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之交真率会考述

2015-11-03 23:53庞明启
关键词:考证特征

庞明启

[摘 要] 真率会是宋代文人宴饮聚会的一种流行形式,由司马光、范纯仁等人于元丰六年(1083)闲居洛阳时所创,成员皆为年高德劭位尊的耆宿老臣,蔚为一时之盛,且后世相继而作者绵延不绝,并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作为真率会流变的第一个阶段,两宋之交的真率会不仅数量较多且富有鲜明的特色。这一时期可考的真率会有十个,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与成员的多样性;在岭南地区的集中出现;对耆老会限制的突破;对真率会先贤的仰慕;对真率先贤在野身份与心态的感同身受。

[关键词] 真率会;两宋之交;考证;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5-0064-07

真率会是宋代文人宴饮聚会的一种流行形式,由司马光、范纯仁等人于元丰六年(1083)闲居洛阳时所创,成员还包括文彦博、司马旦、席汝言、楚建中、王尚恭、王慎言、鲜于侁、宋道、祖无择等年高德劭位尊的耆宿老臣,蔚为一时之盛。真率会与稍前的洛阳耆英会皆出于对唐白居易洛阳九老会的仿慕,以“尚齿不尚官”为宗旨。真率会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会约若干条①,规定了朴素、简便的形式,体现了真诚、率性的精神,既便于持久地举办下去,又具有强烈的娱乐性。真率会的这些特点,再加上司马光等人的巨大影响力,使得两宋以及后世出现了许多仿慕者,有的称为真率会,有的则称为真率集、真率饮、真率社,不一而足,形成了一个虽然不大却源远流长的传统,非常引人注目。现代的研究者往往把真率会的研究置于文人结社的视野中,把它当作怡老会或曰耆老会看待,而没有看到它在两宋的流变过程,缺乏系统的考证和分析。②实际上,在司马光等人的真率会之后,继作者便不再局限于耆老,功能也不再局限于怡老,许多中青年文人士大夫加入进来,通过对真率会先贤的仿慕,达到既能娱乐身心又不失风流蕴藉的效果。作为元丰之后真率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徽宗宣和末年直至高宗绍兴末年的两宋之交,可考的真率会不仅数量较多,而且特色鲜明,对它们的考证和分析也很有价值。本文的考证紧紧围绕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要素展开,为了主题的集中,其中人物的要素包括当时的年龄、官职等方面,一般不追究他们的生平仕履。

一、两宋之交的真率会详考

(一)赵鼎洛阳真率会(1125)

赵鼎《真率会诸公有诗,辄次其韵》曰:“山林与钟鼎,出处无异趣。刍豢等藜藿,同是一厌饫。此心无适莫,外物曾何忤?奚独淡交游,未肯厕纨袴。故寻漫浪人,要作寻常聚。主既不速客,客亦随即赴。倾谈剧悬河,泻酒快流霔。百年人醉醒,万物皆侨寓。云何造请门,日满户外屦。却想耆英游,风流甚寒素。淡然文字欢,一笑腥膻慕。我亦蹭蹬余,早向危机悟。绝意鸳鹭行,幸此松萝附。君诗妙铺写,纵横俱中度。我老学荒废,一词不能措。独于樽酒间,不惜淋漓污。何当赋归欤?去敛头角露。家有应门儿,稍能随指顾。鸡黍林下期,视此犹应屡。有兴即放言,安能限章句。”[1]698699知赵鼎曾有真率会。

此诗朱兴艳《赵鼎年谱》系之于宣和七年乙巳(1125),赵鼎四十一岁洛阳县令任内[2],可以凭信。此诗有句“家有应门儿,稍能随指顾”,可见其子方幼,若如欧阳光《宋元诗社丛稿》系之于绍兴初年居朝官时③[3]214,赵鼎已年逾五十,绍兴十年五十六岁遭贬时幼子与长子相继而卒,尚余早已成人的仲子[2],断无应门幼子之理。又,此诗所言“我亦蹭蹬余,早向危机悟”、“我老学荒废“、“何当赋归欤,去敛头脚露”,与《乙巳二月初八日集独乐园,夜饮梅花下。会者宋退翁、胡明仲、马世甫、张与之、王子与、林秀才及余凡七人。以炯、如、流、水、涵、青、苹为韵赋诗,分得“流”字》诗中所言“介不为高通不偷,亦知出处非人谋。人生一世罹百忧,惊风变灭波上沤。……老成不堪冠屡囚,人怜拙甚营巢鸠”为同一种情绪的流露,并不代表赵鼎真的老了。[1]699

