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5年汛期“小水大灾”的反思

2015-11-04 03:34秦延安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水文局水情局地

秦延安

9月4日,雨过天晴,陕西省秦岭北麓小峪河里,洪水的痕迹还未完全消尽,但来此游玩的人已是三五成群,不仅有下河戏水的,还有在河滩上烧烤的。虽然不时有河道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巡查人员过来,要求河道里的游人撤出来,但是巡查人员前脚刚走,游客们后脚就又进入河道,完全将危险置于脑后。对于游人“躲猫猫”的行为,河道管理人员颇为无奈,只能反复劝说、提醒。实际上,此时离8月初小峪河洪灾中8人遇难的惨痛事件才刚一个月,但人们并未真正从中吸取教训。

今年入汛以来,陕西省大范围强降雨过程虽然相对较少,主要江河水势平稳,但是局地暴雨却接连不断,并造成17人死亡、11人失踪,伤亡人数仅次于2013年延安特大暴雨的那次灾害。汛情与灾害严重不符的结果,发人深省。

小水大灾  损失惨重谁之过

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秦岭横贯而过,将全省分成陕南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三大区域。气候的差异、地域的区别,让陕西省的降雨量从南至北递减。一江(汉江)两河(黄河、渭河)是陕西省每年的防汛重点。

雨,对于陕西省来说,既弥足珍贵,又多而不益,稍有不慎便会给当地带来灾害。受厄尔尼诺天气影响,今年入汛以来(5—8月),陕西省降雨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总体偏少,其中陕北和关中东部偏少50%以上,其他地区偏少10%~50%,较大的降雨过程仅有4次,而分散局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却频繁出现,多达1395次,且遍及陕北、关中、陕南各地。其中,长安区大峪站、西乡县两河口站1小时降雨量分别达90.2毫米和83.6毫米,佛坪县栗子坝站24小时降雨量有214毫米。

“局地暴雨呈现出高度分散、雨区范围小、局地强度大等特点。”陕西省水文局有关负责人说。

由于局地暴雨的突发性强,陕西省“头顶太阳、脚下洪水”的现象屡次发生,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麻痹性、致灾性极强。8月3日15时左右,原本艳阳高照的西安市蓝田县突然出现高强度降雨,九间房镇短时间内降雨量达111毫米。高强度降雨使得平日只有一条溪水的铜鹅沟暴发山洪,4位躲在桥下野炊的游客和当地1位放牛的村民躲避不及,被洪水冲走,全部遇难。同时,紧邻的长安区王莽乡小峪河也遭遇山洪,致使正在河岸农家乐用餐的游客被冲进了河道,8人遇难……

为什么汛期陕西省降雨量总体偏少、主要江河水势平稳的情况下,仍有如此惨重的人员伤亡呢?接二连三的洪灾伤亡事件,引起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陕西省防指)的高度重视,并要求相关单位彻查伤亡原因。水文、防汛等多个部门更是多次书写报告,汇报在几次伤亡事件中所负的责任。小水大灾,损失惨重究竟谁之过?

防汛抗洪  岂能完全凭预警

汛前,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预警预报工作,根据气候预测,按照《水文情报预报规范》要求,结合全省防汛抗旱工作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陕西省水文局分两次共下达2026个站报汛任务。其中,安排布置常年水情站447处、汛期水情站1538处、墒情站41处;委托外省和流域机构报汛任务56处。在受洪水威胁的县(市)、水利风景区设置预警预报站100处。同时,编制出台了《陕西省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应急预案》,修编了《省水文局水情信息发布制度》等3项制度,规范水文情报预报工作,为提高全省水文应急测报能力和处置突发性水旱灾害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汛期虽然降雨量偏少,江河水势平稳,但中小河流洪水情势尤为突出。”陕西省水文局水情处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汛期以来,陕西省境内共有42条河流61站出现洪峰162次,其中有9条河流9站出现超警戒洪峰13次,2条河流2站出现超保证洪峰流量。为了切实做好水情预警预报工作,陕西省水文局高度关注天气变化,密切监视雨水情发展,及时发布水情信息,充分发挥防汛哨兵和参谋作用,共制作发布水情预警预报31期,编发水情快报40期、水情简报16期,发送水雨情手机短信3万余条,收转水雨情信息1018.6万余条。成功测报了三华石、子午河、大峪河等中小河流超警戒或超保证洪水流量,其中,汉江支流冷水河三华石站6月28日15时30分洪峰流量为1840立方米每秒(洪水保证流量800立方米每秒),是该站建站以来实测最大洪水流量,重现期相当于50年一遇;喜神坝河江西营站6月28日洪峰流量为425立方米每秒(洪水警戒流量为100立方米每秒),为该站建站以来实测第二大洪水,重现期相当于30年一遇;子午河两河口站6月29日8时30分洪峰流量为4060立方米每秒(洪水保证流量为2000立方米每秒),为该站建站以来实测第二大洪水,重现期相当于20年一遇。调查金水河洪峰流量为1950立方米每秒,重现期超50年一遇。大峪河大峪站8月3日18时50分出现超警戒洪峰流量102立方米每秒,为1952年该站建站以来第二大洪水,重现期超30年一遇。

科学的预警为沿河政府组织防汛抗洪和人员撤离赢得了时间和数据支撑,也使得一些政府部门和基层防汛部门产生了一种依赖思想,防汛抗洪完全依赖气象水文部门的预警预报。可是,一般局地暴雨较为分散,同一地区不同区域降雨情况可能不同,这便会产生监测盲点,加之局地暴雨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一些局地暴雨气象水文部门难以准确监测。例如,蓝田县九间房镇铜鹅沟就是一个监测盲点。因为没有监测站点,无法预警,当地相关部门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洪灾来时手忙脚乱,仓促应战,伤亡不可避免。

