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角:两个苹果及三个功臣

2015-11-03 05:45吴永君
江西教育A 2015年9期
关键词:鲜桃功劳大儿子

吴永君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为了研究父母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同时又选出50个有犯罪记录的人——他们都是罪恶累累的囚犯。他分别给他们写信,请他们谈谈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不久,他收到了很多回信,其中两封信说到小时候与弟弟争苹果吃的故事。

来自监狱的服刑犯人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一眼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弟弟却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学会了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给我们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你们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比赛除草。谁赢了,谁才能得到这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这很公平,你想要得到多少收获,你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代价!

第一个故事中的母亲,没有让孩子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而只凭灵机一动,一张嘴就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那个最大、最好的苹果,结果毁了这个孩子的一生。第二个故事中的母亲,让孩子知道了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靠自己努力奋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同样一件事,两个孩子最终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不同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为孩子的成长埋下了不同的种子;不同的学校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不同影响会放得更大。

当然,这两个故事纯粹是学者为了说清某些道理而杜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两则“寓言”,大概想要告诉人们的是——要教孩子学会竞争,而不是学会谦让。

谦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谦让教育错了吗?没有。问题在于忽视了诚实教育——诚实教育比谦让教育更为重要。第一个故事中的母亲,就是因为忽视了诚实教育,才作出了错误的决定,把最好的苹果奖给了说谎的孩子。如果这位母亲懂得诚实比谦让更重要,而且知道大儿子善于察言观色,投人所好,就会把最好的苹果奖给诚实的小儿子。当然这还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

她可以对大儿子这样说:你真不愧是当哥哥的,比弟弟懂事多了。希望你以后要教教弟弟,让他也学会谦让。

然后再对他说:好孩子要懂得分享。你愿意与弟弟分享这个最好的苹果吗?当哥哥的要照顾好弟弟,你愿意照顾好弟弟吗?如果愿意,你就把这个苹果切成两半,一半分给弟弟,一半留给你自己。好吗?

第二个故事的结局同样不很理想。在大儿子赢得苹果之后,如果这位母亲高瞻远瞩,她就应该这样对大儿子说:我的大儿子真棒。今天,这只最好的苹果就归你了。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建议——你是当大哥的,赢了大苹果应该与弟弟分享,这样,他们才会更尊敬你这个大哥。你年纪比弟弟大,力气也比弟弟大,比赛赢了,并不稀奇。如果你能拿赢来的苹果与弟弟们分享,这就表现了你的品格比一般人优秀,你的气度比一般人宏大,你的境界比一般人崇高。具备了这些,你就具备了当领袖的资质。即便不当领袖,你将来也必定会受人敬仰。

社会发展不能没有竞争,但与竞争比翼的是合作。没有合作,竞争的结局必然是毁灭。人类还有超越于竞争与合作之上的幸福,那就是分享,分享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不再一味地倡导竞争,而是大力地提倡与人合作以及与人分享呢?

自私是人性中的恶魔,教育的本质应该是“驱魔”,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却恰恰与之相反:不是“驱魔”,而是“励魔”。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移之于教育,则是“成也励魔,败也励魔”。且让我们重温一遍我国古代历史上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吧——

春秋时期,齐景公属下有三个大功臣。他们傲慢自大,谁都不放在眼里。景公对此十分反感,想要除掉他们。于是晏子就给齐景公出了个计策:赐给他们三个功臣两个鲜桃,要他们比功劳,谁的功劳大谁吃,使他们在争功中自相残杀。三位大功臣果然中计:

公孙接抢着称功:“当年主公在狩猎时遇到两只猛虎,我一一将它们擒杀,才救得主公一命。像我这样的功劳,完全可以独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他一边说一边抓起一个鲜桃,站起身来就要吃。

田开疆接着说:“当年主公被敌军围困,我手持兵器两次打退敌军,救出主公。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独吃一个。”话刚说完,他也站起身来抓了一个鲜桃。

两个鲜桃都被人抓走了,古冶子心里很不服气:“我曾经跟随君王渡过黄河,一只鼋鱼咬住左骖马,把它拖进砥柱山下的漩涡里,我潜入河去,逆流追出百步之远,又顺流追赶了好几里,才擒获鼋鱼并杀死它。当我左手抓住左骖马的尾巴,右手提着鼋鱼的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时,渡口的船夫都说:‘黄河的水神出来了!——像我这样的功劳,怎么就没有资格独吃一个?!”

此时公孙接与田开疆赶忙说:“我们的勇武不如你,功劳也赶不上你。我们毫不谦让地抓起鲜桃,是贪婪的表现。既然我们都错了,如果还不死,那就太不知羞耻了!”说完,他们把两个鲜桃放回原处,拔剑自刎了。

看到此情此景,古冶子说:“你们两位都死了,唯独我还活着,这是不仁爱;用语言羞辱人家而夸耀自己,这是不道义;悔恨自己的行为而不去死,这是没有勇气。你们两位都送回鲜桃,为保持气节而自杀了,难道我会单独享用这两个鲜桃吗?”话毕,他也拔剑自杀了。

—— 如果这三位中有一位稍微谦让,或者愿意与人分享,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

我认为,前面关于两个苹果的教育故事,第一个折射着儒家的教育观,第二个表现了法家的教育观,两种教育观都有局限。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怎样的老师与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学生与孩子,让我们都成为那个对的老师或父母。◆(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江中学)

猜你喜欢
鲜桃功劳大儿子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谁的功劳大
掰断筷子
掰断筷子
我的功劳也不小
万亩鲜桃富一村
桃之夭夭
穿靴子的猫
智斗小红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