赵鼎在洛阳与同僚经常游司马光独乐园,此诗作年朱兴艳应即根据《乙巳二月初八日集独乐园,夜饮梅花下。会者宋退翁、胡明仲、马世甫、张与之、王子与、林秀才及余凡七人。以炯、如、流、水、涵、青、苹为韵赋诗,分得“流”字》一诗确定[2],诗中有句“九老前尘邈难求,七交高躅或可侔”,追怀白居易九老会故事。元丰五年文彦博耆英会、元丰六年司马光真率会亦溯源于九老会。由此诗题知宋齐愈(退翁)、胡寅(明仲)、马世甫、张京(与之)、王子与、林秀才当亦为此真率会成员。

赵鼎(1085—1147),字符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时为洛阳令。

宋齐愈,字退翁,一字文渊,临邛人。宣和三年,上舍第一。时为太学官。[2]

胡寅(1098—1156),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时任洛阳国子监教授,二十八岁。[4]141

张京,字与之④,生平不详。时将为解县宰。[2]

(二)折彦质昌化军(儋州)真率会(1127—1132)

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二十五《广南西路·昌化军·官吏》载:“折彦质:号葆真居士。建炎四年贬昌化军,至郡,与儋士许庭惠巩效温公真率会,为乡约,每五日一集。太守李行中与焉。至移郴,公有诗留别王六公云:六公八十尚占星,授法东坡今大成。此岁得归言不食,几时当雨信如盟。误人功业忍更问,老我林泉如可营。他日疑谋谁为决,无由重到访君平。”[5]可知折彦质在昌化军贬所曾与当地人许巩、太守李行中以及王六公举行过真率会。

王象之记载折彦质建炎四年贬昌化军有误,其实是在建炎元年。据宋李纲《梁溪先生文集》卷一百七十九《建炎时政记中(起建炎元年六月十三日止六月终)》记载:“(建炎元年)六月某日……臣寮章疏论:靖康末折彦质为宣抚副使,逃入川陕……不惩戒则后孰肯任责者。有旨彦质责授散官昌化军安置,盖落职降官分司。”[6]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炎兴下帙》记载时间小异,亦在建炎元年六月(1127年)[7],量移郴州不知何时。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五载:“绍兴二年六月……丁酉,朝议大夫折彦质复龙图阁直学士,赴行在。彦质,可适子,靖康初为河东制置使,坐丧师,远谪,及是复用。”[8]967968知折彦质在绍兴二年(1132)复用。又,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十三《昌化军》载:“折彦质,自号葆真居士,建炎间谪居。”[9]则折彦质谪居昌化军当在建炎元年到绍兴二年之间(1127—1132)。折彦质昌化军真率会的举行即在此时间段内。

折彦质(?—1160),字仲古,号葆真居士,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徙河西府谷(今属陕西)。时以靖康末为宣抚副使抗金逃入川陕,责授散官,昌化军安置。

许巩,字庭惠,昌化军(儋州)人,生平不详。⑤

李中行,建炎年间为儋州守,生平不详。

王六公,不详。

(三)朱翌韶州真率会(1141—1155)

朱翌《潜山集》卷二有诗《同郭侯僧仲晚至武溪亭议真率会》曰:“平远寒林暮霭横,右丞不死毕韦生。八人过处草齐绿,一日去来花笑迎。衲子自知空是色,将军要使酒犹兵。尺书相与盟真率,岭海风流似洛京。”[10]838知朱翌与郭侯、僧仲有真率会。

欧阳光根据“岭海风流似洛京”句,以及朱翌在高宗绍兴十一年至绍兴二十五年(1141—1155)间谪居韶州的史事,确定了此真率会大致的时间地点。[3]218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自号潜山道人、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晚年定居鄞县。时以忤秦桧,谪居韶州。⑥

