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汇报病历规范性中的效果分析

2015-10-30 07:26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102300朱秀梅杜连颖金彩华白亚楠李丹艾久英肖艳芬方文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圈员年资汇报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102300)朱秀梅 杜连颖 金彩华 白亚楠 李丹 艾久英 肖艳芬 方文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指导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实现护理目标, 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护士汇报病例的水平直接反映了对患者了解的程度,汇报病例不仅使护士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还能使护士进一步了解患者疾病的病因、过程、用药等,同时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全程的、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了与患者的情感交流,贯彻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1][2]。但目前由于护士工作量大、科室培训少、年轻护士胆怯、汇报经历少,造成了高年资护士汇报内容较完整,但条理性欠清晰;而低年资护士汇报内容不完整且条理性不清晰。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circle,QCC)是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基层人员,自发进行的品质管理活动[3]。为了提高责任护士汇报病例的规范性,我院大内科3月份成立品管圈以来,运用品管圈的手法,积极分析、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大内科73名责任护士作为对照组进行汇报病历,其中主管护师18名,护师27名,护士28名作为对照组。同年9月92名责任护士作为观察组汇报病历,其中主管护师25名,护师33名,护士34名。

2 方法

2.1 组建品管圈 2014年3月从大内科7个科室各筛选出一名护士组圈,成立QCC 活动小组,由圈员民主选出高年资主管护师作为圈长,辅导员有大内科护士长担任。设计圈名和圈徽,圈名为“同心圈”,寓意为:全体圈员同心协力,解决问题。圈徽代表着心与心的沟通。

2.2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充分挖掘优质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对最突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选出5个突出问题,分别依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按5,3,1分来进行评分, 最终选出“同心圈”,第一圈活动的主题为“提高责任护士汇报病历规范性”。并将本课题上报我院护理品管办审批,通过后立即开展活动。

2.3 现况把握 为了对责任护士汇报病例规范性这项工作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同心圈” 小组各成员充分利用“三现原则”对各科护士进行现况调查,将汇报病例内容合格分值定为90分及以上(满分100分),结果合格率为36.99%;用自制评分表对每位护士进行综合素质方面调查,对用自制评分表对每一位护士自信心、重视程度、专业知识、流畅性、条理性5项内容进行调查,每项内容1~5 分,计算出每项的总分及平均分,绘制出雷达图。并将护理措施不到位、主要病情观察不全面、阳性结果了解不全,这三项内容作为责任护士汇报病历内容不完善的主要问题。

2.4 目标设定 根据品管圈方法目标值设定公式,对提高责任护士汇报病历内容进行目标设定 目标值 =现况值+(1-现况值)× 改善重点 × 圈能力,现况值通过现况调查得出为36.99%;改善重点为86.83%,圈能力通过圈小组成员的综合评定为65%, 因此,我们的目标值 = 36.99%+(1-36.99%)×86.83% ×65%= 72.55%,即拟定提高责任护士汇报病历内容由36.99%提高到72.55%,上升幅度35.56%(见附图1)[4]。

2.5 要因分析 明确目标后,圈员利用鱼骨图手法(附图2),从护士、患者、其他3个方面对责任护士汇报病例规范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将所有的小原因进行评分,按80 /20 原则选定要因(椭圆框内表示要因)。分析影响的主要原因为:高年资护士:重视程度不够;低年资护士:①汇报经历少;②专业知识欠缺;③培训不足。

2.6 对策拟定及实施

附图1 改善前的柏拉图

附图2 护士汇报病历不规范要因分析

附图3 汇报病例流程

附图4 护士综合素质培训前后对比

2.6.1 针对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同心圈使用戴明环 PDCA进行对策拟定和实施4个月:各科室领导重视,广泛动员,统一认识,使大家认识到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高年资护士认识到全面的护理措施,不仅使患者受益,而且增加沟通及表达能力,增强了专业知识,更好地指导低年资护士[5]。低年资护士:①制定详细的内科系统汇报病历内容流程图(见附图3),针对汇报中有的护士语速太快、只顾低头汇报,培训要求:注意语速及与检查老师眼神的交流。②每月每名责任护士汇报病历至少3次,不合格者增加汇报次数。③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各科制定本科常见护理常规,组织学习;按照护理程序由高年资护士组织低年资护士,对重病人进行查房,翻阅病历,查找资料,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每天无特殊情况下,护士长利用晨交班针对所管重病人,提出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此次活动期间,参加培训的责任护士共计92人,占大内科护士总人数的76%,培训期间,培训率及合格率均达到了100%。经常倒班的护士,采用责任制排班,认真做好新病人的交接班,及时了解病情。工作量大的科室:①弹性排班,及时增减人员;②将流程图打印成小条,方便随时学习。另外每月圈长组织圈员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不足进行改进。通过以上措施,护理措施不到位由改善前的60.27%,降低为改善后的13.04%,进步率78.36%。

