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管理问题综述

2015-11-12 01:15廉春颖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贷款人信用社

廉春颖

Point

很多的贷款损失都是因为了解信息的不足与错误的判断,由于信贷工作人员所了解的信息不足,对贷款风险程度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造成风险低的贷款人员贷不到资金或贷款利息高而退缩;若贷款人提供假资料、假诚信度及实际偿还资金能力,而信贷工作人员又对其发放了贷款,那么风险就会无限的加大。

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是以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能力来确定贷款风险的。依据的标准可分为:偿还情况;财务状况, 包括盈利、营运、偿还等能力、尤其是现金流动趋势;贷款目的;风险;信用情况等。根据这些分类, 可以综合贷款人最后偿还贷款的能力和遭受损失的程度,将贷款的质量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一、意义

(一)本质要求

第一,不论是什么贷款它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造成风险因素的不同,其遭受损失的程度也就不同,风险是跟随着贷款的产生而存在的,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第二,贷款的存在没有一定的形式,它是无处不在的,因此不具有市场地位,不能按照市场的价值定位,没有真正的价值所在;第三,贷款人在贷款时并不了解借款方的任何信息,通过对贷款风险的分类,则可以让借款方更加了解贷款人的信息,以便于今后能够及时的收取贷款方偿还的资金。

(二)业务发展

农村信用社若想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很好的发展与进步,就要合理、稳定的经营,适当的加快发展的脚步。合理、稳定的经营不仅能处理好已经存在的贷款风险,还能够及时的避免和明确即将面临的贷款风险。通过对贷款风险的分类分析,不仅能准确的认识和防范贷款存在的内在风险,还能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管理,提高贷款的管理水平,促进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合理、稳定的快速发展。

(三)监督

对信贷资金的监督检查,不仅要提高监督要求,还要提高监督力度,实行有效的部门监督制度,利用非现场的监督模式,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资金及偿还情况进行不定时或定时的监督调查。还可以利用现场的检查方法,单独的对信贷资金贷款及偿还的质量做出精确、真实性的评价。对于监督的要求要按照国家的金融行业贷款的标准分类进行,明确信贷风险的因素,提高信贷风险匪类的管理水平。

二、产生风险因素

(一)信贷人员素质不高

以人为本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核心,只有好好利用人才才是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效益以及抵抗风险能力的肯定。很多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对信贷情况进行培训,对相关的信贷法律制度不明确、不熟悉,没有掌握信贷的实际经济、财务及风险管理的理论,甚至有的信贷工作人员并不了解企业的阅读报表,不能够正确的处理和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

(二)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工作怠慢没有完善的、统一的管理制度,其管理方式单一、落后,并不能适应现代化信贷业务的发展需求。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业务中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其中由个人承担不相容的职位是最常见的现象,指端管理的不足,形成了很多人都没有按照规定制度执行工作任务,很多的制度只是口头形式,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因此,贷款业务出现了很多的违规现象,甚至有的信贷工作人员借助手里的权利对贷款人进行人情贷款、冒名贷款、大量发放资金贷款。

(三)信息不足

很多的贷款人员与信贷之间存在着互相不了解的情况,其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是为三农、中小企业以及个体经营户而存在的。三农的贷款人多,范围广,需要了解的信息多,因此,信贷工作人员很难掌握到贷款人的详细资料;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范围小,但人员的素质低,存在着很多的假财务报表,没有明确企业的可持续发挥理念,因此信贷工作人员不能够全方位的了解贷款人的整体财务、收入以及信用情况。

三、风险分类管理问题

(一)分类不统一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的在制度不明确,其风险管理的标准不统一,信贷管理工作是由县联社进行管理的,没有指定标准、统一的分类。贷款质量所分为的五类级别是一项较复杂的任务,会涉及到数值的计算与判断,仅仅依赖信贷工作人员手工计算和自身判断,不仅易出错,而且工作效率低,所以信贷的管理应有一定的技术支持。若利用计算机将财务信息输入到网络中,那么信息就会自动计算、检验、汇总与整体分析,不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农户贷款分类

农村信用社主要是针对农户而设立的贷款项目,坚持小资金、易流动、较分散的原则,涉及到更多的农户以及个体经营者,由于所涉及的人群并没有财务报表,而且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方案不明确,没有稳定的发展基础,因此很多的信贷人员并不能正确的对农户贷款情况进行分离,以及很难控制贷款风险的程度。

(三)工作分类不明确

降低贷款的不良现象是银行监管的主要工作,很多的农村信用联社也将贷款的不良情况落实到各基层的信用社,将降低贷款的不良现象作为评判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但最底层的农村信用社也清楚的了解到,实行贷款质量的分类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贷款不良情况,但很多的信贷人员并不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只是认为做好眼前的工作就好,根本没有考虑到以后的贷款风险程度。

结语

很多的农村信用社对贷款人员的个人信息了解不足、较模糊,没有规范、健全的贷款档案资料,造成很多的资金追不回来,损失了大量资产,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信贷风险意识薄弱,加大信贷风险程度,严重约束了农村信用社的合理、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贷款人信用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双边密封竞标下的动态P2P网络借贷拍卖机制
随机需求条件下的P2P网络借贷拍卖机制
银行信用担保贷款风险及有效控制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