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女学生媒介报道研究

2015-11-04 07:17申林灵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申报

[摘 要]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前十年(1928—1937年)政权统一,“训政”时期下的社会得到一定发展,西潮对知识分子的洗礼以及本国教育的发展使得女性成为社会舞台的活跃者,《申报》作为当时上海影响力最大的商业报纸也开始对女学生进行大量的报道,但是,在动荡的民国年代,报纸对女学生媒介形象的塑造与当时的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

[关键词]《申报》;女学生;媒介形象

一、研究目的

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建立之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巩固自身的统治,从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近代以来,女子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女学生成为了女性群体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部分,她们在动荡社会中日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更是使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申报》作为当时上海影响力最大的商业报纸也开始对女学生群体出现的诸多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媒介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力是巨大的,透过《申报》1928—1937年间关于女学生的报道能看出近代中国女性崛起的艰难道路。

闻一多先生曾说:“二十世纪是个悲哀与奋兴底世纪。二十世纪是黑暗的世界,但这黑暗是先导黎明的黑暗。二十世纪是死的世界,但这死是预言更生的死。这样便是二十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底中国。”知识分子在中西思潮的冲击下变得矛盾,内心的激烈碰撞日益显示,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才的知识分子们在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时,一方面内心对传统思想的执念仍旧存在并且难以抹去,另一方面,西方先进思潮的传入又促使他们去追随,有时候,新旧中西就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此时的媒体人在面对女学生寻求独立、自由之时,会不会也处于这样一种自我矛盾的状态呢?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来分析《申报》对女学生媒介形象的构建,研究对象为该报所有版面,新闻评论和文学作品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作者以“女学生”为关键词检索申报数据库,数据起始于1928年1月1日,截止到1937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报道122篇。在检索出的报道中,除去广告2篇,重复的5篇,报道内容与女学生无关的29篇(其中包括新闻评论及文学作品),有标题无内容的2篇,评论6篇,得到有效样本78个。

1、研究对象的选取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①《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报纸的开端和标志,被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通过对《申报》十年来对女学生群体的报道研究,可以得出当时女学生媒介形象的一个缩影。

②笔者以“女学生”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发现,目前关于女学生媒介形象的研究相对较少,有者也多以当代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演变为主,对于民国时期女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之媒介形象研究仅见一二,且暂无以《申报》为研究对象来对女学生媒介形象进行探究的。

2、报道内容倾向:

报道内容具有明显褒奖意义的,归类为“正面”;报道内容为反映女学生遭遇不测,诸如自杀、婚姻不幸等的,归类为“反面”;报道内容未呈现明显倾向性的,则归类为“中性”。

三、研究发现

表1 报道内容倾向研究结果

从表一的数据可以看出,女学生在当时《申报》的媒介报道中以负面消息居多,约占总数的86%;正面报道仅2篇,约占总数的2.5%;不带有褒贬倾向的,即中性报道9篇,约占总数的11.5%。

(一)观点一

负面报道中的女学生媒介形象虽以遭遇不测,展现其社会弱势地位为主,但是其中的用语表达已经开始出现支持女学生寻求独立、自由的倾向。

表2 负面报道的内容倾向

通过上表不难发现,负面报道中的题材选择是具有倾向性的,其中,报道女学生自杀事件的新闻占到了总数的42%,位居第一;关于女学生被拐骗、被诱奸等事件的报道占总数的30%,位居第二;女学生发生意外或者死亡的报道竟也占到了总数的10%,以上三个方面是负面报道中篇数最多的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过统计发现,在自杀一类的报道中,有12篇都是关于女学生由于不愿接受传统的包办婚姻而自杀的,这样一来加之逃婚的4篇报道,关于女学生追求婚姻自由的报道实则占了总数的24%,报道率位居第三。

接下来,就以报道率最高的三个方面为例,来探讨女学生在负面报道中的媒介形象。首先是自杀(除去12篇关于反抗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由)的报道,经过统计可以发现,女学生自杀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四种:

①家庭环境的压抑及父母的长期打骂导致女学生对生活失去信心遂走上自杀的路;(共9篇报道)

