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校园教育建筑设计的一些看法

2015-10-29 08:32陈加鑫
建材与装饰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校园环境

陈加鑫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10)

现代校园教育建筑设计的一些看法

陈加鑫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510010)

现在建筑师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以建筑质量为唯一指标,而是建筑质量与建造成本、绿色环保之间的平衡性。本文以广州市的校园教育建筑设立为例,在解读广州大学城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建筑环境应与周边环境和教学秩序相融合,注重艺术性和丰富性,并指明了在设计和建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现代校园;建筑设计;广州市;大学城

引言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培养人才和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建筑应更具人文内涵、精神风貌和时代气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和科学技术日益更新,国家不断扩大在学校建筑上的投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校园的硬件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校园建筑的需求标准和功能作用亦随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校园教育建筑设计应以创建轻松、健康的环境氛围为首要目标,探索具有浓厚的时代风貌和文化内涵的教育建筑风格,把握教育发展的命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场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达到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1 学校建筑与环境和谐融合

建筑体的存在和周围所处环境密不可分,只有它充分融入周围环境,并与周围建筑有机组合,才能显示出它的表现力和价值。因此,要想使一幢新建筑物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就必须加深对建筑所处环境要素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建设中要尽量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可再生资源,优化诸如工矿废地等不良生态用地。

校园空间的花草树木亭台楼榭,都能积极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生活、科技艺术和自然生态的认知;别致的标志性景观和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思维,提升能力;多元化的校园自然气息对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发挥推动作用。校园内部的湿地、古树和水体等地域性元素在建设中必须得到保护,从而营造内涵丰富、形态独特、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学居环境。

在规划设计校园时要保证教学区的空间主导地位,依据环境关系和学校位置、主导性功能绘制设计图,要注意明确专题场所的特色,生活环境的舒适,以及学校中心广场位置的突出,努力使校园别具特色,功能突出,疏密结合,从而实现对原有文化价值和环境艺术的升华。

以广州的集中大学校区(如图1)为例,其校园环境山青水秀,拥有大片开阔的绿地和水面以及小山丘群,自然环境独具风味,景观效果舒适怡人。有些学院使用紧凑型的布局,如星海音乐学院(如图2),以连接江边和山峰的轴线作为主轴,轴线西侧坐落着垂直方向的公共教学楼和专业教学楼等主要教学设施,以长廊相连,独具音乐艺术色彩;有些学院则采用开放型布局,如华南师范大学(如图3),校区南部保留着较大面积的自然山水,以一条环路和转折的轴线进行空间组织,充满自由奔放的气息。设计者在规划校园环境时往往因地制宜,尽量保护自然环境,塑造不同的自然景观特色。具体而言,广州市校园教育建筑规划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划分教学行政区、生活区、科研区、文物保护区等,新建或扩建建筑应融入校园文脉和环境当中,动静适宜,或以独立的风格自成一体,且必须具备较高的软硬件条件。

(2)体现独特的校园文化,突出包括地域环境特色、园林特色、历史人文特色和专业办学特色等在内的环境理念。

(3)正确处理建筑与绿化之间的关系,灌木、乔木、草地的配置要高低有序,避免妨碍通风采光,实现很好的配衬效果。

(4)建筑造型要与自然相衬,在色调、尺度和体型等每个方面都应该体现校园的建筑群体和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设计追求变化丰富且端庄稳重,建筑风格以“明快、通透、淡雅、轻盈”为目标,充分适应广州地区的气候特征。

(5)建筑要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利用地域建筑在隔热、通风、遮阳和利用太阳能等生态技术手段,贯彻落实绿色化、节约化、人文化的政策。

图1 广州大学城俯视图

图2 星海音乐学院

图3 华南师范大学

2 建筑功能与教学秩序的协调相宜

教学区是校园师生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光要满足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人格发展需要,还要提供教师教学的设备及条件。作为校园建筑的主要功能,在满足学生为主体的物质条件之时,也要保障校园环境的艺术属性和人文属性,顾全师生的生活空间需要。