郭侯,名不详,武将。⑦

僧仲,不详,韶州南华寺僧。⑧

(四)胡寅衡山真率会(1142—1150)、新州真率会(1150—1155)

从胡寅《答韩谏罢岁旦往来启》一文中“既先后适投闲之愿,尚往来讲交际之仪。……只合藜杖葛巾,弗期而遇;东阡北陌,乘兴即行。未妨金玉之宝邻,雅称烟霞之道侣。虽会名真率,难追西洛之遗风;而游曰逍遥,请畅南华之高论。三阳交泰,万宝更新……”[11]169170诸句,可以看出胡寅曾经参与韩谏举办的真率会,而韩谏在正月(“岁旦”“三阳交泰”)再次邀请胡寅参加真率会,被胡寅拒绝。

从“良以病质支离,野情疏放,猿狙冠服,挂思效于逄萌;鼷鼠车舆,悬欲睎于广德。既先后适投闲之愿,尚往来讲交际之仪”几句知胡寅时已投闲,身缠疾病。“适投闲之愿”表明是主动要求投闲,“野情疏放”、“藜杖葛巾,弗期而遇;东阡北陌,乘兴即行”、“烟霞之道侣”、“游曰逍遥”诸句显示出胡寅此时心情闲适,不似贬谪流放时。检之胡寅《斐然集》卷七中书启,《答朱盐启》言“某迂愚无用,疾病相萦,藏拙投闲,粗适山林之性”[11]168云云,《答刘帅启》言“蓬艾卑飞,自适鹪鹩之趣”[11]169 云云,《答孙判监启》言“分华岳之半,真仰愧于希夷,寄草堂之赀,仅免惭于录事。……卜陶庐之三径,甘颜巷于一瓢”[11]169云云,皆与此书所言萦疾、投闲境遇相类,可以判定为同一时期、地点所写。而《答朱盐启》言“衡阜侨居”[11]168,《答孙判监启》言“衡阜侨居”、“分华岳之半”[11]169,“衡阜”、“华岳”皆指衡山。《答刘帅启》下注有时间“甲子”[11]168,即绍兴十四年。据马辛民《胡寅年谱及诗系年》(以下简称马谱),胡寅于绍兴十二年(1142)两次请奉祠,并于七月退居衡山,直到绍兴二十年(1150)流放新州期间一直屏居衡山(除绍兴十四年往荆门拜祭先祖,绍兴十六年和十九年两次往建州故里省亲外)[4]155166,是知胡寅与韩谏的真率会当在此时间段内,地点为衡山。时胡寅在四十五岁到五十三岁之间。

韩谏,不详何人。

从胡寅《赠朱推》“秋官公廨临池傍,结筠为筏开轩窗。落日轻风泛船好,欢呼取笑徒相望。忽闻报予酒初熟,亟往从之倾白玉。疏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新州州土烝岚瘴,从来只是居流放。……真率相期久已渝……嗟予衰谢人所去,晚交幸作年家遇”[11]4748几句来看,在流放地新州,已是晚年的胡寅与朱推不止一次地举行过真率会。据马谱,此诗作于绍兴二十四年,胡寅五十七岁时。[4]169170绍兴二十年三月,胡寅因受李光案牵连,责受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直到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秦桧卒,诏令胡寅等自便。胡寅于次年在衡山去世,享年五十九岁。[4]166173故胡寅、朱推等人的真率会当举行于绍兴二十年三月至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之间(1150—1155)[4]166171,时胡寅在五十三岁到五十八岁之间。

朱推,不详何人,与胡寅同年中第,或为朱缨。⑨

胡寅(1098—1156),知永州罢任后居衡山,坐与李光书贬谪新州。

(五)林季仲温州真率集(1143—1161)

林季仲《竹轩杂著》卷二《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曰:“行步欹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云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12]知林季仲与康丈等人有真率集。

