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达成,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5-11-06 08:52周密
世界知识 2015年20期
关键词:国际经贸经贸成员国

周密

2015年中国国庆长假期间,美国与其他11个伙伴国的谈判代表们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这场开始于2010年3月、多达近50轮各层级的马拉松式谈判,以“21世纪高标准经贸协定”为标签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再次引起全球对未来经贸秩序的热烈讨论。尽管从承诺变为正式协定仍需突破公众评论和各国立法审查的重重阻碍,还有2016年美国大选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尽管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尚未参与其中,但协议对中国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既有正面的影响,也不乏负面的冲击。

有利方面首先表现在协定的示范、激发和引导作用上,全球整体开放水平和协议规则可能受到TPP的提升或推动,协议的外溢效应显著。各方均为世贸组织(WTO)成员,TPP协议签署并不意味着各方会违反其在WTO中的承诺。因此,在不对其他WTO成员构成责任免除的前提下,TPP主要是实现了12个成员国之间在WTO协议开放水平上的提高和领域上的拓展,无疑会给现行的多边经贸体制带来新的理念和有益的补充,有利于促进多哈回合各领域谈判进程的加速。TPP对当前和未来国际经贸领域新情况和新特点的回应,弥补了有着20年历史的WTO协议中的空白,更符合当前国际经贸环境的特点,对国际经贸活动的支持更加有效。而且,TPP协议中的一些内容可能成为其他国家开展双边或区域经贸规则谈判时的参考或借鉴。作为多边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和推动多边领域的开放和发展,也乐见多边协定顺应历史潮流向前发展。

TPP覆盖的成员国经济总量占全球近40%,其要素流动壁垒的减少和经济整合水平的提升,将释放巨大经济活力,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复苏。居民购买力的增强有利于巩固已有市场并创造新的需求,有利于缓解当前全球市场需求不足的困境,有利于为中国商品的出口提供更大支撑。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快速发展,企业积极赴包括美、澳在内的TPP成员国投资,有利于直接受益于TPP协议带来的市场要素流动成本降低和生产服务要素优化配置的支撑,也可以更方便进入成员国中原本较为封闭的市场,获得更快速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TPP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没有加入TPP第一期谈判,如果后期谋求加入,自然只能与入世一样,成为规则的接受者。按照TPP的规则,协议生效后的加入者必须完全接受现有成员已达成的各项协议,需要按照协议规定向其他成员国家让渡部分经济主权。TPP中有关国有企业、环保、劳工和电子商务等的条款都是国际经贸协定中的创新,中国要满足上述各类要求,除了需要全面调整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规定外,还可能因此对经济运行模式、竞争格局乃至消费者利益造成直接冲击。尽管其中相当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都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方向一致,但对具体的方式、步骤和进度缺乏控制力可能会带来不小冲击。除此以外,TPP在货物贸易上取消关税、基于负面清单方式承诺对服务业开放的促进、延长药品类知识产权保护年限等方面的规定,扩大了各成员现有国际承诺的义务,也会对相关行业领域产生不小冲击。

贸易和投资转移效果也不容忽视。TPP成员国分布广泛,有能源、原材料方面较强的国家,也有具备生产制造优势的国家,或是主要的技术研发中心或消费市场。TPP生效后,区内国家间的贸易成本更低,中国与一些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很可能转移成为TPP成员国间的贸易。TPP协议对投资活动及其相关领域的保护更为细致、全面,投资周期较长的外资因此可能得以更好的保护。受此影响,部分外资有可能从中国流出,这不仅对我们短期内的利用外资形成影响,还有可能使得部分产业因流出过快而出现产业空洞化,并对其配套的其他产业造成负面影响。

经贸协定对国际经济活动的作用越来越大,除了加速推进自贸区建设外,中国正在加快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做好准备。但此类协定主要参考的是传统的经贸协定,涉及所谓“21世纪议题”较少。值得注意的是,从中韩自贸区和中澳自贸区看出,中国已经在双边领域开始探讨此类较新的议题,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则表达了中国愿意使用负面清单模式管理外资准入。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是否加入TPP,并不会如此简单地决定中国经济的前景。但是,对协定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尤其针对中国需要改进、调整的行业领域管辖做好影响评估和充分应对,仍是十分必要的。

猜你喜欢
国际经贸经贸成员国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论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沟通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条件
经贸促进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