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之处觅有声

2015-11-12 18:43赵刚
摄影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照相机画幅摄影

自176年前摄影术诞生之日起,人就是照相机面对的主要对象之一。

要表现人以及人的活动,既可以直接将镜头对准人,也可以仅仅记录下“无人”的画面,从这些无人的画面中去观察人的痕迹,去阅读人的故事,正所谓“无声之处觅有声”。这种摄影方法与直白地表现人相比,有时候显得更为隽永,韵味悠长。正因为如此,我们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摄影师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即利用“无人”的画面来表现人和人的活动。

不能忽略的摄影潮流

人始终是当代摄影关注的焦点。用“无人”的画面来展现人,是当代摄影中常见的手段。于是,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并采用大型作品展览的方式,来展现“无人”的画面,成为一股不能忽略的摄影潮流。

例如,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列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长期使用大画幅照相机拍摄,他的展览作品几乎没有小于2米的。2011年11月8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4338500美元的《莱茵河,2号》(Rhein II),照片的长度达到3.46米。

出现这样一股“大”潮的原因何在?

首先,1970年代以后的欧美国家,摄影作品被公认为“艺术”,摄影展览登堂入室,进入了各种高大上的艺术殿堂。由于传统的艺术馆、博物馆、画廊长期与体量巨大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媒介打交道,自然而然地影响到摄影作品的最终展示方式,形成了对大尺寸展览照片的青睐。一批经过正统艺术院校教育的摄影家,很快适应了艺术场所的这一“习惯”,形成了大制作、大展览的格局。

同时,这些传统艺术殿堂对影像质量要求很高。为了保证最后展览的照片在清晰度、色彩、层次等方面出类拔萃,摄影家往往会选择4x5英寸画幅,甚至8x10英寸画幅的大型照相机作为创作工具。

其次,“大画幅照相机+大型作品展示”的摄影方式,便于给观众造成“身临其境”的效果,有利于作品思想的传递。

大画幅照相机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高质量的镜头和大尺寸的底片,带来了极高的影像清晰度、极为丰富的细节、极细微的颗粒、质感传神的色彩和层次;大画幅照相机还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透视和景深,使之符合人眼的视觉感受。这样,在展览现场使用动辄几米的巨大照片,将大画幅照相机记录下来的大量有效信息强化,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站在真实的现场环境观看,信息和观点的传递自然水到渠成。

在国内,这种“大画幅照相机拍摄+大展览”的摄影方式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展出作品的6位摄影师(赵刚、金立旺、林云龙、杨晓轩、朱丹阳、陈荣辉)均出身媒体的摄影记者。今年5月,他们组成了“大画幅摄影研究会”(简称“大摄会”),大画幅照相机成为他们关注中国摄影社会发展变化的利器。

空镜头提供想象空间

《中国影像》系列是赵刚近十年来使用大画幅照相机拍摄的部分作品。

2012年赵刚在浙江杭州京杭大运河三堡船闸附近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庙宇,保证殿内细节清晰可辨,而大画幅在空间透视处理上的便利,使房屋的垂直线条和塑像的透视显得很自然;在进行大倍率放大之后,观众仿佛面对的是真实的场景,而不是隔着一张照片在观看现实。

大画幅照相机和广角镜头的组合,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大量有价值的细节。面对这样信息丰富、细节清晰的大尺寸照片,观众的观看方式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瞥而过”,而是“扫描式阅读”。在观众细细地“读”照片时,摄影师试图表达的观点很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和接纳。

《边缘》系列是金立旺近两年来正在拍摄的项目,聚焦城市扩张的边缘和一些过渡风景。其中,《休闲长廊》拍摄了北京紧邻发电厂的一家郊区公园的休闲长廊。初看画面,似一张似曾相识的普通风景照片,柔和的光线,漂亮的倒影,和谐而又美好。仔细观察,同样作为人造物体,河面上的木结构长廊与背后的巨型烟囱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反差,通过这种矛盾的并置,视觉张力由此展开,人们对于工业和休闲之间的复杂态度得以凸显,此时画面中有人没人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无声之处见到生活痕迹

《中国影像》系列的另一幅照片《拆迁的村落》表现的是一个拆迁中的村落,前景是一大片停满了待售汽车的空地,只有那个六边形石质井栏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村子。画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人,但是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现在进出这片停车场的汽车4S店员工,还有以前在这里生活的村民、四处奔跑觅食的老母鸡、在井栏边摇着尾巴的小黄狗,等等。而照片中的围墙外,就是新建的高铁、工地的土堆、四处蔓延的电线,以及刚刚被推倒的农民别墅,那墙体的裂缝、破碎的瓷砖历历在目,还有拱在房子一角的挖掘机。除了整个画面中传递的巨大信息量之外,大画幅的细腻、质感生发出的审美愉悦与废弃、摧毁,交织出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冲突。

《边缘》系列的《工业新区》拍摄的是北京南六环一个正在建设的工业园区。随着园区的推进,又一个村落消失。拆掉房子的地基上已经长出杂草,并覆盖防尘的绿色塑料膜,一座古旧的亭子后面是四棵光秃秃的树,远处的脚手架已经搭建完毕,可以预想未来一幢幢新建筑将拔地而起。整个画面展示了中国典型的过渡场景,极具象征意味。当画面放大到2米左右,树上的鸟巢、地上的杂草等细节将突出,空间即视感将尤为强烈,虽然没有人在画面中出现,但画面牵连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撩动着长亭外古道边的乡愁和离绪,这些都是或将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都显示着人们生活的痕迹。

在当代摄影中,“观众参与解读”已经成为影像诠释与传播中重要的一环。摄影师往往不像从前那样站到前台,直截了当地向观众表述自己的观点,而是退后一步,在影像中设置各种“思考的入口”,来引导观众阅读照片。这样一来,影像变得更有厚度,更为耐读,摄影家的意图实际上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传播也因此会变得更为有效。

猜你喜欢
照相机画幅摄影
1000人数据大调查
1000 人数据大调查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全画幅机身
PAUL GALL AGHER 大画幅黑白风光
最早的照相机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