据诗意,当为林季仲晚年所作。“行步欹危老病身”,言其老迈。据尹波《林季仲生卒年考》[13],林季仲为温州平阳人,绍兴十三年(1143)知处州,旋奉祠,卒于绍兴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之间(1157—1161)。是知林季仲、康丈真率会举行于温州,时间应在绍兴十三年至三十一年间(1143—1161)。参加成员为包括康丈在内的“风云六七人”。康丈或为康平仲,曾为侍郎。《竹轩杂著》卷七还有《乐寿阁(康平仲建阁名曰“乐寿”,取仁智乐山水之意,索诗次韵)》,《次韵和康侍郎游仙岩》,《次韵和康侍郎雪后小雨二首》,《题康侍郎所居二首》诸诗。由“行步欹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等句可知,林季仲因身体和天气原因未能亲自到康丈的真率集现场,只是通过诗筒往来参与真率集酬唱而已。

林季仲(1088—?),字懿成,号竹轩,晚号芦川老人,温州人。时由知处州任奉祠家居。

康丈,或即康平仲,曾为侍郎。

其余人不详。

(六)凌景夏信州真率会(1147—1152)

王洋《东牟集》卷二《季文作真率会,遇大雪寒甚,主人之居狭,不容散步为嫌,作数语为解》曰“此身对酒愿长健,明年花发春迟迟”[14]324,卷四《雪中赴季文集》曰:“恩解讯书红粉恋,寒消酒力玉花新。盘堆青菜春回律,瓯泛琼珠月借神。浮白自怜偏户小,醉归全是梦中人。会因率集转殷勤,扫径宽迎陌上春。”[14]359知季文曾于岁末和春初两次邀请王洋等人于家作真率会。

“季文”是何人?检王洋《东牟集》,尚有《己巳三月十二日陪凌季文游水南陈氏园次壁间徐眀叔韵》(卷四)、《酬凌季文过杨仲诚》(卷五)、《陈长卿凌季文自弋阳寄酒曲以诗谢之》(卷五)、《题宓庵壁(九月十日凌季文约孔老人同游)》(卷六)、《偶同季文刑部访仲成秘校因韵》(卷六)、《并寄季文以酒》(卷六)、《贺凌季文监丞启》(卷十二),则季文应为凌季文。《文献通考》卷三十二《选举考五》载凌景夏字季文,浙江余杭人,绍兴二年(1132)张九成榜进士第二人。[15]又据宋陈骙《南宋馆阁录》卷八、卷七知凌景夏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绍兴十年四月为刑部员外郎[16],与王洋《偶同季文刑部访仲成秘校因韵》诗题中凌季文官职正相合。又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一百六十三、一百七十一、一百七十二、一百七十九、一百八十一、一百八十五、一百九十九所载,绍兴十年八月凌景夏忤秦桧与外任差遣;绍兴二十二年知筠州,时已闲居十余年;绍兴二十六年守军器监,后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直龙图阁知抚州、襄阳府、鼎州、知宣州,充集英殿修撰、吏部侍郎兼权尚书等职。[8]2207,2672,2808,2837,2840,2954,3013,3111再据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隆兴二年(1164)六月凌景夏除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17]

凌景夏真率会作于何时、何地?从《季文作真率会,遇大雪寒甚,主人之居狭,不容散步为嫌,作数语为解》中“此身对酒愿长健”一句可知为晚年所作。再看王洋与凌景夏唱酬的其他诗。《己巳三月十二日陪凌季文游水南陈氏园次壁间徐眀叔韵》,“己巳”即绍兴十九年(1149),王洋六十一岁,故诗中说“不惭衰白照溪光” [14]355。《陈长卿凌季文自弋阳寄酒曲以诗谢之》一诗更明确说“六十行年两鬓苍”[14]381。王洋六十岁,时当绍兴十八年(1148)。弋阳属信州。《题宓庵壁(九月十日凌季文约孔老人同游)》也说“白发插花休笑我” [14]391。这几首诗与上述真率会二诗当作于同一时期内。据金鑫《王洋与〈东牟集〉诗歌研究》附录《王洋年谱》,绍兴十七年(1147),五十九岁的王洋免知饶州任,寓居信州之贵溪。直至绍兴二十三年(1153),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年六十五。[18]凌景夏于绍兴十年(1140)八月忤秦桧放外[8]2207,直至绍兴二十二年(1152)知筠州[8]2672,闲居十余年。王洋与凌景夏交往诸诗多咏闲适,应皆作于闲居时期。由上可知,凌景夏、王洋真率会作于绍兴十七年至绍兴二十二年之间(1147—1152),地点为信州。上引《陈长卿凌季文自弋阳寄酒曲以诗谢之》诗题中“弋阳”也属信州。

