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新常态 打造湖州“三个升级版”

2015-11-05 19:58任启北
浙江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湖州常态城乡

任启北

适应经济新常态 打造湖州“三个升级版”

任启北

要朝着经济转型升级版、城乡一体升级版、生态文明升级版“三个升级版”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征程,相向而行、精准发力,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2015年初,湖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打造“三个升级版”,即经济转型升级版、城乡一体升级版、生态文明升级版。笔者感到,这决不是一个单纯和一时的口号,而是新常态下湖州发展有自信、有定力、有希望的象征,更是需要全市上下只争朝夕、长期奋斗的引领性目标。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朝着“三个升级版”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征程,相向而行、精准发力,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是值得认真思考和实践实干的重大课题。

把握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内涵

思想认识是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自觉适应新常态,一心一意地投身到加快打造“三个升级版”的重大实践中去。一是要深刻认识打造“三个升级版”的重要性。在新常态下,湖州的发展如何顺势而为、顺应民意、扩大优势,湖州市委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快打造“三个升级版”的雄心壮志。这是湖州市委把握新常态做出的新决策,是湖州适应新常态工作的总方向,也是引领湖州新常态发展的总载体。打造“三个升级版”,湖州有优势、有必要、有可能。通过精准发力、精心打造、久久为功,“三个升级版”定能加快形成、螺旋式上升,定能走在前列、造福于民。

二是要深刻认识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关联性。打造“三个升级版”,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经济转型升级是基础,没有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就不可能真正打造城乡一体升级版、生态文明升级版;城乡一体化是根本,没有城乡一体化的提升发展,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生态文明升级版,就会缺乏应有的动力和特色;生态文明示范区是旗帜,没有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升级,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城乡一体升级版就不具有可持续性。打造“三个升级版”相互关联、不可偏废。

三是要深刻认识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实践性。打造“三个升级版”,是新常态下坚定不移地走有湖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是全市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为之艰苦奋斗的目标指引,是全市人民实践、实践、再实践和提高、提高、再提高的过程。打造“三个升级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打造“三个升级版”,需要找准发力点,才能使对劲;需要不断积小胜,才能积大胜;需要持续大比拼,才能居前列。打造“三个升级版”,既要靠政府,更要靠市场;既要有智慧,更要有韧劲;既要抓当前,更要谋长远。

选准打造“三个升级版”的路径

思路决定出路。湖州市委提出了抓好新年度工作的“一二三”核心思路,已为各级各部门提供了工作思路遵循。在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需结合实际、结合职能,重点深化细化两个方面的工作路径:一是要找准启动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发力点。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任务艰巨,工作繁多,使命光荣。启动打造“三个升级版”,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法治湖州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等工作息息相关、紧密交融。需紧紧围绕打造“三个升级版”,梳理出截至2014年底在全省位居前列、处在中游、相对落后的主要指标;查找出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要研究出收官年启动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工作切入点、发力点和破难举措等。

二是要深化研究打造“三个升级版”的路线图。今年是按照“多规融合”的新要求,创新谋划编制“十三五”规划之年。去年以来市、县区有关部门已开展了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并形成了课题成果,为下一步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各级各部门要深化研究,不能仅仅把打造“三个升级版”原则性地编入“十三五”规划,而要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具体奋斗目标、突破的重点难点、实现的基本路径和有效的保障措施等。为此,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巧借外力、广集民智、反复论证。只有这样,才能描绘好全市和各县区打造“三个升级版”的路线图,为持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提供保障。

▲坚持以安吉为样本的全国首个美丽乡村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结合争创国际乡村度假示范区,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达到村村有特色、有“一品”、有文化、有美景

提增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实效

实干出实效。不干、虚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打造“三个升级版”,需要苦干实干、有智慧干,需要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上下功夫、花气力、求突破。一是要在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上求实效。打造市域“经济转型升级版”,需要靠县区经济和众多企业的全面转型升级来支撑。只有更好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的决定作用,紧紧扭住经济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才能使市、县区经济发展更有特色、更有市场、更有前景,达到经济结构优、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目的。为此,首先要打破三次产业和行政区划的界线,着力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提升发展,谋划推进吴兴丝绸之路文化小镇、南浔湖笔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统筹推进滨湖、东部新区、泗安·天子湖、浔练等一体化发展,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版块。其次要围绕市、县区中若干相对优势产业,强化招大引强、招才引智,着力在补产业短板、强产业链条上做文章,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坚定地把相对优势产业做成具有国内、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为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提供必要的支撑。再次要围绕省提出的打造“七大万亿产业”重点,分析利弊、抢抓机遇,及早谋划和招引“高大上”项目,大力推进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注入动力、增添后劲。同时,要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有力有序有效地淘汰落后产能,尽最大努力让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二是要在打造“城乡一体升级版”上求实效。湖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位居中上水平。打造城乡一体升级版,首先要坚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用改革的思维和举措,打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巩固增收基础,转变增收方式,拓展增收领域,特别是要按照“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要求,适时总结推广德清县城乡体制改革试点等经验,有效释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活力。其次要坚持以安吉为样本的全国首个美丽乡村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结合争创国际乡村度假示范区,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达到村村有特色、有“一品”、有文化、有美景。再次要加大力度推进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成为吸引和承载年轻人就业创业特别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阵地。同时,要查漏补缺、固强克弱,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

三是要在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上求实效。今年是全面深入推进《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之年。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持续打好以治水治气为重中之重的攻坚战,采取依法、科技、全民、生物、智慧等一系列举措治水治气,打好“组合拳”,确保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指标稳步上升,并力争位居全省、全国的前列。其次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基层和企业的首创精神,变生态比较优势为发展竞争优势,不断地提高湖州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再次要深入调研、善于发现、善于总结,适时、不断地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为全省、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作贡献。

作者单位: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猜你喜欢
湖州常态城乡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