②女学生自身在学习上力不从心,成绩不尽如人意,致其心灰意冷,进而演变为自杀事件;(共4篇报道)

③国家被日本帝国主义列强入侵,而自己却无法说服家人允许其投入战争,为表一颗赤诚爱国之心,便了结了自己的性命;(共2篇报道)

④日本留学生学费及其他资产都被人骗走,无路可走遂跳河自尽;(共1篇报道)

综上可以初步得出,女学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家庭里的地位仍旧较为低下,但是已经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们已经从心底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了反抗的欲望,她们已经不再是没有思想的传统女性了,虽然她们的反抗都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表达,但至少这些报道可以起到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向男性群体传达了女性自由意识的崛起,间接地向传统的男权社会发出警告;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在告诫那些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女学生们,不要盲目反抗,否则等待她们的也终究会是死亡这条路。

从上述统计中不难发现,当时《申报》的作者及编辑都处于一个自我矛盾的过程,一方面是传统社会长期对女性的压制在他们心中已经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报道来告知受众,女性仍旧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另一方面,他们在对报道中用语的选择又体现出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抵制,对女学生追求自由、独立的支持,现以1928年6月9日《女学生求学不遂图尽》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该篇报道一共使用了3个“固执”来形容该女学生的父亲不让女儿读书的行为,固执一词多用于贬义,表示坚持己见,不肯变通,这样看来,作者是站在女学生一方在指责思想保守的老父亲的。如此矛盾之心理状态,恐怕也正是20世纪初中国的真实写照吧。

根据统计结果来看,负面报道中报道率位居第二的是关于女学生被拐骗、被诱奸的新闻,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遭到他人恶意中伤、诽谤而引起法庭纠纷;(共1篇报道)

②被绑架致失踪;(共8篇报道)

③被抢劫财物;(共3篇报道)

④被强奸玷污,包括一名事后惨遭杀害的女学生;(共8篇报道)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分别以“抢劫”、“失踪”等为关键词检索申报数据库,得到的相关报道仍旧是以上20篇关于女学生的,也就是说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关“抢劫”、“失踪”的报道主体都是以女学生为主的(注意此处是女学生,而非女性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20篇关于女学生遭遇不测的报道当中,有13篇是已经明确记载了被害者向法庭提起诉讼的过程,根据报道内容的记载,当时有且仅有1名强奸案的嫌疑犯被判刑了,也就是说其余12次事件的被害者都是败诉的,尽管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是如此的不可置信,乃至于荒诞啊!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女学生在当时的社会中其实就是弱势群体的代名词,这些关于女学生被害还败诉的报道无疑是对当时知识女性地位的挑战,同时也向广大女学生读者展现了从传统男权社会中独立的艰巨性。

最后是报道率排在第三的关于女学生婚姻不幸的问题了,除了4篇女学生逃婚的报道,还包括以自杀来抗婚的12篇报道,16篇关于婚姻不幸的报道内容十分相似,都是女学生不愿意接受家庭的包办婚姻,为追求西方的自由恋爱而采取的反抗行为,或逃或死都是与传统婚姻的一场斗争,这些报道一方面是告诉社会,知识女性的觉醒或许将会带来一场变革,知识女性的力量不应再被忽视了;另一方面,每篇报道都无一例外的会提到女学生家人的悲痛与懊恼,这或许也是在暗示其他内心在与传统婚姻做抗争的女学生们,不要盲目逃离,不要盲目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恐怕是难以改变如此现状的,而这两方面的蕴意又何尝不是处于这个时代的报刊人心中自我斗争的矛盾体现呢?