麻痹大意  洪涝灾害的元凶

为了弄清今年洪水的致灾原因,陕西省防指组织专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综合分析几次伤亡事件,都有一个共同原因。除自然灾害无力抗拒之外,麻痹大意是致灾的最主要因素。”陕西省防指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提高防汛应对能力,近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江河堤防治理和山洪灾害预警设施、水文监测设施等建设,使得全省主要江河防洪能力大大提高,预警预报精确性显著提高。同时,对危险区域的群众进行了移民搬迁,使群众尽量远离地质灾害区域。防汛抗洪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减少了陕西省每年洪涝灾害的损失,但同时,也使得一些政府部门和基层防汛部门在防汛抗洪工作中产生了一种惰性,并将防洪精力放在大江大河和大面积降雨上,认为只有大范围强降雨才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和人员伤亡。长此以往,这种思想使得一些部门在防汛工作中产生了麻痹和侥幸心理。特别是在防汛最后一公里的基层,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在8月3日的暴雨发生前,陕西省防指就向各级防汛指挥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涉河涉库旅游景区防汛安全管理,全力做好防范工作,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8月4日10时30分,陕西省防指再次向西安、宝鸡、渭南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防汛预警信息,要求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全力确保人员生命安全。陕西省水文局对旅游风景区的暴雨山洪做了提前预警,但以文件传文件的贯彻落实并没有让基层部门切实重视起这场局地暴雨的防范工作。

事后,据陕西省防指调查:一些乡镇、村组的山洪防御责任落实有死角,预警仅满足于放广播、发短信,不能确保到户到人;一些基层的山洪防御预案实用性不强,演练不经常,结合实际不紧密,群众对预案内容熟悉不够;峪口管理不严格,夏季进山休闲纳凉人员多,造成峪内河道人满为患,而且监管不力,大多处于“挂空挡”状态;对山洪危险区的划定不够精确,佛坪县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点就在监测区域内,小峪河村就是因为农家乐建在沟口泄洪的平台上造成了人员伤亡。

相关部门对防汛最后一公里的松懈和片面认识,也间接地传递给群众,让群众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突发性、对局地暴雨洪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防汛避险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较弱,这也是今年陕西省汛期洪灾人员伤亡惨重的一个原因。

在洪水到来时,蓝田县九间房镇4名游客竟然钻到桥洞下进行避雨,长安区王莽乡竟然让游客坐在泄洪平台上吃饭,这种低级的错误怎能有效避险。

狼来了 永远都不是一个传说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洪涝灾害如影随形。从大禹治水起,人类与洪水就在不停地战斗。人不一定要胜天,也不一定能胜天,但在与大自然的博弈中,总是向着和谐共处的方向不断前进。面对防汛抗洪工作,我们只能坚信,“狼来了,永远都不是一个传说”。因为稍有懈怠,“狼”就在不经意间突然而来。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局地突发性高强度降雨的出现概率也将不断增加。

2015年陕西省防汛工作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存在。对此,陕西省防指有关专家表示,应对局地暴雨洪水,应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重点做好大范围强降雨防范工作的同时,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局地短历时暴雨的防范工作。各级水利防汛部门要改变以往只有大范围强降雨才可能导致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片面认识,把防汛形势考虑更严峻一些,把致灾性考虑更严重一些,加强应急值守,即使天气预报没有明显的降雨过程,也要时刻做好突发短历时暴雨防范的各项准备,并要跟踪防范措施落实,做到及时预警、果断撤离,警戒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在切实强化主汛期防汛应急值守的同时,必须突出解决好社区村组防汛预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进一步夯实乡镇、社区、村组等基层的防汛责任,确保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要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防御组织体系,落实村组群测群防责任人,责任人在主汛期必须坚守防汛岗位,确保把预警信息传递责任、组织危险区群众撤离责任具体到户到人,真正解决好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短板问题。

三是在大力提高短历时暴雨预报预警能力的同时,必须解决好涉河涉库区流动人员防汛监管“挂空挡”的问题。气象水文部门要在突发局地短历时暴雨预报的预见期、预报精度上下功夫,第一时间向防汛部门传递预警信息,为基层预警避险赢得足够时间。要按照防汛责任属地化的原则,尽快制定完善游客迁安避险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对外来游客有序发布预警信息,及时组织撤离避险,有效确保人员安全。

四是在大力加强涉河涉水旅游景区管理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对秦岭峪口等人员密集区的综合整治。沿秦岭各县区要针对峪口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由当地政府牵头,增设报汛预警站点和移动通信基站,增加防汛预警手段,及时向峪口内人员发布预警信息;要进一步明确峪口管理责任,对游客集中的峪口,建议成立综合执法队伍进行联合执法,对峪内的违规农家乐、河道内违章建筑、涉河旅游场所进行集中整治,及时消除防汛安全隐患。

五是在着力抓好预报预警和撤离避险的同时,必须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防汛避险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深入宣传,大力提高群众防汛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合力抗洪抢险的浓厚氛围。

“防汛抗洪,是人类与大自然一场没有结局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我们只能睿智应对,只能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只有这样,两者才能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说。

猜你喜欢
水文局水情局地
哈尔滨2020年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
曹新刚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中局地与非局地混合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中的作用和影响
甜水情
2011年辽宁省汛期水情分析
水利部水文局与中科院声学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水文局 守望江河安澜 服务美丽浙江
滇西一次局地典型秋季暴雨诊断分析
山东半岛南部海岸一次局地极端降雨过程分析
千载空灵岸 悠悠湘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