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可靠性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

2015-10-31 02:31王会中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可靠性管理系统建筑施工

王会中

(河北天山实业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 石家庄市)

刍议可靠性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

王会中

(河北天山实业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免事故发生,尽量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安全控制途径。本文从系统可靠性的视角,在原有的管理系统基础上,引入了可靠性理论分析,给予安全因素进行量化的方式,来提升安全管理、控制的针对性和目标性,从而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靠性理论;工作效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在高速发展的背后,相应的问题也逐渐地产生。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实需求对建筑施工行业的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导致作业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从业人员的素质却普遍不高,再加上一些建筑项目处于施工环境非常恶劣的地区,因此,建筑施工行业也成为了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高危”行业。为了进一步减少建筑施工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对建筑施工安全工作领域进行研究,并将可靠性理论引入建筑施工安全工作领域,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当中。

1 可靠性理论分类

可靠性理论按照其内容及原理,共分为4个学科,它们都对应着不同的领域和范畴:①可靠性数学,属于应用数学的范畴,常常被应用于可靠性的数据收集、分析等方面;②可靠性物理,也被称之为失效物理,它主要是从根本上寻找不可靠或者不稳定因素,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④可靠性工程,这个是集可靠性设计、可靠性预计、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评估、可靠性检验、可靠性控制、可靠性维修及失效分析等多种方法于一体的一门包含了许多工程技术的边缘性工程学科,由于在不同领域中可靠性工程所处理的具体问题有所不同,内容也会有差异,但都是以系统的方法、综合的方法,以长远的眼光来研究问题,不仅重视技术,也重视管理,其目的是为取得系统的最大经济效益和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⑤可靠性教育与管理,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如何推行可靠性活动的,属于一门保障类的科学。

不同的学科,主要针对不同的领域,拥有着不一样的功能和作用,在本文可靠性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中,主要是基于可靠性工程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措施进行可靠性处理,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可靠度分析

随着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逐步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逐渐建立了实施,安全管理系统在各个建筑施工项目上已见雏形,安全管理系统也成为了施工安全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那么什么是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呢?笔者认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或者是一旦发生事故,第一时间应对和处理事故的一些安全措施和手段。目前,在我国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的情况下,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建筑施工项目现场,都可以看到大体雷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如图1。

图1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图

从上面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分成两大部分:①事故的预防,是为了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或者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②指一旦发生事故了,响应和处理机制。根据可靠性工程学科理论,上面的图形可以转变如图2。

图2 建筑施工安全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框

从图1和图2,整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两大部分是并联的关系,第二部分里面的三大子内容为串联的关系,它们在工程施工现实应用当中,有一定的先后关系,三大子内容只有在都可靠的前提下,第二大部分才是安全可靠的,那么的可靠度可以用以下表达式表示:

RO=1-(1-RA)(1-RB)

RB=RB1×RB2×RB3

式中:RA为第一部分的可靠度;RB为第二部分的可靠度;RB1为事故预警的可靠度;RB2为应急反应的可靠度;RB3事故控制及处理的可靠度。

3 可靠性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在第二部分已经对建筑工程安全系统任务的可靠度进行分析,可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受两个部分的影响,下面重点介绍以下可靠性理论在事故预防方面的实际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①人的不安全因素;②物的不安全因素;④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假设事故预防的可靠度为RA,人的不安全因素RA1,物的不安全因素RB2,环境的不安全因素RB3。那么就有:

RA=RA1×RA2×RA3

从中可以看出,要想将事故预防的可靠度提升上去,就需要将三个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素的可靠度全部提升上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实际当中RA1、RA2、RA3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环境,变动的主要因素也是不相同的,例如在建筑工程外业现场的脚手架工程施工中,工人的素质、知识量、身心健康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RA1的值,如果素质低、知识量小、身心健康欠佳,那么就会直接导致RA1下降,这时我们就应该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而如果脚手架处于边坡松动、地面不平或者脚手架本身不稳固,这时候我们就要加强物体本身的防护措施,强化其稳定性;如果是高温的夏季中午作业,这时候RA3的值就会下降,这时候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应的降温防暑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从而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从量化的数据,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避免的事故发生,在工程施工期间,我们可以对相应的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并设定一个安全的量化可靠度,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施工部位都有拥有不一样的可靠度,这样,当某一因素降到目标可靠度以下时,我们只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对应因素的可靠度,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安全生产生产事故的发生。

4 总结

将可靠性理论引入到建筑施工安全领域当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正所谓打蛇打七寸,抓药要对症,只要我们在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中,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最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而如果事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要抓好事故预警、应急、事故控制及处理的相关工作,提升薄弱环节的可靠度,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可见,可靠性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保障效能,同时对优化安全系统结构、有效开展施工事故预防是应急处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左东红,贡凯青.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

[2]周文富.浅析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08.

[3]杨静,向晓东,吴高明,等.可靠性分配理论在系统安全目标实现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学报,2007.

X928.03

A

1673-0038(2015)19-0071-02

2015-4-25

猜你喜欢
可靠性管理系统建筑施工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