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一场华丽的旧梦

2015-10-28 02:41撰文陈曦
中国新时代 2015年8期
关键词:影壁纪晓岚四合院

撰文>>>陈曦

四合院一场华丽的旧梦

撰文>>>陈曦

雨果讲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四合院就是刻着中国人的哲学思维、伦理观念和审美习惯的建筑艺术。

黝黑的院门,锃亮的门钹,檐上镶着寓意平安如意的砖雕,影壁上刻着“福”字。这就是最常见的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属于围栏式建筑的一种,即“以木以石圈阔地而栖息”。中国最早的四合院可以追溯到商代。早在商代晚期,就出现了由几座房屋围绕成一个庭院的建筑组合。殷墟遗址的一部分洹北商城就被视作中国最早的四合院。说起来,这个最早四合院的发现,还是无心插柳的结局。1998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工作站的唐际根博士和美国专家一起在安阳洹水两岸做实地调研。一天,他们在洹水北岸一个苹果园里休息。闲来无事,一位考古队员就拿着洛阳铲在地上敲敲打打。没想到竟然敲打到3000多年前商代建筑的夯土层,洹北商城的面纱从此被揭开。2001年,洹北古城的一号建筑基址被发掘出来,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宫殿宗庙基址。基址平面呈“回”字形结构,中间为开阔的庭院,四周建殿,各殿和门庭都连着回廊通往中间的庭院,与后来的四合院如出一辙。

周代以后,四合院式建筑逐步被广泛地应用起来,成为汉族的主要住宅形式。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赋予建筑本身个性,因此,本来是“以避风雨”的栖身之所便增添了其他的色彩。

至唐宋,人民生活富足了,就有闲情做一些美化工作,建筑也变得更结实、精致。本来用木、石圈起来的围栏变成了高墙,不仅更坚固,也更美观。围墙之内,檐角之上会雕刻飞禽走兽,墙壁上也会有松、竹、梅等花纹的砖雕。至元明清,在京城之内,四合院成为构成其建筑风格的基本元素。皇宫更如同豪华的复合四合院,层层叠叠,王亲贵胄居于庭院深深的多进式四合院中,寻常人家则居住在简单的四合院中。

四合院就是北京

最出名的四合院就属北京四合院了,它是北京文化古城的标志。深爱中国四合院的文莱建筑设计师符名文说:“有人说北京就是四合院,而我认为这句话更应反过来说,四合院就是北京。”

的确,在全中国的四合院中,北京的四合院最出名。而位于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的纪晓岚故居,则是北京四合院的最佳代表。古书记载的纪晓岚样子是微胖、近视、略微口吃的,与屏幕中出口成章、玉树临风的形象相差甚远,而且,影视剧中对纪晓岚在乾隆跟前的地位也夸大了几分。尽管如此,作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著名学者,纪晓岚的住所也算得上气派,占地570平方米,为二进式四合院。

纪晓岚故居的布局为传统的坐北朝南,大门设计为硬山顶吉祥如意式门楼,位于整座住宅的东南角。四合院一般是坐北朝南,院门都开在东南角,而非开在正中。这种设计颇有由来,据说根据八卦方位设计,为求发财。前院中,与大门洞相连接的西侧坐南朝北有四间倒座,寓意吉祥。古时四合院中经常摆放莳花置石,种植海棠,养大缸金鱼。纪晓岚亦曾亲手种植两株海棠,如今,东侧仍保有一株,枝叶繁茂,花开似锦。据说,纪晓岚亲手种下这两株海棠是为了寄托对年少恋人的情思。少时的纪晓岚曾与一个名为文鸾的婢女两情相悦,二人在乡下的海棠树下幽会时,私定终身。二人约定,待纪晓岚考取功名后就成亲。谁知,文鸾的兄长没看上这个妹婿,棒打鸳鸯,两人劳燕分飞。文鸾因此积郁成疾,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文鸾最喜爱的花就是海棠。纪晓岚没有忘记文鸾,他在京城有了宅院后,就亲手种下海棠花,以寄相思。纪晓岚48岁的那年,有一天梦见与文鸾一起在海棠树下嬉戏的情形,醒来后有感而发,便在海棠树下,写出《题秋海棠》一诗: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花一怅然。

纪晓岚故居的后院正面就是著名的“阅微草堂”,在这里,纪晓岚用10年心血完成了《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是纪晓岚为自己的书房起的雅号,有谦卑之意。他曾经专门为阅微草堂题过一首诗:“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千岩与万壑,焉得穷曲折,烟霞涤荡久,亦觉心胸阔。所以闭柴荆,微言终日阅。”

关上门是家

说四合院就是北京,因为四合院承载着北京的文化,其实,四合院也装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雨果讲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四合院就是刻着中国人的哲学思维、伦理观念和审美习惯的建筑艺术。

自古以来,家庭观念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古代,一个四合院里住一户人家,一个院就代表着一户家庭或者家族,院是建筑单位,家族是社会单位。

现在,北京的老城区里,一间间大杂院排与排、列与列交错着,形成了胡同。大杂院就是原来的四合院,但是因为不再只有一户人家居住,院内人多物杂,后来就被称为大杂院了。

说起胡同和大杂院,最近十几年的影视作品总是把它们描述成缺少隐私的地方。几户人家挤在一方小小的院子里,家家相连,比鸡犬相闻还要亲近。今天这家做了什么菜,那家来了哪位客人,谁家的儿子喜欢上了人家的姑娘,消息传得飞快,在胡同里,没有秘密。

其实,现在老北京的大杂院,虽然住宅结构与古时的四合院相同,但是其意义已经大不相同。

四合院属于围栏式建筑,高墙内外划分出两个天地,自我意识在其中得到深刻的体现。房屋之外被高墙围住,除了大门之外,不开窗户,关上大门,就是一处静谧、封闭的小天地。

最初,“封闭”是四合院的一大特点。院墙之内是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关起门来,与世相隔。

