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县级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实现途径

2015-11-05 15:28张文霞
丝绸之路 2015年2期

张文霞

[摘要]县级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中占主体地位,其数量多、分布广,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同质化严重,发展主题特色不明,服务意识差、功能单一,应通过加强藏品交流、精选陈列内容、丰富精神及物质藏品、提高讲解水平、追求传播手段多元、强化科研意识等途径,有效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

国内外对博物馆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和教育。我国县级博物馆在数量上占主体地位,其主题类型不尽相同,功能呈现多样化。通过对其特色、功能以及实现途径进行分析、概括,有助于同类型博物馆的持续发展。

  • 我国县级博物馆基本现状

(一)我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博物馆”一词,是19世纪中期译入中国内地的,我国第一座博物馆是1868年由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在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内创立的徐家汇博物院。1905年,民族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第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13年,博物馆数量达到4165座。据不完全统计,其不同年代的发展情况如下表:

据《国家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末,全国博物馆数量将要达到4500座左右,到2020年实现博物馆数量增长翻一番(6000座)的目标;2015年实现每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拥有1座以上功能健全的博物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县级博物馆实现现代化;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县级博物馆现代化。

郭小凌认为,要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码需要有4.3万多座博物馆,以美国平均17964人有一座博物馆的标准,按我国13亿人口计算,中国欲达到建成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博物馆的数量需有72366座。①因此,我国博物馆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下一个五年,我国将推动博物馆发展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新建改扩建一批地市级和文物大县博物馆,立足行业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倡导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生态、工业、遗产等专题性博物馆的发展。

(二)我国县级博物馆基本现状

县级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中最基层的单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早在2004年,全国有1548所博物馆,其中地市级479家,占31%,县市级966家,占62%。近年来,发展速度更为迅速,在数量和比例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县级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较快,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也相应较高,积极投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博物馆数量多;而中西部地区,数量较少,特别是一些老少边地区,有的县甚至没有一个博物馆。

我国的县级博物馆门类多种多样,包括综合类、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类、科技类、民俗类、产业类等。但大多数属于综合性博物馆,主要以历史文物的收藏、陈列展示见长,古今百科融合,其中不乏一些极具地方特色与收藏品研究的专门性博物馆。

我国县级博物馆具有地域文化浓厚、传统特色突出、观众覆盖面广等特点在保护古老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优势明显。

(三)我国县级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其一,普遍存在着只重建设不重后期保护及运营管理,设施落后、资金短缺,正常的研究和陈展无法开展等问题。如靖远县博物馆大楼199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1年楼顶渗水,常常是天下大雨,室内下小雨,当时单位备有水盆和水桶,下雨时,摆放于展柜上和地面接水。后县文化局多方争取经费维修屋面两次,渗水得到缓解,但未彻底根除。

其二,大多县级博物馆存在着发展主题模糊和角色定位不准的现象,没有明确宗旨和收藏边界。对本地的历史文化挖掘不深、对群众及社会的需求不清、对服务内容与任务不明,主题特色不明显、职能模糊。

其三,同质化现象严重,馆藏品千篇一律、规模小,类型单一、藏品雷同、量少质差、文物资料短缺;存在藏品分散、不成体系、管理分散、资金分散、成本增加、投入不见成效、社会效益差等问题。

其四,文物保存与养护的意识差,保存文物的手段陈旧原始,使本来稀少的文物得不到很好保存,出现壁画掉粉、画卷粘连等文物损坏现象。靖远县博物馆没有保存旧字画专柜,仅将陶、瓷、书画等分类装于密集柜中,由于保管不善,导致画卷发脆受潮、糟朽开裂,使旧字画没有得到很好保护。

其五,陈列设施落后,陈列方式大多以静态单一的陈列展示方法为主,停留在照片和实物展,缺乏现代声光电技术及创意和动感,难以激发观众兴趣。

其六,博物馆与公众现代日常生活的关联性不强,观众参与性项目少,难以唤起群众的广泛的关注;不能提供更多富有创造性的启迪,难以引起公众深入探究的兴趣。

其七,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专门做展览、研究、社会服务的专业基础人才极其短缺。现有人才分散,没有形成稳定、可持续的人才梯队。②靖远县博物馆现有职工11人,有4人是函授和自学文博专业,其余仅为在岗培训,这些人身兼多职,既要肩负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和教育等工作,又要承担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点的保护和管理,业务量大面广,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博物馆的专业基础工作不能深入地开展,大大制约了博物馆的发展。

二、我国县级博物馆功能分析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做定义如下:“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③1979年,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通过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论述,对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已做出了明确界定,即博物馆具有收集保护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我国学者孟庆金在《现代博物馆功能演变》的研究中,对国内外博物馆的功能进行了文献综述,综合国内外对物馆功能的研究结果,认为“收藏、研究、展览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功能。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逐渐形成了整理、制作、保存、修复、复制、发现、学习、探索、解释、传播、宣传、审美、休闲、娱乐、旅游等多个延伸功能”。博物馆还间接地产生了外缘功能,即博物馆的经济功能。博物馆不仅仅是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且成为传播区域文化和发展特色的窗口、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休闲娱乐的场所。梁玮认为,博物馆除原有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基本功能,还应发挥地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振兴等功能。④

客观地讲,县级博物馆的功能,不应有大而全、面面俱到的要求,科学的观点是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个特殊的阶段,其所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否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与广泛参与,是否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是否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播,是否带动了一方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

