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布线新规

2015-10-27 17:47郭涛
中国计算机报 2015年39期
关键词:铜缆布线光缆

郭涛

进入云计算时代,康普提出的“综合布线系统”还适用吗?“光进铜退”在云计算时代还能否继续走向深入?端到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差异化究竟体现在哪里?康普揭示云时代布线新规。

“云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美国康普企业网络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陈岚表示,“我们接触的一些云数据中心客户为了提供更优质的云服务,意识到要改善和优化原有的布线系统。云数据中心对网络带宽、高性能的光缆连接、跳线的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数据中心是机遇

在过去20年中,布线市场本身变得越来越成熟,同时用户对布线系统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谈到布线市场的变化,陈岚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她与用户之间就布线这个话题进行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而且成效显著。国内快速兴起的大型园区、云数据中心等对布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从远端对配线进行控制,多个弱电间之间的通信、跳线如何去管理等。

一直参加国内综合布线标准制定和推广,并且撰写过多个布线技术白皮书的美国康普企业网络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吴健也深有同感:“由于布线的隐蔽性,中国用户不了解、不重视布线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经过多年的教育,很多中国用户开始慢慢重视布线系统,知道了布线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布线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未来15年甚至20年的应用需求。虽然目前在布线标准的制定、实施等方面,中国与欧美国家还有差距。不过,中国布线市场一直在进步,这是非常可喜的。”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国内兴建了许多大规模的云数据中心。从技术先进性、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这些云数据中心并不比国外同类的数据中心差。那么,在布线方面,这些云数据中心又表现如何呢?

“中国的云数据中心起点较高,不仅规模大,而且设计等级高,同时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高端产品,比如大量使用万兆铜缆、6A铜缆、预端接光缆、OM4光缆,以及很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云数据中心建设并不比国外落后。”吴健话锋一转,“但是,中国的数据中心用户过多地看重初始投资和硬件设备,对于数据中心建成后5~10年的运营和运维成本考虑不周。而国外用户经验老道的一个表现是更多地考虑运维制度、运维工具,以及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等。而这正是中国数据中心用户普遍欠缺的地方。”

用于布线系统的投资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总体投资的10%~25%,仅次于配电设施和空调设施。这说明布线系统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吴健听到许多中国的数据中心设计人员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想到布线的成本会这么高”。这反映出,中国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忽视了布线这一重要因素,而且对布线的预算投入较少。

对于企业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发展来说,2007年是一道分水岭。在那之前,数据中心的规模并不大,康普想推广预端接光缆解决方案非常困难,因为预端接光缆的成本比传统的熔接光缆高得多,这在当时是绝大多数的数据中心客户所不能接受的。

2007年以后,随着数据中心规模逐渐扩大,用户意识到,若一个数据中心有几万个光缆连接点,如果全部采用融接光缆的话,出错的概率更大,不仅不利于快速部署,而且维护非常困难。在康普的不断教育下,用户逐渐认识到预端接光缆的重要性。2012年以后,大部分数据中心客户会主动要求康普提供预端接光缆解决方案。

“云数据中心的布线也会经历同样的转变过程。在一些针对云数据中心客户的市场活动中,我们会有意识地借助先进的理念、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的规划和设计方案来影响和教育云数据中心客户,让他们先从观念上认同布线的重要性。”陈岚告诉记者,“相信经过一两年的市场培育,加上我们顾问式的咨询服务、完善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接受康普的高端布线解决方案。” 今年9月, 康普新推出了SYSTIMAX LazrSPEED 550宽带多模光纤连接解决方案,它在更长的距离上实现了高达标准多模光纤4倍的带宽。

康普已经明确提出了“高效互联”数据中心的理念。吴健进一步解释说,高效互联的数据中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易于扩展,数据中心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就要考虑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比如康普大力倡导的预端接解决方案扩展起来就非常方便;第二,管理简单,用户应善用电子配线架、管理软件等智能化的工具和手段;第三,高效的运维,它有利于节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安全性。

“光进铜退”是误解

在数据中心布线领域,“光进铜退”这个说法提出已经有十几年了。实际情况是,“光进铜退”的演变还在持续进行中,而且进展并不如人们想像中那么快。如果将布线市场分成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两大类,那么在数据中心领域,光纤的使用的确越来越普遍。“‘光进铜退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虽然光纤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但是传统的铜缆仍有用武之地,在一些关键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陈岚表示,“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设备,而这些设备的连接有的适合采用光纤,有的则必须使用铜缆。与其说‘光进铜退,不如说因为数据中心架构的要求,造成了用户对光纤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光纤产品方面,康普不仅具有技术优势,而且积极参与了国际国内很多技术标准的制定。比如,在光纤的多纤数MPO的极性管理方法、宽带多模等方面,康普进行了许多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基于多模实现SWDM波分复用,在提高传输速率的同时降低能耗,而且不会提升布线的整体成本。”吴健介绍说。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大多数的数据中心里,光纤和铜缆的使用率为五五开,而在有些数据中心里,光纤的使用率可能会达到70%甚至更高。在智能楼宇中,垂直骨干网络使用光纤的比例会更高一些,而在语音传输方面大多数还是使用铜缆,水平网络也是以铜缆为主。“如果是光纤到桌面,那么整个系统的成本会比较高。另外,光纤对使用环境和维护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智能楼宇市场,光纤只占30%,70%是铜缆。”陈岚分析说,“在布线市场,光铜并存的现状对像康普这样提供包括光纤和铜缆在内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的厂商来说是好事。如果用户使用某个品牌的光纤,同时使用另一个品牌的铜缆,那么在出现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纠纷。”