从上述王、凌交往诸诗题可见,在闲居信州期间相与游从的还有陈长卿、杨仲诚、孔老人等人,则诸人也可能参与凌景夏的真率会。

王洋(1089⑩—1154?),字符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绍兴十七年(1147),由知饶州任罢。寓信州,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辟室曰半僧寮。[19]绍兴二十三年(1153),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8]2706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

凌景夏,字季文,浙江余杭人,生卒年不详,时落职寓居信州。

陈康伯(1097—1165),字长卿,弋阳(今属江西)人。时奉祠家居。

杨仲诚、孔老人皆不详。

(七)李光儋州真率会(1150)

据宋李光《庄简集》卷五《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诗题及其诗句“杀鸡炊黍成真率”[20]475,同卷《秋夜有怀》诗有句“明日欲寻真率约,浊醪时许过邻墙”[20]476,知李光不止一次地举行过真率会。

欧阳光经过考证,认为《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诗所指真率会是李光在绍兴二十二年(1152)前后流放昌化军时参与的[3]225,周扬波亦未提出异议[21],方星移亦持此说。[22]由诗题知李光此真率会的地点是在载酒堂,《庄简集》卷二有《绍圣中苏公内翰谪居儋耳,尝与军使张中游黎氏园,爱其水木之胜,劝坐客醵钱作堂。黎氏名子云,因用扬雄故事名其堂曰“载酒”。予始至儋,与琼士魏安石杖策访之,退作二诗》[20]444,知载酒堂为苏轼旧游之地,琼士魏安石或亦参与此次真率会。宋赵汝腾《庸斋集》卷二《赠魏安石》诗有序曰:“魏子本建溪人而寓居琼山,……魏子名安石,字介然云。”[23]知魏安石字介然,本建溪人,寓居琼州。《庄简集》卷二有诗题为《庚午春予得罪再贬昌化,琼士饯送者皆怅然有不忍别之意,严君锡、魏介然追路至儋耳。兹事当求之古人,感叹成古风二首送行》[20]443,则绍兴二十年庚午(1150)魏安石曾由琼州远送李光至儋州,则此次真率会或作于绍兴二十年(1150),李光七十三岁。

由同卷《秋夜有怀》诗中“明日欲寻真率约,浊醪时许过邻墙”二句知李光亦曾在邻居家作真率会。邻翁,不详。

李光(1078—1159),字泰发,一字泰定,浙江上虞人,时以忤秦桧谪居岭南。

魏安石,字介然,建溪人,寓居琼州。

(八)范成大昆山真率社(1153)

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二有诗《中秋卧病呈同社》曰:“人间佳风月,浩浩满大千。俗子不解爱,我乃知其天。以此有尽姿,玩彼无穷妍。受用能几何?北溟一杯然。天公尚龃龉,不肯畀其全。卧病窘诗料,坐贫羞酒钱。琼楼与金阙,想象屋角边。如闻真率社,胜游若登仙。四者自难并,造物岂我偏?”[24]24知范成大有真率社。

范成大《中秋卧病呈同社》诗,据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下编《乐备昆山诗社》考证,大约作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地点是昆山。范成大时年二十八,未有功名。欧阳光将此“同社”命名为“昆山诗社”,而诗中明言为“真率社”。宋龚昱辑《昆山杂咏》,录有诗社成员所作诗若干首。主盟者为昆山人乐备,此外还有马先觉、李衡、耿镃、钟孝国、石希颜、石驹,亦多为昆山人,最后三人生平失考,社员大多为年轻人,既然是在家乡,则应多为未有功名或功名不显者。[3]226230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时隐居昆山,未有功名。

