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里的那些夫妻档

2015-11-13 13:56
健身气功 2015年5期
关键词:习练功法指导员

温永波 苏秀珍:耄耋之年的健身气功指导员

温永波离休前曾任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统计局局长,老伴苏秀珍也是离休干部,他们俩以年过八旬的年纪,居然双双担任一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这在全国来说实在少见。

早在2003年,老俩口就办起了盘锦市第一个老年人习练八段锦辅导站。2005年8月,经县体育局批准正式成立大洼县四新社区健身气功活动站。从此,两位老人就把站点当作自己的家,每天起早贪黑,言传身教,不辞辛苦,默默奉献。在他们的带领下,四新社区健身气功活动站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很快就发展到100余人。

在辅导群众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中,他俩针对老年人动作协调性差、体力弱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由简入繁、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并在教学的同时,组织各种功法展示和竞赛活动,发掘和培养骨干力量,积极调动练功人员的习练兴趣,有效提高了功法水平。大家都说,健身气功活动站就是我们中老年人的家,这得感谢温永波夫妇,没有他俩精心组织和无私奉献,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健康和快乐,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们!

老俩口不仅无私教学,还常为社区和活动站慷慨解囊,夫妻俩为四新社区办图书室出钱购书,为活动站出资购买音响器材、练功服装、学习辅导书籍,累计捐款近万元。他们说,这钱花得值,能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换来这么多人的健康和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温永波夫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一心扑在群众的健身事业上,践行着他们的“三不离”约定:工作退位心不离党,为谋健康身不离健身气功,参加活动不离人民群众。用他们的话说,自己的健康是家人的幸福,大家的健康是社会的幸福!在他俩的带领下,四新社区健身气功活动站先后10多次代表盘锦市和大洼县参加省市健身气功比赛和展演,获得了近20个集体和个人奖项。2007年温永波被辽宁省老龄委授予“省健康之星”称号,2004至2008年被省体育局评为老年人体育先进工作者,2009年又被评为省优秀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2011年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李利)

王世宏 周锡明:夫唱妇随大舞人生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这么一对夫妻:他们同年同月生,同一年参加工作,供职于同一个单位,同一时间开始习练健身气功,同时成为文山州健身气功协会总指导组成员,现在又都是健身气功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俩就是云南第二地质大队退休职工王世宏、周锡明。

最初学习健身气功,王世宏学八段锦,周锡明学易筋经。培训一结束,夫妻俩一交换,两种功夫在手。随后由于教学的需要,他们把五禽戏和六字诀学会了。再后来,协会派他们参加全省新功法的培训,他们又把十二段锦等五种功夫掌握在手。就这样,目前国家推广的9套健身气功,对他俩来说,都可信手拈来,习练自如。无论是教学还是带头演练,他们都站在第一排,尽显教头风范。夫妻俩能做到这一点,可是花了大气力,下了大功夫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除了吃饭睡觉,手脚都在比划着。走在路上,也常常不由自主地挥动着手,口中还念念有词,引来路人侧目。成为健身气功指导老师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提高教学成果,他俩经常阅读有关体育、健身气功方面的理论书籍以及每套健身气功的功法技术教材等。在家里常常利用光盘视频直观地自学每一套功法,并结合功法教材叙述的动作要领,反复演练,反复钻研,掌握呼、吸、吐、纳的气息调节方式,结合开吸合呼、上吸下呼、起吸落呼的练功呼吸原理。

2005年以后,随着文山州健身气功协会成立,当地的健身气功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协会成立了总指导组,能进入该组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习练健身气功佼佼者。王世宏、周锡明成为其中成员,而且是总指导组中担任任务最多、教学质量最好的人员之一。在传授功法过程中,他俩深入全州各个站点,任劳任怨地反复示范,一直到学员听懂学会才罢休。每次教学,他们和学员关系融洽,心情舒畅,不论是男女长幼、职位高低都一视同仁,相互切磋学习,共同帮助提高,使大家在轻松愉悦、优雅的音乐氛围中,尽享健身气功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在多年的功法习练和教学时间里,既当老师又是学生,教授健身气功经常碰到一些实际问题,为了把每一个动作、眼神、方向、口型做得准确、标准,他俩反复钻研功法教材、观看光盘示范,仔细琢磨,深入探讨,直到正确答案得到确定。在抓住重点的同时,也不忽视细节,力求精益求精。

