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互联网”模式下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2015-10-27 05:29任瑞媛
中国煤炭 2015年10期
关键词:煤质精益煤炭企业

任瑞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精益管理+互联网”模式下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任瑞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煤炭产业,利用信息化手段保安全、降成本、增效益成为当务之急。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在 “精益管理+互联网”下的发展趋势,结合 “精益管理+互联网”的理念和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特点,构建了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法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煤炭企业 精益管理 互联网+ 信息化评价

受国际煤炭市场环境、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新能源比重增加的影响,中国煤炭市场正面临着10多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面对困境推行精益管理,即向成本和管理要效益,利用信息化手段保安全、降成本、增效益成为当务之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包括煤矿安全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成本和煤质控制平台以及煤炭销售的电子商务和客户管理等信息化平台,这些信息化平台与精益管理相结合,必将使煤炭企业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进而使煤炭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因此,对准互联网环境下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对煤炭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有利于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对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煤质和增加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1 “精益管理+互联网”下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

(1)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安全永远是煤炭企业的主题,安全管理则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创建一流信息化矿井的安全管理目标,打造数字化矿山,推行数字信息化管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提高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从而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

(2)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煤炭企业价值链条,改善煤炭企业的成本结构,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库存成本。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绩效管理,达到激发内部活力和降耗提效的目标,将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生产过程融为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

(3)提高煤质管理水平。在煤炭企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强化煤质管理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煤炭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煤质,将信息化管理渗透到煤炭产品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确保煤炭质量,从而增加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4)强化煤炭销售管理。煤炭销售部门作为煤炭产品的终端环节,向外与用户沟通,向内与煤炭生产衔接,因此,构建煤炭销售的信息化平台对于销售信息的快捷处理和占领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精益管理+互联网”下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客观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及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煤炭企业本身和 “精益管理+互联网”的特点,本文选取战略地位、硬件建设、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销售管理这6个二级指标,其中战略地位主要反映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地位,硬件建设主要反映信息化的基础水平,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煤质管理和销售管理是 “精益管理+互联网”下煤炭企业建设的重点。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1)战略地位。战略地位指标包括信息化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投入占总投入比重2个三级指标。在煤炭企业推行信息化工作,没有领导者的支持很难成功。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较大的工程项目,没有一定的投入很难保证信息化的实施。

(2)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数据库建设水平、网络性能水平和百人计算机拥有率这3个三级指标。数据库的规模反映了信息化业务板块实施的普及范围;网络性能水平反映了企业与外界的交流水平;百人计算机拥有率反映了信息化在员工中的普及范围。

(3)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包括煤矿安全自动化水平、可视化覆盖率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系统覆盖率这3个三级指标。自动化水平程度越高,井下人员就越少,事故率就会下降;可视化作为煤炭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保证煤矿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安全质量标准化是衡量煤炭企业保证基本安全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

(4)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信息技术对煤炭开采的支持水平、企业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和员工考核信息化水平这3个三级指标。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开采环节上的成本;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数据共享能够显著降低材料等成本;员工考核信息化是激励员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

(5)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包括煤质预测预报信息化水平、煤质检测信息化水平和用户煤质反馈信息化水平这3个三级指标。煤质的预测预报能够使企业提前掌握工作面的有关煤质数据,有利于对煤质和基础管理的评价;煤质检测的信息化有利于随时发现煤质的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并对重点环节尽心核查;用户对煤质反馈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随时将市场上的信息传送到生产等环节,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6)销售管理。销售管理包括煤炭销售信息化水平和客户管理系统水平这2个三级指标。煤炭销售信息化是指企业门户网站以及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客户管理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价值和企业效益。

3 基于G1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3.1G1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3.1.1确定重要性排序

按照评价准则,如果指标xi的重要性程度大于或者等于指标xj,则记为xi≥xj。经过专家评选打分,在指标集x={x1,x2…xn}中,记最重要的指标为次重要的指标为最不重要的指标为那么有

3.1.2确定重要性比值

3.1.3权重系数的计算

3.2指标权重的计算

3.2.1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为了使评价更具客观,采取煤炭企业和科研院校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神华集团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相关专家对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并给出权重,6个二级指标战略地位x1、硬件建设x2、安全管理x3、成本管理x4、质量管理x5和销售管理x6的重要性排序为:x1>x3>x4>x6>x5> x2,即5个rk的值分别为:由此可以得出:r2r3r4r5r6=5.8061,r3r4r5r6=4.1472,r4r5r6=3.4560,r5r6=2.8800,r6=1.8000,r2r3r4r5r6+r3r4r5r6+r4r5r6+r5r6+r6=18.0893。根据权重系数计算可得:w*6==0.0524,==0.0943,=0.1509,=0.1810,=0.2172,=0.3042。则=0.0524,=0.2172,=0.1810,w5==0.0943,w6==0.1509。

