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快递新产品确定

2015-11-03 12:28杨静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新产品方案比选快递

杨静

摘 要:阐述层次分析法的一般原理,以快递行业新产品的选取为例,研究层次分析法在快递行业中新产品选择中的应用。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方案比选,应用研究;快递;新产品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1-0053-02

一、层次分析法原理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化解成为多层次、单因素的两两对比,使复杂的系统清晰地分解,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决策者主观因素对整个决策准确性的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影响因素,明确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目标层(提出总目标)、准则层(目标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案层(可供选择的方案)组成的递阶层次模型。

2.构建判断矩阵。通过比较下层因素对上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来建立判断矩阵,标度方法采用9标度法。判断矩阵如下:

Ck A1 A2 …… An

A1 a11 a12 …… a1n

A2 a21 a22 …… a2n

┆ ┆ ┆ ┆ ┆

An an1 an2 …… ann

针对判断矩阵的准则,其中两个元素 两两比较哪个重要,重要多少,对重要性程度按1—9赋值。1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3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5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3.层次单排序。计算各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和其对应的经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W1,W2,…,Wn)T

AW= λmaxW

由此得到的特征向量W=(W1,W2,…,Wn)T就作为对应评价单元的权重向量。

4.一致性检验。由于对复杂事件的各因素,采取两两比较时,可能会存在误差或者误差估计,为了减少误差,保持大体上的一致性,就要采取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说明判断矩阵在逻辑上是合理的,才能继续对结果进行分析。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 index)

C.I.= (λmax-n)/(n-1)

第二步,查表确定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

5.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就可以对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进行转换得到总的排序,即整个权重体系的排序。

二、在快递新产品选择中的应用

影响顾客选择快递产品的主要因素有:价格、安全、方便、时间。以价格、安全、方便和时间四个因素作为准则层,以小件货物优惠、大宗货物优惠、货物安全、包装完好、付款方便、查询便利、次日达和隔日达作为措施层,建立了顾客需求分析的层次解构模型(见第62页图)。

在对顾客进行需求调查时,分为两大顾客群:月发送金额超过万元的顾客(大客户)和普通顾客。在调查中,把价格、安全、方便、时间四个因素进行量化,顾客可以根据自己对各个因素的重要性选择相应的分值,按照重要程度,分值从5分到1分依次排列。用同样的方法对措施层各因素进行相应的排列。根据调查结果,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录入准则层和措施层两大顾客群的平均得分,通过层次分析法软件测试和计算,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结果(见下表)。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顾客在产品服务的需求上,首先要求保障货物的安全。在价格上大客户希望对大宗货物有所优惠,普通顾客希望对小件货物相应降低起步价格;在便利程度上,大部分顾客更重视对货物信息的控制,希望查询方便;在时间上,希望能有可以选择的次日达产品。

根据以上计算和分析结果,结合日常运输作业及流程,参考国内外快递公司的先进经验,推出以下相关产品和服务方式:

1.在保障货物安全方面,推出专用箱。专用箱材质上,具有防盗及防破坏的双重安全性。结构可拆卸,能减少运输空间。适合通讯器材、笔记本电脑及其他贵重物品。

2.在信息查询方面,除电话查询和网络查询外,推出短信通知系统。短信平台会自动发出到达和签收信息,发、收货人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3.在运输时间方面,推出次日达和隔日达运输产品。对运输时间要求比较高,对价格不敏感的顾客推出了时限快递产品“次日达”和“隔日达”,及物品在发送的次日或者第三天送达顾客的手中。

4.降低快递产品的起步价格,推出轻小盒运输产品。主要针对发送产品质量轻、体积小,价格比较敏感的顾客,在价格上最低收费比普通包裹略低。但由于采用汇总装箱后运输,收益并未因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经过实践检验,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选择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研发人员的主观判断和指标的重要性不清的缺陷,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定量的参考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小蓉.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1,(21):209-213.

[2] 孙新章.新中国六十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71-75.

[3] 李传雄.论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J].经济问题,2008,(19):87-89.

[4] 肖玉,谢高地,鲁春霞,丁贤忠,吕耀.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4,(5):617-623.

[5] 张丹,闵庆文,成升魁,刘某承,肖玉,等.传统农业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J].资源科学, 2009,(1):31-37.

[6] 杨志新,郑大玮,李文化.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4):565-571.

[7] 刘某承,张丹,李文华.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164-169.

[8] 赵荣钦,黄爱民,秦明周,杨浩.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4):267-270.

[9] 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极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54-60.

[10] 李文华,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85-197.

猜你喜欢
新产品方案比选快递
汉钢公司产品转型升级的思考
交互设计在产品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PLC理论的新产品设计创新策略
新产品跨区域扩散的促销策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