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2015-11-07 05:44刘同丽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葡聚糖聚糖真菌

刘同丽

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刘同丽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于早期诊断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86例IF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测定血浆BG及血清GM水平,比较单BG试验、单GM试验、BG试验与GM试验联合检测检测的准确性,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单BG试验阳性77例,阳性率89.5%,单GM试验阳性81例,阳性率94.1%,二者联合检测阳性85例,阳性率98.8%,前两者与后者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GM联合血浆BG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GM检测或单纯BG检测的阳性率,有助于IFI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

血浆(1,3)-β-D葡聚糖;血清半乳甘露聚糖;侵袭性真菌感染

由于重症患者自身抵抗力降低、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原发性疾病等的原因[1],导致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据相关统计[2],ICU病房患者IFI的发生率高达50%左右。正因如此,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备受社会各界关注[3]。为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于早期诊断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意义,现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86例IF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86例IFI患者的临床资料,体温38℃持续48h以上,经抗生素治疗无效,镜下检出真菌孢子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肺部感染59例、泌尿系统感染17例、神经系统感染10例;86例患者中女45例,男41例;年龄年龄38-67岁,平均(53.9±12.5)岁;针对本次统计调查,均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知情并支持此次统计始终。

1.2 方法 血浆(1,3)-β-D葡聚糖(BG)测定:取待测血浆0.2ml直接加入酶反应主剂中,BG测定试剂盒选择北京金山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真菌(1,3)-β-D 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批号:GKT138),溶解后微量加样器转移至标准玻璃反应管中,插入MB-80型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后仪器将自动计算出血浆BG含量,以BG>10pg/ml为阳性标准[4]。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测定:采用酶联免疫竞争法(ELISA),严格按照试剂盒(天津贻诺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120601)说明书进行操作,经过温育、洗涤后加入酶标抗体,再次温育、洗涤,加入TMB底物产生显色反应,选择MK3酶标仪(上海赛默飞世尔仪器)在450nm/630nm波长下比色得出吸光度,计算I值,I值<1.0为阳性标准[5]。

BG、GM联合检测:按照上述两项检测结果,有一项为阳性者即为联合检测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观察记录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单BG试验阳性77例,阳性率89.5%,单GM试验阳性81例,阳性率94.1%,二者联合检测阳性85例,阳性率98.8%,前两者与后者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项目阳性率对比统计

3 讨论

(1,3)-B-D葡聚糖是组成大部分真菌细胞壁的特异性成分,含量高,占真菌细胞壁干重的50%以上[6],真菌感染机体后(1,3)-B-D葡聚糖会释放入血;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是曲霉菌多糖细胞壁的特异性成分,在侵袭性感染中也释放入血;现阶段对真菌细胞壁成分(1,3)-B-D 葡聚糖(BG)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的检测[7]已成为目前国内外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运用广泛的首选方法。

从本次统计的结果分析,采用GM联合BG试验的检测手段诊断重症患者IFI诊断准确率(98.8%)明显优于单纯GM检测(94.1%)或单纯BG检测(89.5%),有利于IFI的早期诊断,临床意义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血清GM联合血浆BG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GM检测或单纯BG检测的阳性率,有助于IFI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8]。

[1]曾淑英.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GM和BG抗原检测的价值[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43-46.

[2]余进,李若瑜,高露娟.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6):371-374.

[3]刘春玉.侵袭性真菌感染非培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06(1):57-60.

[4]华丽.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意义 [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1):31-34.

[5]王晶,景红梅,王继军,等.血浆(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急性放射病侵袭性真菌感染防治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0,30(5):527-530.

[6]张涛,高坤.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328-1330.

[7]赵秋剑.危重症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及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意义分析 [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3):61-62.

[8]何成禄.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2):54-56.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R379

B

猜你喜欢
葡聚糖聚糖真菌
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
β-1,3葡聚糖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α-葡聚糖酶在甜菜制糖中的试验研究
α-葡聚糖酶在制糖工业中的应用
真菌造房子
枯草芽孢杆菌(Bucillus subtilis)所产β-葡聚糖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