吴健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光进铜退”这个说法:“光纤和铜缆都在进步,只是光纤的发展速度更快一些。其实,光纤和铜缆都是为以太网连接服务的。以太网接口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光纤和铜缆的使用场合。”如上所述,在数据中心市场,光纤确实占有很高的比例,但在智能楼宇市场,铜缆非但没有后退,反而有很大进展。究其原因,在智能楼宇中,POE(Power Over Ethernet)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光纤是无法供电的,一根通信线缆既能传输数据又能提供电力,只有铜缆可以胜任。光纤主要用于主干网络中,而水平网络传输或在设备端,几乎都是用铜缆。

随着以太网技术和标准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细分,铜缆的使用场景也变得更加丰富。POE技术、无线接入、数字摄像头、基于LED的供电系统、传感器网络等的蓬勃发展,拓宽了铜缆的使用范围。“在数据中心市场,虽然光纤的普及程度更高,但是25G铜缆和40G铜缆标准的出现表明,铜缆技术也在持续演进。尤其是在服务器末端接入方面,铜缆会抢占一部分市场。”吴健表示,“光纤未必能统一数据中心布线市场。未来,光铜仍会并存且共同发展。”

端到端方案的差异化

许多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提到竞争优势时都会强调,自己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陈岚表示:“虽然都能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但是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业务侧重点。综合布线是我们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我们的综合布线端到端解决方案是包括铜缆和光缆在内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除了传统的铜缆和光缆产品以外,康普也在通过收购等方式不断丰富现有的解决方案。2015年2月,康普收购了TE 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举例来说,康普正准备将TE Connectivity的一个产品——FiberGuide线槽管理系统纳入到自己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中,因为FiberGuide的设计和安装非常灵活方便,且外观美观,对数据中心的线缆保护和走向起到有效作用。

另外,康普还有一个独特的产品TAP,它与康普的预端接解决方案融为一体。就像它的名字一样,TAP是给布线解决方案增加的一个“水龙头”,需要监测网络是否有非法入侵信号时就打开TAP,在不影响网络传输的同时监测可疑信号,这对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和提高监测效率至关重要。

从管理方面看,康普可以通过软件更智能地管理其电子配线架。此外,康普还有DCIM软件,可以管理整个数据中心基础架构。DCIM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康普的布线管理系统就是DCIM的一个模块。康普把更多的软件放在DCIM这个平台上,从而实现了数据中心的高效运维。

陈岚还举了一个Redwood灯控系统的例子:“数据中心通常都使用LED灯,如果加上康普的Redwood灯控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节能。另外,Redwood又是一个传感器系统,可以融入数据中心的安防系统。为了节能,平安保险在其数据中心里使用了Redwood解决方案。结果显示,照明能耗节省90%。”

为满足用户在特殊应用环境中快速部署数据中心的需求,比如在野外快速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康普还能提供DCoD按需部署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加快数据中心的部署速度,而且可以实现模块化的扩展。“我们以布线为基础,采用发散性的思维,深入考量布线所需的测试、管理,然后再拓展到整个数据中心的监测、管理、节能等。”陈岚说,这就是康普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差异化所在。

康普解决方案部门面向的两大市场是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康普要求所有的销售和技术人员必须成为用户“可信赖的顾问”,不仅在布线方面具有专业水准,而且要了解整个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和用户的应用需求。“我们的策略很清晰,就是与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这两类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为它们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解决方案。”陈岚表示。

布线的未来

从一个端到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度,康普对未来数据中心布线的发展趋势有何预测?吴健归纳了以下几点。

第一,用户对布线系统的性能有更高要求。在这里,性能是指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两方面。现有的1G和10G的网络将快速升级到40G和100G的网络。康普将着眼更高速的网络连接设计,从链路通道、多连接性、性能等多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二,用户追求更高的密度,希望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在一个固定的机房空间里,要想达到更大的运算能力就要放置更多设备,因此将产生更多的电力需求、制冷需求和网络接入需求。而更多的网络接入需求意味着布线的密度会进一步提高,可能是以前的几倍。

第三,智能化布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前,数据中心的规模较小,应用单一,线路维护可以通过人工或简单的软件来完成。但是,随着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个机房里需要维护的点不是几百个或几千个,而是上万个甚至十几万个。如果没有智能化的软件,布线系统的维护将无从谈起。因此,智能化的布线系统和能够对整个数据中心进行管理的DCIM解决方案将大行其道。

猜你喜欢
铜缆布线光缆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面向目标的主动绕障PCB布线算法
电子布线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气吹法光缆敷设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一种考虑拥挤度的布线模型及其算法
迎接万兆铜缆时代的到来
光铜并进还将是未来综合布线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