县级博物馆要根据所处的地域环境、自身的藏品特色、人才资源优势等,在功能上有所侧重。如通过对本地历史轶事、文化名人的挖掘整理,风土民情、民俗活动的复原排演,真实场景创设、互动式展览的开发等,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地区特色优势,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靖远县博物馆藏品主要以新石器时代陶质器类数量最多,各时代铜器也较多,而铜器又以青铜造像最具特色。因此,2011年,靖远县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时,筹备基本陈列,把“靖远历史文物展”确定为主题展览,把“靖远铜造像陈列展”作为辅展,很好地突出了靖远本地藏品特色。

三、县级博物馆功能实现途径

(一)加强藏品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要树立“大博物”意识,强化博物馆的组织策划及运作能力,在充分掌握本馆藏品的基础上,加强与大型博物馆以及各级兄弟馆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发展会员等形式,经常性地与民间收藏团体、机构及个人开展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弥补自身藏品之不足。

(二)精选陈列内容,以主题、专题见长

紧贴本地实际,分析群众需求,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大节日(如抗日战争纪念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本地重大经济文化活动(如改革开放30年等),精心组织举办一些内容相对完整的小主题、小专题类型的临时性陈列展,古今结合,老少皆宜,拓展博物馆的文化普及与人文思想传播教育的功能。

(三)精神物质互补,藏品相得益彰

重视具地方特色精神藏品的收藏与展示、用精神藏品来弥补物质藏品之不足。精神藏品即那些具有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民风、民情、民俗、祭祀活动、民族节日庆典、宗教礼仪等。如由博物馆主办的赛歌会、祭孔乐舞、届会、祭祀表演等。

县级博物馆大多受地域、文物藏品、人力、财力等因素制约,不具有大型博物馆那样收藏众多的文物精品、举办多种表现手段的陈列展览、拥有雄厚的研究力量等多方面的优势。而挖掘精神藏品是县级博物馆自主发展、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创新思路。⑤

(四)提高讲解水平,重视教育功能

重视讲解员业务素质能力的提高,培养专家型讲解员,要求他们在把握藏品陈列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群众采取有针对性的讲解;多采取互动式、启发式、渐进提问式的讲解形式,将知识通过故事的形式,传播给观众;为少年儿童举办一些喜闻乐见的展览,开发一些少儿动手参与的项目,启发少儿观察与思考、增强情感体验、寓教于乐;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博物馆教育示范点建设,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与各级学校广泛开展联系,通过设立美育课堂、设立心理咨询站、开设古典诗词欣赏屋、开设科普乐园、开设礼仪讲堂、开设读书园地、科技模型和小标本制作等形式,发挥博物馆的现代教育功能,并为以后积累历史资料与教育素材。

(五)传播手段多样,展览立体多元

探索多种展览形式与手段,以雕塑、模型、沙盘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灯光、音响、影视等声光电结合的现代化高科技手法,与实物展品相互补充,虚实结合、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全面细致地反映本地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⑥采用复原式、互动式、角色扮演式展览,使观众对文物和历史有身临其境的直接感受。在陈列中增加一些可触摸、直接操作的展品,有助于观众通过感官来理解展品,并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展览,增强群众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亲近以及荣誉感。以地方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传奇性、故事性为原则,组织开展系列性的文化旅游、娱乐及休闲活动,陶冶情操。

另外,运用信息、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通过创建数字博物馆、局域网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扩大博物馆文化的传播途径,吸引更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

(六)强化科研意识,谋求活水之源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科研是博物馆的立馆之基、兴馆之本、强馆之源;科研和展览是推动博物馆发展的“两翼”。因此,县级博物馆应该强化研究意识,积极组织知名学者、地方专家、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建立地方文化史研究团队,广泛开展合作研究,通过编辑出版《地方文物志》、《地方名人名胜录》、《地方历史人物传略》、《地方文物图片集》等历史史料,搜集整理、补充完善、排演本地民俗祭祀文化活动等,不断补充博物馆藏品的内容,不断丰富博物馆文化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深度与广度。

为了实现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靖远县博物馆与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合作,征集近现代革命文物,举办“近现代文物陈列展”,为博物馆基本陈列作辅垫,使陈展内容丰富且空间相对扩大。为发挥博物馆的现代教育功能,靖远县博物馆编印《博物馆里的奥秘》、《看!靖远县博物馆》、《我与汉字》等儿童科普读物,启发儿童欣赏、观察和想象能力。为了更深入细致地了解藏品,自2000年以来,靖远县博物馆组织县志办、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和省内各大院校知名学者编辑出版了《靖远县文物志》、《靖远县历史人物传略》、《靖远县文物分布图》,藏品的研究工作贯穿于博物馆陈展工作的始终,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观众可以读懂的历史信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参观需求。

[注释]

①郭小凌,薄海昆:《咏叹伟大首都弘扬中外文明——首都博物馆礼赞》,《中国博物馆》,2009年第1期。

②⑥成建正:《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5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郭伟:《发挥博物馆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作用》,《现代交际》,2011年第8期。

④梁玮:《浅谈博物馆功能的拓展与提升》,《丝绸之路》,2014年第10期。

⑤李南书,张道远:《论改革中县级博物馆功能的拓展》,《中国博物馆》,1994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孟庆金.现代博物馆功能演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2] 陈小牛.了解博物馆的发展认识博物馆的功能[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

[3] 魏建梅.浅论必须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J].神州,2014,(9).

[4] 廖翊.一级博物馆评估:上海博物馆等居前[N].新华每日电讯,2013-05-19(1).

[5] 罗赤,李海涛,张娟等.博物馆建设现状与趋势[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6cb42aa7f524ccbff12184a8.html201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