2.6.2 针对护士病情观察不全面、条理不清,培训要求:顺序上,按照解剖位置。由上到下,症状由主到次,先汇报与本次住院有关的症状,在汇报其他疾病的症状,做到重点突出,语言使用恰当,有针对性,条理清晰。主要病情观察不全面由改善前61.64%降低为改善后的11.94%,进步率80.59%。

2.6.3 针对阳性结果了解不全,加强对化验结果的培训:①组织学习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如:血、尿、便常规;血生化+离子、凝血象等;②学会查看本科常见疾病的阳性结果,如消化科:淀粉酶情况、B超、CT结果等。③将培训学习的化验结果收集,方便大家集中学习。阳性结果了解不全由改善前58.9%降低到改善后的2.17%,进步率96.31% 。

2.7 效果评价 将汇报病例内容表、综合素质表作为查验表,检验并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责任护士汇报病历规范性的效果。

2.8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8.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汇报病例内容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a= 0.05;综合素质计算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 0.05。

3 结果

3.1 汇报病例内容 品管圈活动后,通过制定详细的内科汇报病例流程、加强培训等,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在汇报病例内容(见附表1)均有明显提高。合格率达到了88.04%,活动前后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1),我们的目标达成率为:(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 (88.04%-36.99%) /(72.55%-36.99%)×100%= 143.56%, 进步率为:(改善后-改善前) /改善前×100% =(88.04%-36.99%) /36.99% ×100% =138.01% 。

3.2 综合素质 QCC 活动前后对每一位护士自信心、重视程度、专业知识、流畅性、条理性5项内容进行调查,每项内容1 ~ 5 分, 计算出每项的总分及平均分, 绘制出雷达图(见附图4),结果显示, 活动前后所有参与责任护士每项分值总和的平均分比较,每项指标都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附表2),尤其是在重视程度和条理性方面提高最为明显。

4 讨论

提高责任护士汇报病历规范性,增强了护士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的整体了解,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防止了医疗事故的发生。以往,各科室对汇报病历思想不重视,加之培训少,护士在了解病情不全面、护理措施不到位、阳性结果了解不全这三方面在影响汇报病历合格率方面达到了86.83%,通过鱼骨图分析,主要原因:高年资护士重视程度不够、低年资护士汇报经历少、培训少等,因此将“提高责任护士汇报病例规范性”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附表1“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汇报病历内容合格率的比较

附表2“品管圈”活动前后责任护士综合素质每项分值总和平均分比较

“品管圈”活动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6]。大内科开展QCC 活动后,全体圈员充分利用品管圈工具,确定工作中最需解决的问题,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层层剖析,从诸多因素中找出要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对策,首先让高年资护士从思想上认识到汇报病历的重要性;低年资护士增加汇报经历,制定汇报病历流程表,掌握汇报内容;将培训纳入科室培训计划,长期坚持,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对特殊问题做了补充对策:①建议比较忙的科室,将汇报病历流程表打印出来,随时学习。②个别汇报病历差的护士,重点培训。③针对汇报中有的护士语速太快、只顾低头汇报,培训要求:注意语速及与检查老师眼神的交流。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每名圈员从自身做起。落实好制定的每项政策,责任护士汇报病历内容合格率由原来的36.99%达到了88.04%,活动前后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年资护士合格率由原来的32.41%达到了67.65%,未全部合格主要与个别护士(尤其是新入科室的护士)专业知识缺乏,培训尚有待继续加强有关,由此可见,应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做为常态,列为每月的培训计划考核,对不合格者强化培训。高年资护士合格率达到了100%,这与平时汇报经历多、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强,经有针对性培训,端正思想,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有关;综合素质方面每项指标都有提高(尤其是在重视程度和条理性方面提高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汇报病历规范性的提高不仅使护士在短时间内客观、准确、流畅将病历内容汇报给评委老师,使评委老师系统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而且减轻了护士面对评委老师检查时的压力,对待这项工作的态度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增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成就感。同时汇报病历规范性的提高,可以为患者提供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优质护理,深化了优质护理内涵。

“品管圈”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对传统自上而下管理模式的合理补充,使医院充满活力和创造力[7]。大内科全体圈员通过学习头脑风暴法、甘特图、查检表、柏拉图、鱼骨图、雷达图等基本的品质管理工具,从不懂到熟练应用,在愉悦的工作环境下边探索、边实践、边沟通、边总结,在工作中既是实施者,又是管理者,使圈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发挥,增加了自信,获得了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不仅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品管圈”推行的成功率。

最后,QCC成果汇报与学术总结提升了圈员 PPT 制作能力及演讲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术论文撰写及科研能力。通过成果分享,不仅推动了大内科对这项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带动了外科及其他护理单元。推动全院实施科学管理,保证了品管圈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了全面改善护理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的目的。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开展QCC 活动,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圈员年资汇报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