教学区主要由教学楼、体育馆、实验实训楼等组成,且在设计时要考虑使用面积、通风对流、自然采光等要求。教学楼主要包括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公共大教室(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以及辅助用房等,而在中等以上城市,教室基本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大教室的使用频率也日渐增加,在设计大教室时要注意考虑尺寸比例,教室大小适中即可,避免增加学生的视觉劳累和教师的教学劳累程度。图书馆是大学生自学的必要场所,是教学区的核心部分,下面主要以图书馆为例分析大学建筑:

广州大学图书馆(如图4)是该学校建筑的圆心,周边的教学楼以其为圆心修建,正面有一个中心广场且与正门相连,背面紧邻中环西路,东西面有与周围建筑结合的绿化和湖水。此外,该图书馆内部透空,外墙局部呈锯齿状,便于通风。建筑屋顶墙面采用外凸内凹的方法实现垂直式遮阳,形成阴影。

图4 广州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如图5)不仅能体现中大文化涵养,还具有现代化风味,是中大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其设计理念是在建筑内部充分导入空气、阳光和景观等要素,并考虑遮阳、采光和通风等问题,中间的广场和周边建筑恰当衔接,北面像打开的书一样两侧自然张开,与公共教学大楼和行政中心构成完备的建筑群落。另外,绿化共享庭院的设计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然光,保证阅读空间充足的通风采光,并与六层观景露台形成图书馆内部的生态体系,创造出舒适的阅读环境。

图5 中山大学图书馆

同时,教学区应和宿舍区区分以满足现代教育观点的要求,且二者结合处的建筑要尽量选择快捷、方便和节能的穿过式建筑,方便学生的各项活动。

3 造型的艺术性和丰富性有机统一

美的建筑造型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愉悦学生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建筑的外在艺术造型和内部的空间感觉能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教育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和优美度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校园环境的艺术表观体现在校园的规划、环境景观、文化与历史内涵,建筑风格主要以时尚、简洁、典雅、内涵、稳重为主,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突出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和文化特色。总而言之,学校建筑的群体性和整体观念要给人以美的视觉体验,使之流连忘返。

4 努力克服可能存在的问题

4.1施工场地太过粗糙

大学城的建设由于工期短可能存在赶工的现象,造成部分人行道、行车道和交叉口存在不同方向的下沉和裂缝,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发生。

4.2缺少校园文化特色

广州大学城是异地建设的集中校园区,建设规模巨大,多数校区公共空间单调,且环境相像,导致许多大学丢失了本身的个性和历史,缺少具有校史意义的文化特色。校园内的中心广场只注重宏伟性而忽视了参与性,充满浓重的商业性,校园面积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面积,合理规划面积,因地制宜,保留学校的文化积淀,实现校园环境的特色性。

4.3内环境中绿化的缺失

校园建筑中种植绿色植物不仅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风格,也能达到节能通风的作用,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愉悦心情,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校区内应合理安排绿化面积,植株尽量高低有序,保持校园空气的清新和通畅。

4.4景观环境布置刻板

虽然在利用固有资源时体现了一定的生态四项,但是单纯的利用使校园建设过于刻板,太过均匀对称的绿化分布并不符合自然规律。校园的绿化设计要遵循生态学的要求,与周边建筑自然相连,创造开放的校园环境。

4.5缺少人文气息的雕塑小品

校区空间缺少休息坐凳等公共设施和特色小品,应从生活角度出发,在主干道和穿过式建筑增设公共设施以及雕塑小品,体现独特的校园风格,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5 结束语

教育建筑和普通的城市规划不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确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文化和历史积淀进行综合设计,充分结合人、建筑和环境,升华校园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遵循现代教育模式的理念,构建适应教育教学、提高技能、发展智力的校园空间。在设计中应避免沾染社会政治利益,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融洽和谐关系,完善软硬件教学设备,多元化发展学校生态环境,满足大学生的特殊行为模式,创造立体化、多层次、亲切宜人的学习交流场所。

[1]顾涛.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的积淀思考[J].广西城战建设,2011(12).

[2]郑启皓,黄劲.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图书馆[J].建筑学报,2013(01).

[3]王蓓.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新走向[J].安徽建筑,2011(05).

[4]王立.探索个性化的建筑空间[J].建筑学报,2010(09).

G647

A

1673-0038(2015)08-0003-03

2015-1-26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校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环境
建筑设计的困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