保护性耕作不但经济价值极高,而且能够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它不但可用来防止扬尘、蓄水保墒、减少侵蚀,而且在节约成本、增产增效方面也有显著优势。若要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因为它是农业持续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保护性耕作机械应结合各地的自身特点进行创新与改良,才能使之得到更好的推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高焕文.早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1.

[2]顾长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节本增效[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8).

[3]童成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

[4]牛世荣.何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

[5]牛喜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化优点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