但是在关注报刊人内心矛盾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申报》只是一份商业报纸,《申报》售价低廉,“零售每张取钱8文,外埠10文,趸售6文”,大大低于当时售价为每份30文的《上海新报》,如此一来,《申报》的辐射面自然较为广泛,首先是在价格上取胜,拥有了诸多的读者;其次就要从内容上下功夫了,一方面编辑要选取符合读者阅读趣味的题材,虽然是在社会动荡时期,激进的言语并不足为奇,但正如上文所提及的,这个时代的人都存在一种自我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西学可以救中国,而另一方面又难以颠覆自己内心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以他们需要从报纸上来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慰藉,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申报》上关于女学生的报道多为负面的了——女性崛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了即将到来的这种变化,但是在中国延续多年的男权社会显然是难以接受的,所以《申报》想要传达的信息不仅仅是报刊人内心的独白,更是广大读者的一种心理需求,那么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申报》上的女学生媒介形象也仍旧以展现其弱势地位为主;但是作为专业的报刊人,编辑也不可能一味地迎合受众的阅读趣味而掩饰女性觉醒的趋势,所以这才出现了负面报道的双重含义——传统心态的自我安慰,女性觉醒的信号传递。

(二)观点二

正面报道中的女学生媒介形象都是嘉奖女学生的爱国行径,但在数量上相较于另外两方面的报道还是很少的。

表3 正面报道的内容倾向

从上表可以看出,十年间的报道只有2篇是带有明显表扬色彩的:

①1937年1月23日,报道湖南女学生穿着朴素得体,值得广大女学生学习;

②1937年8月13日,报道湖南女学生连夜为前线战士缝制了三百件衣服;

通过对十年间关于女学生报道的分析,可以发现,报纸每一年的报道侧重点都有所不同,里面每一篇报道都是具有选择性的,举例来讲,为什么在1937年1月会出现表扬女学生穿土布裙褂,朴素得体的报道呢?

作者在研究中发现,《申报》在1933—1936年间,仅仅是呼吁女学生抵制日货,保国货的报道就有8篇,另还有3篇是关于教育部规定男女学生服饰问题的报道。表二的报道内容中有一栏为“其他”,共5篇报道,其中有2篇都是批评女学生在穿着方面没有保护国货,例如,1933年4月20日的报道指出:“……她们着了乔其纱,印度绸一样的衣服,肉色的丝袜,高跟的皮鞋,脸上还得涂脂抹粉,走起路来,袅袅娜娜,活得像妓女一般……”;再比如在1934年1月1日的报道中指出:“……至女生服饰,尤多繁华新奇,苟不加以矫正,质朴刚强之风气,决无由养成,而家庭与社会,将俱受其害……这种学生,早已十足的洋化奴化,还配和他们谈爱国谈国货么……”

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在1937年1月23日刊登这篇赞扬湖南女学生着土布裙褂,朴素得体的报道了,实则是从侧面为广大女学生读者树立一个典范,希望能够在女学生群体中引起反响,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抵制日货,保卫国货。这样看来,这篇看似正面报道的新闻主题还是与前几年保持一致,只是在用语以及表达方式上换了一个角度而已。

再来分析1937年8月13日的这篇关于湖南女学生为前线战士缝制衣服的报道,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国破山河在的现状撞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8月13日的这篇报道刊登在该报的第四版面,纵观整个第四版面,上半个版面的报道内容都是以抗战为主题,下半个版面则是一些学校的招生广告了,且该篇报道实则为一条两句话的简讯,即“[长沙]福湘女校师生、亲手缝衣三百件、献给抗敌健儿、(十二日专电)”,由此可见,这篇报道背后的真实意图是鼓励全民参与抗战,并不是像那些关于女学生的负面报道一样,是以女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报道的。

纵观《申报》十年,关于女学生的正面报道也仅有2篇而已,且经过严密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两篇看似正面的报道都是有着更深的含义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说明女学生经过数十年乃至更多时间的抗争之后,已经在社会上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和带动力,所以报纸会选择以女学生为主体来向受众传递更深层次的蕴意了。

(三)观点三

中性报道中的女学生媒介形象多是为女学生的择业、生活提供借鉴的文章,也可以认为是社会大众所希望看到的女学生形象。

表4 中性报道的内容倾向

由表四可知,关于女学生的中性报道,即不带有感情倾向性的报道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①介绍国外女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状况;(共7篇)

②介绍女学生的择偶观及标准;(共2篇)

