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多媒体教学之度

2015-11-03 10:06魏风亭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课件多媒体

一、基础与兴趣兼顾

传统的语文字词教学,教师领读、释义、板演,学生可以看清笔顺,模仿教师手写体字形。虽然枯燥、呆板,不如配上美妙的音乐、巧妙的动画所制作的“课件”那么生动、形象,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课件教学就未必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适用。

当然,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没有电脑投影在屏幕上快捷,但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也会腻烦。所以适当地穿插传统的板书,让学生书写解词、造句等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不能一节课全用屏幕代替黑板,一个字不写,全用多媒体替代。机械的“你真棒”、“呀,再想想”及掌声式评价,比不上教师亲切的鼓励、同学们热情的掌声,师生之间,需要诚恳的情感交流。课堂教学的艺术之魂是教师,而不是多媒体。古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注重启发式情感教学。总之,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准确地把握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度”,融知识与趣味性于一体。

二、多媒体与印刷材料的使用

多媒体替代传统的板书,可以节省时间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密度。这对思维敏捷、基础好的同学是有益而无害的,但对于基础差、反映迟缓学生的课堂学习却也有不利之处。如课堂阅读短文,优差生需要的时间往往有差距,后者就难以随堂接受,可教师随手一点,段位就不再出现,想课后再反复回味也望尘莫及。这就不如传统打印材料适用了。

当然,多媒体形象生动的视听效果,的确能使长课短讲。如学习戏剧、名著课文,若让学生预习课文后再欣赏剪辑的《白毛女》《孔乙己》等,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吃透教材,独立完成课文习题,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阅读训练,应把握一个“度”。学生易懂的不必用多媒体演示;有难度的,那些与学生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有较大差距的文本,在学习时,可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个特定情境,如讲解《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用音像拉近作者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课堂再辅助打印的课外文段训练巩固,效果会更好。所以,是否使用多媒体、有无必要伴以印刷材料,教师应准确把握一个“度”。

三、语文素养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度”

新课标以探究、合作、创新为指导,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育模式,不能完全让老师承包,而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选择和加工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若师生建立起良好的“伙伴”认知关系,学生就会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获取到最有价值的知识,提高能力。

然而,师生共同认知演示,教师亦应把握一个“度”,即放得开,收得拢;不可滥用多媒体信息,即不可游离于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自200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发后,语言文字训练逐步被“语文素养”、“人文感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新名词所取代,而语文学习成了“纯工具性”、“纯技术训练”、“应试教育”的代名词;示范课上《济南的冬天》的冬景连放;《出师表》诸葛亮事迹回顾等图文,让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教师慷慨激昂,学生热泪盈眶,训练量却严重不足,很难说是正宗的语文课。因为毕竟不是看表演,“观赏性”永远不会成为语文课的主要价值取向。利用信息教学,要学生把握住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写作课使用局域网控制台,要遵循以下几点:1、构筑情境要快;2、提供参考文本要精;3、对学生写作点拨要适时而中肯;4、缺点不足个别指导,有代表性优点、创新思路的可在展台公示。

四、资源共享与因材施教

语文课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共享,发挥群体优势协作备课,便于取长补短,在同年级交流,的确能节约大量查阅资料的备课时间,收到齐头并进的效果。然而每个学校、班级、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学习习惯不同,所以课件借用也应当有所取舍创新、改造,使之切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实用为原则,不摆花架子。即借用、改进创新之适“度”。

总之,语文教师,要及时借鉴并汲取国内外教育精华,既不妄自搬用,又不一概扬弃,尤其不能忽视传统教育的优势,走入极端。关键是控制好一个“度”。

魏风亭,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