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童书实现赢家通吃
——以 《凤凰的山谷》为例

2015-11-14 06:25
西南学林 2015年0期
关键词:黄鼠狼童书山谷

(云南省昆明市文联)

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文学在出人意表的地方给我的惊喜总不会变。这是我某天清晨阅读童书 《凤凰的山谷》时的真切感受。

这是一本薄薄的童书,小开本,封面呈鸭黄粉绿的色调,一只小船荡漾在开满鲜花的湖泊中,船上有一只名叫银子的白狗、一只名叫赳赳的黑鸡,当然,还有少男刘奔、少女小凤。封面的色调和画风传递着的气息,让我勾起早年阅读苏俄文学的某些记忆。这是我喜欢的童书封面格调,包括它适合捧读或装进书包的小开本、活泼疏朗清新大方的生动版式,以及内文每个章节的小标题,我都喜欢。你看:母鸡刘桂花、落汤鸡、牛屋夜生活、自投罗网、银子下山、山野杀手、乌龟岛的秘密、赳赳遇险……多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内文,故事开篇 “母鸡刘桂花”,起首这样写道:

刘奔家的黄母鸡是有名字的,叫刘桂花。

去年秋天,刘家院子里的桂花树一开花,这只漂亮的黄母鸡就兴奋得不得了,老是侧着脑袋看树上的桂花,喉咙里发出表示快活的 “咕咕”声。后来,桂花谢了,一些花朵撒落下来,黄母鸡就一朵一朵地捡着吃。那时节,黄母鸡一脸幸福,特别温柔,身上带着可爱的桂花儿香。

桂花朵儿是不是有点儿甜?刘奔的奶奶掐一朵桂花嚼嚼,果然有点儿甜,当然还很香。黄母鸡就得了个名字:刘桂花。

这只有表情有内心世界、有脾气有个性特点的黄母鸡刘桂花就这样出场了。母鸡啄食桂花的场景,我是闻所未闻,尽管年少时我也有过无数次饲养鸡鸭猪狗的经历。那时因为贫穷和饥饿,卑微觅食的鸡和人与悠闲高贵的桂花从来没有相遇的机会。凤凰山谷的刘桂花却不一样了,它和它的鸡仔们生活在天堂般美丽的凤凰潭,这里依山傍水,植物和动物,包括这里的人,都按四时节令的更替和日落月升的往复而休养生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让母鸡刘桂花无意间变成了一个美食家:它懂得品尝篱笆墙上酸甜清香的浆果,也会啄食秋风拂过满地金黄的桂花,当然,更会带领它的鸡仔军团到湖畔寻觅草丛泥里的小虫活食,鸡们的优雅,勾起读者对书中世界的无限向往。作为一个资深读者,我当然知道这些都只是铺垫,因为真正的主角儿是另一只鸡,一只开始叫 “小九九”后来叫 “赳赳”的黑公鸡。它是小主人公刘奔从镇上垃圾堆里捡来的弃儿,一开始它只是想成为被刘桂花接纳的第九个鸡仔,遭拒后它自强不息顽强生长,终于成为山谷中可以与黄鼠狼周旋、在刘桂花性命攸关的时刻敢于与鹰搏击的非凡动物。随着故事的次第展开,一头叫豆豆的水牛居然用有力的牛尾扫落了偷袭鸡仔的乌鸦,那只叫银子的白狗居然用撒尿的方式预订了自己的坐席,竹笋顶开石板,居然救了囚笼中的蓝眼睛野兔,豆子落进耳朵,居然从兔耳里长出豆苗……就像黑鸡赳赳大声宣告的:“嗨!在这样的山谷里,任何美丽的故事都有理由发生呢!”