在7篇介绍国外女学生状况的报道中,有6篇介绍欧洲各国女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状况的报道以及1篇关于日本国内女学生军事化训练的报道,通过数据化的分析,不难发现,在中性报道中侧重对国外女学生的介绍,约占到总数的77%,通过对国外女学生生活、学习、就业状况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的女学生读者提供了一个范式去学习、模仿。

在2篇关于女学生择偶观的报道中,不难发现,女学生的择偶标准已经日渐改变,“……有很多的同学,他们的进大学或是留学,就是为了满足爱人的欲望,或者是以此为将来求爱的手段的……”,这种将高学历以及有知识作为自己的择偶标准,实则与传统社会中的包办婚姻讲究的“门当户对”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女学生自由意识的觉醒,对自我的一种规划,这也恰好与负面报道中16篇关于女学生抗婚或出逃或自杀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在界定上将这9篇报道归类为中性,但是倘若仔细分析其内容,里面的言语透露出来的是对未来女学生的一种期待,是独立、自由、有思想的女性,现以1937年5月1日《日本女学生生活概况》为例进行分析,该篇报道主要介绍了日本女学生的穿着打扮、学习习惯、生活规律等方面的情况,看似只是为国内读者介绍日本女学生的一些情况,但其中不乏诸如“赞美”、“精神抖擞”、“礼貌”等词,并且将其与我国女学生进行了对比,“……她们便毫不害羞的回答着,绝不像我国女学生那样羞答答的……”,这篇报道中就包含了报刊人对我国女学生的期望,或者是他们理想中我国女学生觉醒后的情况吧。

四、结论

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在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及传统的儒学文化并驾齐驱,各领风骚,深刻地影响着国民教育的发展,学制的制定与完善使得中国教育开始向封建教育制度说再见。

传统意义上的女德讲究“顺从以外无道德,井臼以外无事功,针绣以外无教育,筐箧以外无权利,脂粉之外无品行”,女学的兴起无疑是对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男轻女体制的一次重大冲击,尤其是当中国社会经历了“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之后,女子教育更是蓬勃发展。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五四运动”之后,承认不分男女贵贱成为了思想启蒙的一个重要成果,“国民”均有个体尊严与独立人格,女子是民国之“国民”,是“完完全全的人”;至于30年代,更是兴起了“新女性”的时髦称谓,即指那些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的女性群体,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是有很大不同的,而女学生就是“新女性”群体中的中坚力量。

从《申报》对女学生群体媒介形象的塑造来看,媒介在对女学生形象的塑造上是矛盾的,一方面传统道德教育下成长的知识分子骨子里仍旧摆脱不了对女性的歧视,他们难以接受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但是另一方面,西方思潮的涌入使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国内政权的动荡使得他们寄希望于外来的思想文化,近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取向经历了从最初的顽固复古到后来的全盘西化的过程,每一次探索都是知识分子对自我内心信仰的挑战,胡适先生就曾经说过,他自己身上就同时有着“中国的我”和“西洋廿世纪的我”两个立身处事非常不同而且对立的“我”存在,他认为这是一种“过渡时代的现象”,可借此而“观世变”。

如此看来,媒介在对女学生媒介形象进行塑造时是有双重考虑的,一方面是在有选择性的、有意识的向受众传达女学生思想觉醒,追求自由、独立社会地位的讯号;另一方面在选题上也是极为谨慎,没有触犯到顽固派的底线,在表面上仍以展现女学生的弱势地位为主,然而实质已经开始向支持女性独立方向倾斜。

参考文献:

[1]胡适致陶孟和,1918年5月8日,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年,第20册,103页。转自罗志田:《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德邻,《日本女学生生活概况》,《申报》,第22983号

[3]吴曾兰:《女界缘起》,《妇女杂志》,1915,(11):10—12

[4]《女子与共和的关系》,《星期评论》,1919

[5]《湘女学生缝衣三百件献给抗敌健儿》,《申报》,第23085号

[6]小娜女士,《女学生与国货》,《申报》,第21559号(上海版)

[7]天然,《大学生与女学生之服饰》,《申报》,第21812号(上海版)

[8]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之一,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員会通过《训政纲领》,标志着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到来

个人简介:申林灵,1994年4月20日,女,朝鲜族,湖北恩施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申报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关于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