四合院中,垂花门与影壁是两个重要的起到隔绝作用的设计。

古时,女眷不得与外界交流,因此形容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门和二门说的就是四合院的大门和垂花门。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有讲究的门,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也是唯一的通道。垂花门的檐柱不落地,悬于中柱穿枋上,檐柱下有垂珠,柱上刻有花瓣等图案。

闻其名就知道,垂花门是一道漂亮的门。构成中国建筑的要素、构件、装修手法等,几乎一应俱全地全部应用到垂花门上,雕刻与色彩的应用更让垂花门华丽端庄。

垂花门已经有防御的作用,而四合院外边围墙则更直接地表现出防御性。一家人在院内居住,关上院门,安静和谐。家里人在院子里,无论做什么,外人都是看不见的,隐私被完美地保护起来。

四合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壁,其作用就是保护隐私。推开院门,进入眼帘的是门洞,门洞前方,是不可或缺的影壁。影壁,南方人称之为照壁,古时称为“萧墙”,“祸起萧墙”说的就是影壁。影壁能起到遮避视线的作用,即使在院门打开的时候,在门外的人也只能看到影壁而无法窥见内堂 。

影壁是由“隐避”演变而成,门内为“隐”、门外为“避”。另外,影壁能映出影子,除了门外想要窥探的人的影子,还有鬼魂的影子。古时人们认为家宅难免都会有鬼魂到访。如果来的鬼魂是自己祖先还好,但如果是不相识的孤魂野鬼就会给家庭带来灾祸。影壁的作用就是挡住孤魂野鬼:如果鬼看到影壁上自己的影子,就会被吓走。

故宫的九龙壁就是最知名的影壁。故宫九龙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于乾隆37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所以用“九五之尊”称呼天子。故宫九龙壁的设计,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檐下斗栱之间用45块龙纹垫栱板,壁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整座九龙壁上蕴含了多重九五之数,设计极为讲究和巧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四合院的另一个文化内涵是对尊卑的敬畏。即使是普通人家的四合院,也严格地反映出封建家庭关系中尊卑的观念,每间屋子的建造与应用都严谨地遵守中国传统的尊卑体系,分毫不差。四合院的构图把家长作为全家的核心和中心,向四周发散,所有房屋都簇拥在正房周围,而且在开间尺寸、棚顶高矮和装饰贵贱等各方面都必须低于正房。

中国建筑最大的特点当属对称性,讲究对称格局,强调中轴线。自古以来,中国的建筑师们就很喜欢方方正正的设计,四合院也正是如此。建筑对于对称性的追求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若以中庸之道来观察四合院,就会发现它正是这种和谐圆通思想的反映。中华文明的精髓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主张不偏不倚,四合院设计也讲究中正。在四合院内,高大的正房一定建在中轴线上,厅堂又总处在正房的正中心。

四四方方的四合院,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最佳印证。在单间的四合院中,坐北朝南的房子叫正房,东西两边为厢房,坐南朝北的称倒座。房子的位置不同,舒适度不同、象征的地位也不同,因此,谁住哪间房也很有规矩和讲究。正房高大,采光和通风都是最好的,是一家之长的居所;采光与通风稍差一些东西厢房住子女和晚辈,如果有二子,则长子居东厢,次子居西厢;倒座的位置最差,不宜居住,因此多做客厅或书房使用。

除了单间四合院对尊卑的讲究,中国建筑本身就有着对王权的敬畏,在装饰方面也严格地遵守君臣体系设定。

目前世界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四合院就属恭王府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恭王府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代皇帝,见证了清王朝从鼎盛至衰亡。恭王府有两任著名的主人,一是建造者和珅,二是清末的恭亲王奕。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恭亲王奕就是在恭王府的多福轩与其谈判。

作为千古第一贪官,和珅这座豪宅的豪华程度是现代任何别墅都无法比拟的。恭王府建筑格局为三路五进,东西分三路,南北呈五进,是五进式四合院。府邸占地6万多平方米,其中3万多平方米为建筑,2万多平方米为人造花园。

从进门开始,恭王府每一处的设计都显示出“首富”的豪气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朱红色大门上“横七竖九”排列着63颗金色门钉,比故宫大门上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少了两排。象征王权的数字为九,而比九低一个级别的阳数就是七。屋檐上雕刻七只小兽,为龙之九子中的七子,也仅比帝王级别低了一级。

在色彩上,恭王府的设计也应用了仅次于王权的颜色。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紫禁城盘坐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上,屋顶用金黄色的琉璃瓦铺设。而恭王府的殿顶铺设绿色的琉璃瓦,飞檐之下绘有金龙,尊贵程度仅次于紫禁城所用的金色琉璃瓦。

构成一座城市的最重要的元素和载体莫过于建筑。在现代城市中,这些建筑是摩天大楼,为了容纳更多人的工作与生活。而在古代,这些建筑多是一层的平房,至多是两三层高的小楼。四合院,便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建筑形式,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

如今,四合院几乎都成为故居或者遗址了,真正的四合院越来越少,用作居住的四合院则是少之又少。名士的故居和王府大宅被改建成了旅游景点,寻常百姓的四合院也基本都被改造。一套四合院里只住一家一户的情景,已经很难再现。尽管如此,想探究中国传统的民俗风情,也一定要去四合院看一看。

猜你喜欢
影壁纪晓岚四合院
别扭的影壁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老北京建筑里的影壁
影壁
门口有道墙
纪晓岚的行酒令
一套四合院 引母女对簿公堂
神机妙算纪晓岚①
神机妙算纪晓岚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