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人文教育

2015-11-03 17:19刘顺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传统

1.落后的人文教育现状

1.1课程设置不足

我国在进入市场经济之时,急需大批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在很短的时间,我国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应运而生,不到10年就达到了1200多所,河南更甚,目前河南的高职教育院校已经超过河南高校的一半。一个国家的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然而处于激烈竞争的“市场化”的专业教育,高职院校不得不注重技能培养,强调技术性、专业性、针对性,为此大量压缩人文课程。

根据对河南省12所各级各类的高职高专人文课程开设调查显示,60%的高职高专仅仅开设了就一门大学语文,而且还是选修课,总课时最多的是38课时,最少的为0,也就是说根本不开设大学语文,更别说开设其它文史哲艺类的人文课程了,最可悲的是没有一所院校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这样肆无忌惮的任意删减人文课程,怎么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又怎么能够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1.2教学手段落后

然而我们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不仅课程设置不足,而且教育模式落后,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据调查目前河南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还停留在传统的书本时代、教育空间还局限在课堂的几十分钟、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传统授课模式上。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跟不上学生的交流平台,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息时代下飞速发展的网络严重脱节。急需开辟一条与时俱进、借助网络、手机、云平台等信息技术的人文教育的新路径。

1.3思想认识不足

根据对12所河南高职高专的调查,不仅学校对技能教育的认识不足,而且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识更是薄弱。因为在我国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经常和老师交流,老师灌输着应试教育,这样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地错位了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识,认为人文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罢,纯属浪费时间,一律作为副科对待。另外一个原因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思想认识不足,招聘时只看各种技能证书,再加上大部分高职高专的学生,是高考的低分人群,他们读高职高专是无学可上的无奈之举,在思想上认为学会一门技术,能找到一份工作即可,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足。

1.4教育目的偏离

据报道在2014年我国高校的毕业生是727万,比2013年增加28万,又一次创了历史新高。据新华网报道:2014上半年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民营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在2011年仅民营企业就吸纳了34.2%的高校毕业生。根据《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4届毕业生在100家典范企业的招聘计划中只有45577人,比2013年减少7.3%。

白热化的就业竞争,迫使高职院校必须按照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必须要仅仅围绕企业,进行一对一的“订单”式培养,残酷的现实迫使高职高专,不得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训实习,半年的实习不够,又增加到一年,这样一来不得不压缩课程,以便挤出一年的时间,让学生去工厂顶岗实习,在压缩课程时,首当其冲被压缩的就是人文课程。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完全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2.人文教育的路径拓展

2.1拓展教学载体

学生们对互联网较感兴趣,占我国网民的25%,成为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我们为什么不尝试拓展人文教育的路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传统的人文教育路径由课堂拓展到互联网,迎合学生的兴趣,把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走向课外、走向校外,让“好事”也能传千里,让教育突破原来的时间、空间领域,让人文教育搭上网络的快速车,发挥它惊人的正能量。

现如今“宅男宅女”随着网络的发展在急速增加,而目前高校寝室网吧化的趋势也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宅”在宿舍上网,有的甚至逃课上网、熬夜通宵,这已经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没有电脑的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道,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57亿,比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在网民中所占的比例由2013年底的81.0%提升至85.8%。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手机出货量达到4.52亿部,2015年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就达到4706.1万部,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而且有微博微信。目前微信已经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大力开展青年学生喜欢的网络人文素质教育。

2.2拓展评价体系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拓展评价体系。美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叫做博雅教育。在美国所有学士课程皆要求学生在前两年受博雅教育,在第三年才开始修读主修专业课程。另外,美国还设置了专门的博雅教育机构,开设的人文课程有:法律、医学、神学、商学等等。这些机构也被称为“文理学院”,他们要求毕业生先在其他的学院拿到博雅文凭课程后,才能得到专业的课程培训。

英国在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方面,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17世纪英国的教育家洛克强调通过理性培养年轻人的绅士风度和道德品质,这种绅士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法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国际上更是蜚声中外。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德育教育理念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在最近的30年,法国的人文科学研究,在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政治学、考古学、哲学等方面更是成绩斐然。这一时期产生了享誉世界的学者和专家,如拉康、迪梅齐、阿龙、福科,以及布尔迪厄、迪比、韦尔南等。

韩国在职业教育目标中特别强调系统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在韩国职业教育阶段有必修课程《伦理》,它在授课内容中把伦理课程设定为: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伦理思想和统一课题部分,而且还有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选修课程。endprint

2.3坚定国学的核心地位

2014年2月24日下午,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在这次学习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传统文化浩瀚渊深,道家的“求真向善、致知崇德”,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法家的“法不阿贵、行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业精于勤荒于嬉”等理念,墨家的“兼爱非攻、节葬节用”等思想。这些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不仅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入骨入髓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而且是我国道德教育的核心和人文教育的基石。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了培育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我们更应该大力推进高职高专的人文课程建设,并对开设课时做出最低的限制,实在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开设的,可以通过本校的区域网给学生构建一个高科技的时尚的国学课堂。现在媒体上面火爆上演的各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和益智答题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汉字英雄”“井子对抗”、河北电视台的“中华好诗词”、黑龙江卫视的“最爱中国字”、贵州卫视的“最爱是中华”、四川卫视的“我知道”、浙江卫视的“王牌谍中谍”、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等等,这些受欢迎的形式,各个高校大可借鉴,利用校园网、局域网以及微信微博,在学生中展开各级各类的国学微博比赛、诗词美文的微信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的网络小游戏、小互动、小比赛等等,将文化和娱乐相融合。这样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让网络改变学习,也让学习改变网络。

未来的人文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的交流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载体,广泛拓展人文教育的路径,真正突破传统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让传统文化与信息时代完美结合,让人文教育融入云平台,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手机化的信息教育路径发展,才能让人文教育搭上互联网的高速快车,真正做到化国粹为神奇,化传统文化为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2009年12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黛安·弗谷森等著.王玲玲译.个性化学习设计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9.

3.贾宏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J],2011(1).

4.沈文钦,从博雅到自由—博雅教育概念的历史予以学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2).

5.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2.

6.李向东,卢双盈 职业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6).

7.李立国 石邦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2(3)60-64.

8.李继延《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高职教育的使命》2012年2月27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刘顺霞,高校教师,现居河南漯河。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