乐备,字功成,一字顺之,昆山人。

马先觉,字少伊,号得闲居士,昆山人。未有功名。

李衡,字彦平,江都(今属江苏)人,避地居昆山。

耿鎡,一名元鼎,字德基,一字时举。

钟孝国,字观光,昆山人。

石希颜,昆山人。

石驹,字千里,希颜弟。

后来范成大在家乡吴县还曾有过真率会,已是孝宗乾道年间事,不具。

(九)王十朋温州真率饮(1154—1157)

王十朋《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八有《率饮亭二十绝》曰“有亭名率饮,邻里日相过”,“聊为真率饮,未用利名忙”,“林间十二子,宾主自清风”,“吾家数兄弟,薄有古人风”, “莫问亲疏客,过门无不应”,“ 吾家老兄弟,杖屦日相过”, “它年宦南北,还忆在家持”[25]119121,知王十朋曾在家乡与兄弟邻里等有真率饮。又卷第七《兄弟邻里日讲率会因书一绝且戒其早纳租税也》诗曰:“屏迹山林颇自安,里闾率会有余欢。”[25]109

“率会”亦为真率会之别名。卷十二《齿落用昌黎韵》诗曰:“我来饶与夔,三载堕两齿。……行年五十五,万事可休矣!……但愿早还乡,俯育三百指。……弟兄饮真率,故旧忘汝尔。”[25]119120当是王十朋五十五岁任职夔州时怀念过去在家乡时与兄弟为真率饮时所作。

从《率饮亭二十绝》“老去识交情”、“它年宦南北,还忆在家持”等诗句来看,王十朋此时虽年老而功名已有所望。检之吴鹭山《王十朋年谱》[26](以下简称吴谱),王十朋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四十六岁时中状元。此诗当写于此前不久。又,诗中提到“林间十二子”。王十朋另有《林下十二子诗》,据小序知所谓十二子者乃其园中竹、井、梅、桂、兰、昌阳、黄杨、丁香、槐、柳、菊,再加上自己。雍正本注“甲戌孟夏”[25]9798,即绍兴二十四年(1154),王十朋四十三岁。此诗当作于此后到中状元前。据吴谱,王十朋于三十九岁时已升为太学上舍生,后居母丧,服除后赴举再黜。故《林下十二子》诗序谓“既见黜于春官,齿髮老矣,悟虚名之可厌”云云。然既升上舍,亦有望为官,故自信曰“它年宦南北”。

参与王十朋真率会的有其兄弟与其他朋友。但就兄弟而言,《梅溪集》中多有其与亲兄弟梦龄、昌龄的诗文酬答。王十朋《梅溪题名赋(并引)》中自注“余弟寿朋,字梦龄”、“百朋,予季弟昌龄名”[25]661。《梅溪集》中尚有与其表兄璐、挺二道人酬答的诗歌,由于二人乃出家人,未必参加其真率会。

王寿朋、王百朋,生平俱不详。

是知,王十朋有真率会举行于其家乡温州乐清,时间为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154—1157)之间,成员还包括王寿朋、王百朋等人。

王十朋(1122—1171),温州乐清人。字龟龄,号梅溪。时为太学上舍生。

后来王十朋在知泉州任上与同僚举行真率会,已是孝宗乾道年间事,不具。

二、两宋之交真率会的特征小议

这一阶段真率会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真率会分布的广泛性与成员的多样性。通过以上对真率会时间、地点、成员的考证,可知真率会的地点分布较为广泛,从北宋的洛阳到南宋江西的信州,江东的温州、苏州,甚至是岭南地区的新州、韶州、昌化军。成员的身份地位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未中科第的范成大、王十朋,有沉沦下僚的赵鼎、胡寅,也有贬谪岭南的折彦质、胡寅、李光、朱翌,以及投闲置散的王洋、凌景夏,和奉祠家居的林季仲。在年龄上,有中青年时候的范成大、赵鼎、胡寅,也有步入老年的林季仲、王洋、凌景夏、王六公。