不断的惊喜和对书中每一个动物 (包括貌似反面形象的乌鸦、黄鼠狼、黄蛇等)命运的牵挂,牵引着我往后翻动书页,不知不觉中,我在大半天时间里,就废寝忘食读完了 《凤凰的山谷》。几天后,遇到远比我资深的儿童文学作家吴然,我知道他也有这本书,遂问起他的阅读感受。他一脸幸福的苦恼,说,他是在断断续续中读完这本书的。被打断的原因,是他才上小学三年级年仅8岁的外孙女,与他抢着看这本书,而且拿起就不肯放下,哪怕是在上学坐公交车的路上,“小家伙阅读速度比我还快呢,一会儿翻着翻着会格格的笑,一会儿又偷偷抹湿润的眼角。”

报社记者知道我近年也在为少年儿童编书写书,就请我对优秀童书做个判断,于是我根据阅读 《凤凰的山谷》的体会,说了这样一段话:

不久前,我读到晨光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很不错的童书,叫 《凤凰的山谷》,被其中的故事深深吸引,竟一口气读完了。合上书本,那个凤凰山谷的清澈湖水,青青草地,鸡鸭牛羊,少男少女,依然在眼前晃荡。我想,一本好书的标准,就是拿起来放不下,并且一辈子都能记住书中的内容。我相信很多年以后,我仍能像读过的其他好书一样,想起这本书。

回答记者提问比较笼统,那么,《凤凰的山谷》到底有哪些好呢?

这是一本完全从作者自己的观察体验感悟和人生经验出发的童书。作者金曾豪,出生于江南小镇中医世家,年少飘零,身经坎坷。故乡小镇周围的村庄,印满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歪歪扭扭的脚印,那里的鸡鸭猪狗、马兔牛羊,或为他亲手所养,或是他儿时伙伴。跟这些动物,因为朝夕相处,他有了最真切的观察,积淀下最深厚的感情。他忆起曾经饲养的一只叫白雪的羊,“有时,我玩疯了,到天黑时才想起飞奔着去领羊。远远地,羊在暮色里着急地呼唤 ‘快来!快来呀……’羊看见了我,马上改口 ‘慢慢,慢慢……’瞧,羊的善良多么让人心疼!”而在饥荒年代,他和弟弟为了让来历不明的流浪狗活命,“我们把每顿饭的最后一口含在嘴里,跑出门去吐给狗吃……”大半个世纪之后,他还记得村庄里一头牛叫 “相爷”,另一头牛叫 “青角”。而那头慢悠悠地走进 《蓝调江南》的独角牛,更让每个读者印象深刻。

金曾豪说,“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这些大大小小的动物,记得它们的纯真和善意,记得它们给我的感动和启迪。”“我认定我是懂它们的。”读毕 《凤凰的山谷》,信然。作者不仅懂母鸡刘桂花、黑鸡赳赳、白狗银子、水牛豆豆等书中有名有姓的动物,也懂乌鸦、黄鼠狼、鸭子、蛇、乌龟以及迁徙途中暂时落脚于凤凰潭的各种候鸟们。每一种出现在作品中的动物,用笔或浓或淡,故事或多或少,却都是活灵活现的,生动有趣的,让读者为之会心微笑、抚掌大笑,或者淡淡忧伤、深深牵挂——这都源于作者实在太懂这些动物的日常习性和遭际命运了!我进而觉得,作者岂止是 “懂它们”,更是用心在爱它们,用最有温情暖意的笔调,在抚摸和渲染它们。它们有根基,有出处,它们首先活在作者记忆深处,然后才得以性格鲜明形态各异地在书本中纤毫毕现,触手可得。这种有根性、有生命体验、有厚重积累的书写姿态,迥别于那些复制或再生性的流行泡沫写作,从本源上体现了作者 “修辞立其诚”。从作者生命体验和人生经验出发的写作,注定了作品情感饱满细节绵密,处处是浓缩的精华。在充满复制、注水和快餐的当下儿童文学界,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种写作态度!

这是一本描写与我们生活距离最近的动物和自然世界的童书。儿童文学家书写动物和生态自然有着天然优势,因此多数儿童文学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笔触伸向这些领域。比较多的以描写动物见长的儿童文学作家,通常有一个从写熟悉到写陌生的发展轨迹——它们往往一开始从熟悉的动物写起,写那些距离现实生活与儿童世界比较接近的动物,比如家禽走兽,池鱼飞鸟等等。然后很快就转向距离现实生活更远、想象余地更大、也更能勾起小读者好奇心的原始丛林、雪山草地、广袤世界,去写那些已经或将要绝迹的豺狼虎豹、熊猫大象等等。写这些远离现实特别是远离城市的动物,最能满足少儿读者因好奇而产生的阅读审美需求,其商业价值自不待说;写这些不容易被现实经验所验证的陌生动物,创作者相对容易获得自由想象最大限度的参与和发挥,其写作难度也相对有所降低——由此两条,或许是商业时代动物题材儿童文学作者蜂拥而至的显在原因吧。

