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诞生记
——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盐酸贝凡洛尔的故事

2015-11-03 08:52许方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批件四环制药

◆本刊记者 许方霄

提到药厂,大多数老百姓的第一反应是“赚钱太容易”,甚至将药价虚高也一并算在药厂的头上。面对这种声音,身为“当事人”的药企则明确表示,与光鲜亮丽的“外表”相比,他们在研发的道路上也有鲜为人知的艰难经历。在药品研发和上市的过程中,药企到底经历了哪些艰辛和无奈?付出了多大的精力和财力?目前又面临着哪些困扰?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立,听他讲述药企在“孕育”新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看不见的投入比有形的投入更多

说起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还得从20 世纪90 年代说起。据张建立介绍,北京市最早有5 家名称中有“四环”的药企,除了四环科宝以外,还有“四环制药”、“四环生物”、“四环科技”(现在改为华素)和“四环药业”,其中,前四家前身均来自军科院。“1998 年,军队从经营性企业脱离出来之后,就把企业都卖了,如今几家‘四环’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张建立回忆说。

最初,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仅拥有几个品种,而且集中于生化药上。张建立说,在四环科宝筹建之时,他们就考虑到当前拥有的品种较老,而且竞争也很大。“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新增品种!”张建立与其他几个股东一拍即合。“虽然在建立之初公司人员很少,但是在品种研发的问题上我们始终很重视,并在这方面持续投入。”张建立说,四环科宝在产品经营获得第一笔盈利之时,虽然每一位股东都很激动,但却没有一个人提起分利的事,所有人都支持公司将财力投入到扩建规模和产品研发上去。

在张建立的带领下,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逐渐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四五十人壮大到今日的400 多人,而研发部门也成为发展最快的部门。“研发人员从最初的两三个人,到现在已经有近70 人了,研发品种有90 多个。”张建立表示,研发一直是公司投资的方向,“地上投的看得见的钱没有研发投的看不见的钱多”。

坚持研发也需要勇气

“北京市很多药企虽然拥有比较多的临床批件,但是四环科宝拿到的生产批件却是最多的。”张建立不无骄傲地说。从2011 年~2014 年,在北京市化药新药推荐中,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占25%以上,其研发的新品种也已陆续上市。

张建立透露,在研发的诸多新药中,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药物占大多数。说起当初选择研发慢性病药物品种的原因,张建立以公司新上市的盐酸贝凡洛尔为例,他说:“盐酸贝凡洛尔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由于高血压患者群体庞大,而且必须长期服药,所以降压药也是各大药企研发的热点。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虽然研发这种药起步慢,但只要推广出去就能稳步增长。”

历经前期风雨才能迎来美好未来,世事皆如此。说起盐酸贝凡洛尔的研发过程,张建立至今仍感慨不已。盐酸贝凡洛尔的临床批件是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于2006 年购买,经过探讨研究,研发人员发现,盐酸贝凡洛尔既能选择性阻滞心肌的β1受体,减慢心率以及对抗交感神经对心肌细胞的过度兴奋所致的不良作用,同时还可以扩张动脉血管,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两者共同作用可使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减少心肌细胞缺血,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且对脂质代谢无不良影响。看到盐酸贝凡洛尔具有巨大的研发价值,随后,四环科宝便如火如荼地启动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但不巧的是,2007 年,就在盐酸贝凡洛尔的起步阶段却赶上药品研发政策的动荡时期,对于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研发该怎么做,技术方向往哪儿走等问题,整个行业都处于观望状态。但在这段不明朗、不确定的情况下,张建立却毅然组织人员力量、增加研发投入,按规范要求将盐酸贝凡洛尔的研发项目继续推进。“如果等所有人都看清未来方向和前景之后再决定是否研发,那时候可能就晚了。”张建立说,“上了车之后,可能会因为不合规或其他原因而在半道上被踢下来,但是如果不上车,永远到不了目的地。”2008 年,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便着手为盐酸贝凡洛尔申报项目、进行临床试验、报生产。在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1 年,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拿到贝凡洛尔的生产批件。

被问及在盐酸贝凡洛尔这个项目上花费的资金,张建立笑着说:“之前还真没细算过。”随后,张建立便开始认真地算起账来。“因为当时购买临床批件的费用很低,所以在临床研究和物料采购上的花费并没有多少钱,也就200 万左右吧,但由于盐酸贝凡洛尔的研发工作持续了8 年,公司在人力资源成本和生产上的投入却是不可估算的。”此外,由于生产投入对原料合成车间、生产车间都要求规模性生产,因此,只要一做样,生产车间就要停下来,对应的水电气消耗和对正常生产车间产能的占用的投入,比购买原料、辅料要多得多。“按照成本来算,这些年在这一个项目上的花费也得小一千万吧。这还是在以前技术转让费用相对便宜的前提下计算,现在得更多了,仅一个批件就得七八百万。”张建立说。