第二,这段时期内随着折彦质、李光、胡寅、朱翌等名臣来到岭南贬所,使得真率会也流传到了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的岭南地区,成为真率会流传过程中的一大景观。简朴是真率会的一大特色,其会约中有“酒不过五行,食不过五味”[27]、“为具务简素”[28]等明确的规定。在物质匮乏、处境贫窘的岭南贬地,真率会无疑是一种既能操办得起又不失风雅的聚饮方式。例如胡寅在《赠朱推》诗中说“新州州土烝岚瘴,从来只是居流放。于今多住四方人,况复为官气条畅。山肴野蔬应时须,真率相期久已渝”,在瘴烟蒸腾的遐荒之地,真率会上所食用的只有山肴野蔬而已。李光经过十年的流放生活虽然已经穷到“酒尽何妨典破裘”的地步,但只要“杀鸡炊黍成真率”,依然可以“挈榼携棋得胜游”(《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

第三,成员不再拘于耆英的身份,也不再拘于尚齿的传统,显得更为随意。赵鼎、胡寅等人的洛阳真率会为目前可考的元丰年间之后最早的真率会,当时的赵鼎四十一岁,胡寅仅有二十八岁,其他成员也都应该正值中青年阶段,并且诸人都处在下层官僚的地位,他们仅仅因为在洛阳做官,游览了司马光的独乐园,出于对先贤的仿慕而举行了一场真率会,并没有顾忌年龄和身份的限制。可以说真率会产生后不久就脱离了耆老会的性质,向着更为多样的方向发展。“真率”之名与“九老”、“耆英”之名矜耀成员年龄地位不同,它只是体现了一种完全放松的人际关系,它的名字就预示了与耆老会的异质性。后来范成大在昆山与一群未第的士子结为真率社而游,成员更趋于年轻化。

第四,真率会的举办成为一种风流之举,体现了对司马光、文彦博等人的仰慕之情。赵鼎《真率会诸公有诗,辄次其韵》曰“却想耆英游,风流甚寒素”[1]698,朱翌《同郭侯僧仲晚至武溪亭议真率会》曰“尺书相与盟真率,岭海风流似洛京”[10]838,都明确表达了对真率先贤风流的追慕,而且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的“寒素”的风流,蕴含着高洁的道德情操。正如王十朋《率饮亭二十绝》所言“聊为真率饮,未用利名忙”[24]120。

第五,这段时期内的真率会举办者或者是沉沦下僚者,或者是被贬流放者,或者是因年老而退居故乡者,或者是未中科第者,他们举办真率会、表达隐逸与自由的情怀,也是出于对真率先贤在野身份和心态的感同身受。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等人退居洛阳、分司西京是因为诸人反对变法,在党争中被排斥在了权力中心之外,这样才有大量闲暇时间聚会游从、歌咏性情。而两宋之交的真率会举办者,尤其是李光、胡寅、朱翌等主战派饱受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的迫害,远谪岭南,其心情与司马光等旧党相比,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借真率会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的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

两宋之交的真率会是宋代真率会发展变化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真率会被广泛认同的第一个阶段。从孝宗朝直至南宋末,真率会还在不同身份的文人士大夫中间频频举办,以更加丰富的形态在宋代文人的交游、结社、聚会、诗酒流连中绽放着光彩。

注释:

① 关于真率会约,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载:“司马公与数公又为真率会,有约:酒不过五行,食不过五味,惟菜无限。楚正议违约,增饮食之数,罚一会。”(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5页。)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记载更为详细:“真率会约云:(一)序齿不序官。(一)为具务简素。(一)朝夕食不过五味。(一)菜果脯醢之类,各不过三十器。(一)酒巡无算,深浅自斟。主人不劝,客亦不辞。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一)召客共作一简,客注可否于字下,不别作简。或因事分简者听。(一)会日早赴,不待促。(一)违约者,每事罚一巨觥。四月日押。”(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司马温公·真率会》中按语,见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第九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797页。)

② 真率会的考证成果主要集中在下面两部专著中: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下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第五章《耆老会》(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③ 周扬波亦同意此说,见《宋代士绅结社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8页)。

④ 《送张京与之宰解县》,赵鼎《忠正德文集》卷五。

⑤ 折彦质离开昌化军时亦有诗赠之。《留别许廷惠》云:“架空作屋才容膝,中有道人能湛然。门外红尘虽扰扰,枕边清梦自翩翩。君如海燕时须到,我似江鸥日又迁。回首石桥桥上月,与谁同赏第三年。”据诗意,许巩或为道士,或自称为道人,折彦质经常与之游从。