金曾豪其实也有过相同的创作轨迹。他著有 《魔树》《狼的故事》《苍狼》《九命树》《迷人的追捕》《黑豹奇遇》《秘方秘方秘方》《独狼》《义犬》等一大批富有传奇色彩的动物题材作品。即便是写动物传奇,金曾豪也有他自己独特的审美思考。如果我们将他与有 “动物小说大王”之称的沈石溪做一简单比较,不难发现:沈石溪总喜欢用一匹独狼或飞雕将小读者视线牵向滇南热带原始密林或人迹罕至的滇西北雪域高原,金曾豪却主要描写儿时记忆中的江南村庄以及那些曾经活跃于此的野兽家禽;沈石溪看似写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丛林法则其实是折射现实生活的生存秩序,金曾豪却更主要试图还原曾经生生不息栖居在大地上的动物原本的的生活面貌,写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彼此依存的和谐关系。也就是说,金曾豪始终是力图贴着大地写,贴着内心写,贴着习性写,努力让笔下的动物回到原有生存的轨迹中,让动物说出经过作家 “翻译”后的 “人话”,而不是让它们成为披着动物皮毛的人。金曾豪的这些努力实际是要告诉读者:人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包括大小动物在内的自然,因为人从一开始就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

到了 《凤凰的山谷》,作者直接将视线注目于离我们最近的那些动物:会下蛋亦会抱窝孵蛋的母鸡刘桂花、从弃儿到英雄的黑公鸡赳赳、善耕地又情窦初开的壮牛豆豆、看家护院又跟鸡鸭打成一片的白狗银子……这些经过数千年驯化而成为人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禽兽,它们跟人的关系实在是太近了,在很长时间里可以说已经达到彼此依存的关系。即便在今天,由于人的一味强大,人对自然征服性的改造,使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远离了都市人的生活,但是,狗的忠勇、牛的勤劳、鸡的温顺……这些符号依然完整地保留在人的记忆中。作家金曾豪笔下的动物显然不是简单的符号化的,而是个性十分鲜明,形象非常独特,它们与小主人公刘奔和小凤、与刘奶奶和刘爷爷之间有着亲密的依存关系。作家心思缜密地以记忆、观察和想象作底色,每写一个动物都力求使之活起来,力求找准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的关系,捕捉那些最传神也最让读者感兴趣的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动物与人之间那种既紧张有和谐,既竞争有依托的复杂关系。保持和维护这种天人合一的关系,不仅是动物生存的需要,其实也是人类自身根本和长远利益的需要。看不到这一点的人,比如书中最后出场的那个旺仔,他代表的貌似强大的单纯经济开发观点,不仅会毁灭凤凰潭,毁灭这里和谐相处的大小动物,最终自食恶果的其实正是人自身。

这是一本随时考虑着小读者的接受和审美能力,却最终实现了 “老少通吃”的童书。一般说来,儿童文学因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有着不同年龄段的区隔划分。但是最好的童书可能做到 “老少通吃”。国外的例子,人们喜欢拿安徒生说事,他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美人鱼》,其中刻画的楚楚动人、童言无忌、美奂绝伦的形象,流露的悲悯,表达的正直,传递的正能量,影响至今,受益者应该是所有人。金曾豪的 《凤凰的山谷》不一定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但是在 “老少通吃”这一点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能感到作者弯下腰去贴着大地书写、就着小读者的视线和思维习惯去书写的那种执着努力。当青少年读者在这里看到了人与动物和大地,原来曾有如此美妙的童话世界时,中老年读者也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苦难而亲切的童年记忆。且看作者描写龙年老汉扶犁耕地的一段:

