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浙江外贸竞争新优势

2015-11-05 19:58实习生李泽众
浙江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外贸跨境浙江

实习生 李泽众

培育浙江外贸竞争新优势

实习生 李泽众

图/新华社

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时期,全国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远低于年初7.5%的预期目标,而浙江对外贸易却出现“逆势”增长回升现象。2014年,浙江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551.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2733.544亿美元,同比增长9.9%,高出7.5%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约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1%)3.8个百分点(出口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3%),也高于广东(1.5%)、上海(2.9%)、江苏(4%)、福建(6.6%)、山东(7.9%)。在国际市场持续不景气、国内经济仍处低迷的情况下,浙江出口贸易何以能“逆势”增长回升?

“浙江制造”升级助力外贸结构优化。近年来,浙江产业升级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全省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工程,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投资增幅约为16%,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换。随着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浙江的外贸出口结构也开始发生积极变化。2014年,机电产品出口1125.06亿美元,增长10.8%,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1.2%,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8.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8.67亿美元,增长7.5%。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增速逐步加快,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出口194亿美元,增长10.6%。而传统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出口1075.82亿美元,同比增长7.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8.4%,占全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21.7%。

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浙江对外贸易新增长点。一年来,随着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圈日渐形成,“电商换市”红利不断得到释放。目前,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占全国的20%,仅次于广东。2014年,全省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约3万多个,在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开设各类网店已超过30多万家,辐射17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约63.33亿美元,顺利完成年度出口额倍增的目标。杭州、金华两大跨境电商出口试点累计出口额分别达到2400万美元和1233万美元,其中杭州关区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方式进出境的邮包多达540.4万个,货值3900万美元,出口邮包396.9万个,货值3258.2万美元。杭州、金华已逐渐成为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的先发优势地区。

新丝绸之路布局成为浙江外贸新引擎。陆上新丝绸之路为浙江创造了9254万美元的出口总值,增长了4.5倍。2014年,“义新欧”中亚班列开通,沿途辐射1.3万公里的7个欧亚国家,成为小商品乃至浙江省出口物流体系的重要“拼图”。“义新欧”中欧班列直抵西班牙马德里,为中国制造的小商品直达中亚和欧洲各国搭建了桥梁。另一方面,海上新丝绸之路也毫不逊色,2014年宁波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大关,宁波-舟山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达41881.6万吨,同比增长9%,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同时超越韩国釜山港,成为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口。海上丝绸之路为浙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13.8亿吨。浙江省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进出口191.84亿美元,增长5.8%,其中出口938.2亿美元,增长11.2%,完美地演绎了“新丝绸之路”的神话。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红利释放增效率。2014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相关政策密集落地。为小商品出口量身定制的义乌市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正式实施,对集聚区市场经营户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义乌保税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实现由单一进口运输服务向提供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咨询、金融等现代进口物流服务转变;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试点正式启动,60秒就能实现现场通关……诸多利好政策为其保驾护航,实现了义乌出口增长三成的喜人成绩,让小商品出口进入“2.0”时代。

总体上看,浙江出口贸易的内生增长动能正在孕育,调结构转方式、推动外贸转型的质变将是浙江出口贸易“新常态”的内在属性。展望2015年,“义新欧”将在柏林建立分拨站,舟山江海联运中心将启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高质量加速推进,舟山自贸区、杭州网上自贸区正在积极申报……在如此大好的形势下,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继续保持浙江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还需致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制度改革。民营企业应明晰内部产权,分清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各种资本的融合嫁接,改善资本结构。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引导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从思想观念、激励机制、管理手段入手,做到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培训,加快新生代企业家的成长。从而从多方面入手,推动民营企业构建产权多元化、运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要加大引进海内外高科技人才,鼓励关键技术与先进装备的引进,引导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打造一批创新型的龙头企业,带领高新科技中小型企业成长,提升浙江高新产品国际竞争力。同时,要借力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促进制造业物联化,加快工业生产方式升级。借力“三名”工程(名企、名品、名家)建设,加大出口商品品牌扶持力度,鼓励出口生产企业突出产品差异化经营,突出品牌效应,倾力打造国际名品,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提升外贸效益。

——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要加快在国际贸易中的网络交易建设,通过打造杭州网上自由贸易区、加大义乌中国商品城的网上交易平台,构建行销全球的浙货网络销售体系;进一步优化通关、支付、物流、结汇等服务支撑和政策扶持体系,解决难以快速通关、结汇不规范及退税滞后等瓶颈问题,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到跨境电子商务的蓝海;鼓励有条件企业自建网络销售平台,推进省内主要P2C网络平台向海外拓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合作;在境内境外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仓储中心,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仓储、配送等一条龙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跨境商会”,建立健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监管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为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要加强企业间、行业与政府间、国外与国内间的沟通,联合各企业进行维权行动,利用法律、公关等多种方式化解贸易摩擦。由于对国外法律与市场的不了解,以企业的力量在贸易摩擦应诉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较小且代价极大。最好的办法,是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与预警,能使企业及早预防这种事态发生。必要时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外交支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加以评判;政府应当积极同外国政府交涉,稳定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为企业创建一个有力的贸易环境。同时,为了提高企业自身应对贸易摩擦的意识和能力,还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优秀的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培养在经济、法律和外语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优秀国际商务人才,避免企业遭受不公正对待。

猜你喜欢
外贸跨境浙江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