⑥ 朱翌生平见钟振振先生《〈全宋词〉朱翌小传辑补》的考证,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⑦ 从诗中“将军要使酒犹兵”句可知郭侯是一员武将。朱翌《与郭侯饮园中》诗中亦称其为“将军”。

⑧ 朱翌有《顷入南华僧仲有诗为次其韵仲欲见予诗集》二首。“南华”,即南华寺,在韶州。(王象之编著、赵一生点校《舆地纪胜》卷九十《广南东路·韶州·景物下》“南华寺”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232页。)

⑨ 马辛民据《新兴县志》卷五推测:“或即朱缨,南雄州人,主管新州司法。”见马辛民《胡寅年谱及诗系年》(《古典文献研究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页)。又,从此诗“晚交幸作年家遇”一句得知,朱推与胡寅同年中科第。

⑩  生年据金鑫《王洋生平二考》改,参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宋史》卷三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三·陈康伯传》载其绍兴十三年使金“言者以生事论,罢知泉州……秩满,三奉祠,垂十年”。从奉祠时间上看亦有可能参加凌景夏与王洋的真率会。

以上成员简介,见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第226~229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陶宗仪《游志续编》卷上载宋吕希哲《率会》一则曰:“温公……命之曰率会,亦曰真率会。”此则材料摘自吕希哲《吕氏杂记》卷下。目前所存清指海本、四库全书本所载为“命之曰真率会”,无“率会”之谓。(陶宗仪《游志续编·蒲阳比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见《表兄璐挺二道人以山茶一根见赠植于便便阁前每黑甜余开窗寓目茗椀不捧精神自清因成小诗》、《二道人以抺利及东山兰为赠再成一章》二诗。(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6页。)

[参考文献]

[1] 赵鼎.忠正德文集:卷五[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 朱兴艳.赵鼎年谱[D].上海:上海大学,2008.

[3] 欧阳光.宋元诗社丛稿[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马辛民.胡寅年谱及诗系年[M]//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古文献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论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二十五[M].赵一生,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2837.

[6] 李纲.李纲全集[M].王瑞明,点校. 长沙:岳麓书社,2004:1664.

[7]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99.

[8]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 祝穆,祝洙.方舆胜览[M].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784.

[10] 朱翌.潜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 胡寅.斐然集·崇正辩[M].尹文汉,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09.

[12] 林季仲.竹轩杂著[M]//四川大学古籍所.宋集珍本丛刊:第42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151.

[13] 尹波.林季仲生卒年考[J].文献,1992(4):204.

[14] 王洋.东牟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5]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9.

[16] 陈骙,佚名.南宋馆阁录·续录[M].张富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119,96.

[17] 徐松.宋会要辑稿:第12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7:4782.

[18] 金鑫.王洋与《东牟集》诗歌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19] 王洋.涧泉日记:卷中[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81.

[20] 李光.庄简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1]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99.

[22] 方星移.李光年谱[M]//宋四家词人年谱.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91.

[23] 赵汝腾.庸斋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55256.

[24] 范成大.范石湖集[M].富寿荪,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5]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6] 吴鹭山.王十朋年谱[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0.

[27]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M].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105.

[28]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吴文治.宋诗话:第九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9797.

[责任编辑:夏畅兰]

Textual Research on Zhenshuai Party in Transition Period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Dynasties

PANG Mingqi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Zhenshuai Party was the popular form of gathering for entertainment in the Song Dynasty, created by Si Maguang, Fan Chunren et al. in Luoyang when they retired, and the members were all the senior officers and advanced in years. This was a bigtime party at that time, and imitated continually in later generations, which had developed and changed all the time. As the firs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it, there were many characteristic one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Dynasties. Ten Zhenshuai Parties could be revealed in the stage. They have five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firstly, wid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members various backgrounds; secondly, clustered in 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thirdly, breakthrough from the limit of elderly party; fourthly, worship for the creators of it; fifthly, the familiar feeling with the creators status and mentality when they were out of power.

Keywords: Zhenshuai Party; the transition period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Dynasties; textual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猜你喜欢
考证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联系初考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