研发过程的艰辛无人知晓

药品研发成功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对此,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谢玉红颇有感触。2006 年之前,药学研究的要求还比较松,药品的杂黏度很高,而现在基本上就是按照国际上ICH 要求去研究,而且要跟原研药作对比。“人员精力是最大的投入。”她说,“从2007 年开始,法规的要求就严格起来,生产规模和工艺重现性都得在改进之后才能得以实现,否则研发的脚步根本没办法继续走下去。”

因为盐酸贝凡洛尔属于三类,国内根本就没有直接的原料来源,所以必须由四环科宝进行自主合成。“自主合成的好处就是可控性强,比如对杂质的控制,就能从原料阶段就把杂质降下来。”谢玉红说,如果直接购买上市原料,初始的杂质有多高并不好把握,而且没办法把其中存在的杂质程度降低,在做成制剂之后,其中的杂质含量只能往上涨,要想在这个基础上降低杂质,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与市面上的同品种药物相比,盐酸贝凡洛尔的最大优势就是原料的杂质控制得很好,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上市之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杂质控制和溶出方面都能和原研药相媲美。”

杂质就是人们常说的可能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关联物质,因而,从安全性来讲,当然是把杂质降得越低越好。“不可否认,解决杂质问题确实比较难。要控制杂质,就必须先降低原料的杂质,其中可能要用不同的处方、不同的合成工艺,需要研发人员反复摸索。”谢玉红举例说,比如合成,有的反应得持续一晚上,而这个过程必须有人看守,甚至得连续坚守24 个小时。而在制剂包括稳定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降解出新的杂质,这些都会让临床用药过程产生比较大的不良反应。“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所有研发人员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谢玉红说。

张建立表示,从研发到上市,盐酸贝凡洛尔遭遇的“曲折故事多了去了”。“报产量已经做完了,但在审评过程中通常会发补要求,要求公司根据发补要求,重新调整工艺路线、定义研究。要知道,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此外,张建立还讲述了一件“坑大发”的事。“申报生产审评的时候,国外对照药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变了。”张建立哭笑不得地说,“花了两年多时间,仅临床费用就花费700多万,这么一来,我们不得不再重新做一次临床。”

等待是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盐酸贝凡洛尔在2001 年就已经拿到文号,但直到2014 年年底才具备上市资格。药品研发真的需要花费这么多年?对此,张建立解释道:“如果药品想上市,生产车间就得通过GMP 认证,但我们的原料车间最初是按老标准而建。”张建立坦言,当时也想过把原料转到山东去生产,但又考虑到这个品种是国内独家,在眼前生产,会对药品质量更有把控。经过再三权衡,四环科宝才决定对原料车间按新标准进行改造。终于,2014 年年底,盐酸贝凡洛尔横空出世。

但药品的上市不代表成本回收的开始。“一种药要想上市、销售,制约因素太多,第一个就是招标问题。”张建立说,“不招标就没药价,也就进不了医院。但是这几年招标各省主要都是招基药,非基药个别省份也会招,但是反招医保品种。但像盐酸贝凡洛尔这种刚上市的药,又哪来的医保呢?”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令张建立深感无奈。而且,自该药上市之后,全国招标省市也寥寥无几,只有吉林省和和湖南省招了标。“此外,我们还期待着医保目录能够调整。”张建立认为,如果能由医保支付一定比例,就能对药品的销售有大的提升。“目前我们正在等这几个机会,如果能进医保,我对盐酸贝凡洛尔的前景非常有信心。”张建立透露,去年四环科宝的利润增长40%,如果各地招标能更快的话,预测今年能达到60%以上。

与苦等各省市招标相似,四环科宝也在等医院召开药师会。“因为盐酸贝凡洛尔是新药,要想广泛推广,就需要大夫的处方推动,那就必须得进医院,所以,我们还得等着医院开药师会,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医院不召开药师会。”张建立说,他们现在只能熬时间,等着各种机会的到来。

猜你喜欢
批件四环制药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实施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延续承诺制审批有关事宜的公告
权威公布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四环医药迎来春天
领取北京市药品注册批件的通知(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