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

2015-11-09 09:56石中叶
科技视界 2015年31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意识

石中叶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213164)

对于贫困生资助工作,一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各高校不断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全方位的资助模式,保障了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的现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大不和谐音符。经济资助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资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增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生健全人格,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应当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给自己的恩惠由衷的认可并且真诚回报的一种行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使感恩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行为习惯,成为一种潜意识。感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康的心态,报答社会的良性循环。

2 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当前,高校少数贫困生对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缺乏感恩之情。虽然受到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涌现出一批批自强之星,但在部分贫困生中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不懂得感恩父母;嫌资助金额太少,埋怨学校,埋怨老师;因资助名额有限而“争当”特困生;获得资助后,不注意节俭,挥霍浪费;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更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等。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只想通过家长、学校和政府解决自己的困难,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甚至有的学生连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都难以做到,甚至面对资助过自己的人处在困境时也漠不关心。

3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因素的影响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功利主义也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中,片面追求利益的同时,使人们的道德出现滑坡。社会和学校的资助过于注重经济的资助,忽略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同时由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服从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多地人们关注自身发展,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维判断。

3.2 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侧重在经济资助方面,资助政策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往往流于形式,无法考核与衡量,学生在获得资助时,不能有效地承担一定的义务,出现了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相分离的问题,这使得一些学生虽然得到了物质上的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折,感到是在接受施舍,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有的贫困生则养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理当获得资助”的依赖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困难学生的自强、自立的精神,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感恩祖国、回报社会的意识。

3.3 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80末、90后大学在校生居于主体地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三观教育,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父母的无私奉献成为了单边行动,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育。另外由于有些家长自身素质的欠缺,没有以身作则,不孝敬长辈、不文明行为,孩子耳濡目染,直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作用。

3.4 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上的信息由于发布主体知识、情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使网络信息带有浓厚的个体化色彩,特别是一些偏激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使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受到冲击,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价值取向完全围绕个人利益进行选择。在申请助学金、奖学金等问题上表现出自私自利的倾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与奋发向上、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等崇高思想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强烈的冲突。同时,网络自我约束力的降低,往往会导致网络道德失范,导致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且相互影响,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勇于负责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生态度。

4 加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4.1 加强感恩意识的宣传教育

感恩教育可以通过舆论宣传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及时有效地传播、传递贫困学生感恩的相关内容与信息,以激励贫困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舆论宣传载体包括校园广播、校报、校内宣传栏和校园网等。

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写感恩家书”等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4.2 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

改革创新原来国家的助学机制,包括其中的奖、勤、补、贷、减、免等方式,改革原有的现金资助的方式。如勤工助学对培养贫困生的责任心有着独特的作用,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既能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问题,又可实现其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安排勤工俭学或发放困难补助时,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坚定他们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除此之外,家庭、学校和社会均可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人穷志不穷”方面的教育,以培养贫困大学生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和崇高的理想。

4.3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提高感恩教育成效

学校可以利用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为契机,开展感谢父母、老师、社会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以情育人,使贫困生得到感恩教育。鼓励贫困生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他们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基层,帮助困难群众,到街道企业做义务服务,学生在帮助别人,锻炼自我的同时也回报了社会。在全社会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感恩作为全社会所推崇的美德、善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观念,不能只重子女的智商教育,忽视其情商培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以身作则实施现身式的感恩教育,自身要严格要求,做到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谅互让。

5 结束语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国家、高校、社会和贫困生自身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强大合力,确保每一位贫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在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通过感恩教育,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健全的大学生人格。

[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3]谢丽芳,胡光明.高校“感恩”的缺失与重拾[J].科技资讯,2008(33).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