十年来,王世宏夫妇携手前行,在健身气功这个大舞台上,获得了一项又一项傲人的成绩——

2010年,周锡明被省健身气功中心授予云南省健身气功推广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在夫妻俩指导过的站点中,先后有5个分别被评为“全省推广健身气功先进集体”和“云南省健身气功优秀站点”;1个被评为“全国健身气功优秀站点”。(梁宇明)

欧良树 熊秀英:黄金搭档传美名

提起欧良树和熊秀英夫妇,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健身气功界是人人皆知,享有健身气功的最佳“黄金搭档”之美誉,是深受习练者喜爱和尊重的教练。为了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夫妇俩辛勤的汗水,洒遍了江淮大地,培养了大批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

年过七旬的欧良树1968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现为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骨伤科主任医师、合肥市武协常委、省气功协会常委,几十年来,积淀了深厚的中医医学理论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服务于大众,也为健身气功的推广、传播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几乎没有休息日,所有时间都排得满满的,仅合肥市就定期分别为两所老年大学、两家厂矿企业、一所大学及社区开办了中医养生和健身气功功法班,学员人数期期爆满,深受欢迎。

夫人熊秀英自合肥市供电局退休后,同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她刻苦钻研健身气功九套功理功法,使推广健身气功工作得心应手。2008年她成为安徽省首批一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

熊老师对九套健身气功功法,不论是晨练,还是展演、比赛,都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她展现的功法规范、舒展、优美大方,曾囊括国际、国内“六字诀”团体比赛第一名。尤其在2012年安徽省第三届体育大会共12项健身气功比赛中,熊老师荣获“六字诀”、“易筋经”个人比赛第一名的优秀成绩,率领的合肥代表队摘取了九项第一名,独占鳌头,令同行刮目相看。

9年来,每当晨曦初显,就能看见欧老师和熊老师身着练功服在引领学员们习练健身气功,学员们体态自然,聚精会神,静静地享受着精神上的愉悦,不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陆裕洵)

叶树民 张晓娥:一朝结缘又逢春

河南洛阳的叶树民和张晓娥夫妇俩都是从党政机关退休的。说起老俩口怎么喜爱上健身气功的,叶老师说:“我的前半生是在疾病和痛苦中度过的,年轻时得了类风湿病,常年只能靠吃药打针控制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腰也直不起来了,晚上疼得睡不着觉。长期服药又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吃不下饭,1米75的个子,体重只有90多斤,弯腰弓背成了我的标志。”而他的老伴张老师身体也有多种疾病。退休后他们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跟着别人学练太极拳。2003年初听说市里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两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培训,短短一周时间学习了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套功法。健身气功动作舒缓,易学易练,场地不限,两人一下子就喜爱上了。学习班结束后,就立即到市新华书店购买了四种功法单行本教材和光盘。在家里夫唱妇随,看书、看光盘,刻苦学练四套功法。老俩口各有长短,优势互补。叶老师文化基础较好,对功理功法理解较快。张老师身体柔韧性较好,快八十岁的老人了还能做盘根步。二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疑义的地方,相互切磋研讨,为习练健身气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多年的习练,不知不觉中叶老师的腰板直起来了,饭量增加了,体重达到了130多斤。如今见到他的人都说,他像换了一个人。而张老师的一些疾病也不治而愈了。老俩口就像健身气功健身作用的一部活教材,感染和吸引很多人向他们学习健身气功。经过市、省和国家培训,如今叶老师和张老师都己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两人曾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健身气功管理先进工作者和省、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2004年老俩口在西工区电视塔旁成立注册了一个健身气功站点,分别担任站点负责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始义务教大家练功,使更多人受益。2007年老俩口搬到洛南新区居住,站点的功友依依不舍,他们安排好接班人接替,使站点能够正常开展练功活动才放心离去。到新区后又立即注册成立了天元社区勤政苑健身气功辅导站。叶老师精神头不减,既练功,又教学。每教一套功法,都先做教案,准备充分。叶老师主讲,张老师示范,认真教功,反复领练,场面十分感人。10多年如一日,坚持组织、带领晨练和晚练,从不间断。跟随他们练功的人数越来越多,现在已发展成为上百人的大站。

老俩口说:习练健身气功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强健了身体,广交了朋友。看到参加练功的人越来越多,心情好,很快乐,生活也很充实。(李健梅)

猜你喜欢
习练功法指导员
觉 醒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空劲气功概况(一)
内家拳道法平衡推演太极拳习练模式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盼头
对健身气功表演套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