3.2.2三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各个三级指标的权重,具体如下:

(1)战略地位下的三级指标信息化重视程度为x1,信息化投入占总投入比重为x2,则有x1> x2⇒>由r2=2.0可得:w1=0.6667,w2=0.3333。

(2)硬件建设下的三级指标数据库建设水平为x1,网络性能水平为x2,百人计算机拥有率为x3,则有由r2=1.4和r3=1.2可得:w1=0.4330,w2=0.2577,w3=0.3093。

(3)安全管理下的三级指标煤矿安全自动化水平为x1,可视化覆盖率为x2,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系统覆盖率为x3,则有x1>x2=x3⇒>=由r2=1.6和r3=1.0可得:w1=0.4444,w2=0.2778,w3=0.2778。

(4)成本管理下的三级指标信息技术对煤炭开采的支持水平为x1,企业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为x2,员工考核信息化水平为x3,则有x3>x1> x2⇒由r2=1.2和r3=1.2可得: w1=0.3956,w2=0.2747,w3=0.3297。

(5)质量管理下的三级指标煤质预测预报信息化水平为x1,煤质检测信息化水平为x2,用户煤质反馈信息化水平为x3,则有x3>x1>x2⇒由r2=1.6和r3=1.4可得:w1=0.3017,w2=0.2155,w3=0.4827。

(6)销售管理下的三级指标销售全面信息化水平为x1,客户管理系统水平为x2,则有由r2=1.6可得:w1=0.6154,w2=0.3846。

3.3指标权重的确定

经过指标权重计算得到的 “精益管路+互联网”模式下煤炭企业信息化指标权重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各个指标的在煤炭企业信息化中的权重是不同的。其中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指标权重最大,表明煤炭企业的领导者特别是最高领导者对信息化的支持直接关系到信息化能否顺利实施。煤矿安全的自动化水平次之,表明安全仍然是煤炭企业工作中的重点,没有安全其他无从谈起。第三是销售的信息化水平,符合当前煤炭企业的实际,在买方市场下,销售将代替生产成为企业的工作重心。

表1 “精益管路+互联网”模式下煤炭企业信息化指标权重

4 结语

(1)根据煤炭行业当前形势,煤炭企业必须一方面遵循精益管理的理念,遵守 “杜绝一切浪费”的原则,通过重新改造生产流程、实施标准化作业以及降低库存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到煤炭销售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这一手段,实现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与精益管理相结合,以此达到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煤质和增加销售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高风险和高投入的工程,在煤炭行业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如果没有企业一把手在资金和组织等方面的支持,很难获得成功。

(3)安全是煤炭企业的生命,因此,在信息化工作上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4)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市场营销的观念,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改造传统的营销方式,最大限度地开拓市场。

[1] 谭章禄,刘婵.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思路[J].煤矿机械,2012(2)

[2] 宋丽.煤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0(3)

[3] 李延锋,夏祥春.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5)

[4] 常金明.煤炭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

[5] 刘海滨,王立杰.煤炭企业信息化框架结构及建设模式[J].中国煤炭,2004(7)

[6] 谭章禄,张长鲁.基于BSC和AHP的煤炭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J].煤炭工程,2013(12)

[7] 王学军,郭亚军.基于G1法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6(6)

[8] 丁雷,车彦巍.粗糙集方法在优化煤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2008(1)

[9] 雷静,李维林.大型集团管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

[10] 洪江涛,陈蕊,陈俊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06(10)

[11] 朱拴刚.煤炭生产精益化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煤炭,2014(Z1)

(责任编辑 路 强)

Research on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of coal enterprise in lean management plus Internet mode

Ren Ruiyuan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Haidian,Beijing 100083,China)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coal industry,using information means to ensure security,reduce cost and increase benefits becomes the urgent affairs.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al enterprises in lean management plus internet mode was analyzed,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lean management plus Interne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al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was constructed.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was calculated by G1 method,and related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coal enterprise,lean management,internet plus,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TD672

A

任瑞媛(1984-),女,山西代县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炭企业信息化。

猜你喜欢
煤质精益煤炭企业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