牛是弓着背的,犁是弓着背的,人也是弓着背的。在土地面前,牛和庄稼人都乐于弯下腰来,他们是土地的崇拜者。

白狗痴痴地看着翻滚的泥浪,心头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狗也是亲近土地的物种。它们伤了病了,没法找医生,就去僻静的野地里静静的趴着,尽量地让身体贴近土地,它们要和土地接通气息,慢慢地,地气真就让它们缓过来了。

黑鸡痴痴地看着翻滚的泥浪,心头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鸡也是亲近土地的物种。小鸡被人不小心踩得昏死过去,人就把鸡放在泥地上,罩上一只笆斗,然后在笆斗上 “咚咚咚”拍打。拍着拍着,小鸡就唧唧唧地活过来了。老人们说,拍笆斗只是呼唤,挽救小鸡的还是地气。

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应当崇拜土地的。这也包括鹰。鹰是空中的强者,可它的家还是在大地上。

引述这样长一段文字,是想说,面对这样的文字,读者不分长幼,都会心生感动。并不因为这段文字如诗如画,也不因为这段文字特别煽情,而是它精准的刻画,有力的细节,质朴的情感,深刻的哲理,让人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自然会心生感动和思索。这样的文字是浅近流畅的,毫不矫揉造作或故弄玄虚。这样的文字,无论老少都可以在愉悦中接受。而这样的文字,在 《凤凰的山谷》中,可以说比比皆是。

这是一本充满了喜剧效果和悲剧力量、让人既快乐又伤感的童书。可以说,好玩儿,是 《凤凰的山谷》一个突出的特征。这本书细节好玩,故事好玩,语言好玩,处处好玩。母鸡啄食桂花,好玩;刘奶奶让母鸡抱窝孵鸭蛋却被识破,引来母鸡刘桂花破口大骂,好玩;乌鸦学着老鹰一样俯冲袭击小鸡仔,乌鸦居然是一个有着收藏癖好的收藏家,乌鸦还会享受水浴、沙浴和蚁浴 (尤其最后这个蚁浴——让蚂蚁上身,享受其中疼痛而快乐的叮咬,没听说吧?)好玩;狡猾的黄鼠狼将 “狼窝”设计在蛇的巢穴之上,不仅会摆脱白狗的跟踪,而且还会巧妙的反跟踪,好玩……无数密集的好玩细节和故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牵引着读者视线、思绪,将读者注意力牢牢钉在书中,让读者在有趣和快乐中,去感知自然的生命之美,去发现生命的自然之美,从而获得荡涤心灵的启迪教益。

快乐和悲伤,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追逐快乐几乎是所有人的本能,潜伏在生活暗处角落的悲剧却又如影随形。就文学特别是童书而言,书写桃花源似的田园牧歌和渲染诗情画意的轻松快乐,具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但是有力量的童书,不会放弃在恰当准确位置给予读者猛然一击:悲剧就在喜剧的背后,危机就在盛世的一侧。祸兮福兮,福兮祸兮,世事难料,命运难测。当旺仔代表的商业力量浸染凤凰谷时,当旺仔从密谋偷猎到大张旗鼓开山放炮时,凤凰谷的厄运就此突降。发财欲望与机器技术合谋而形成的现代力量,让千百年来积淀的农耕文明和自然生态在一夜之间完全毁灭颠覆。在与旺仔的斗智中,聪明的乌鸦虽然取得过几个回合的胜利,最终却在人心的险恶中全军覆灭;白狗银子也死于旺仔的算计,就连凤凰谷昔日英雄黑公鸡赳赳和小母牛也被绑缚祭台,宁静而优美的山谷从此不再,水脉失去,凤凰飞走,天地改变颜色,结局痛彻心扉……

金曾豪以百分之九十五的篇幅描绘凤凰潭的快乐天堂,用结尾不到百分之五的篇幅描写天堂的一夜之间被毁灭,这正符合鲁迅为悲剧所下的定义:所谓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凤凰的山谷》是邪恶的人将美好的山谷毁灭给自然看,或者说,是人在做,天在看。人要挣脱与自然的关系,就像人扯着自己的头发要跳出地球一样可笑。《凤凰的山谷》试图以结尾的悲剧给人警醒,在读者尤其是小读者心中种植下一颗种子: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善待生态,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这是一本追求简洁简单又包涵丰富复杂、充满浅语美学趣味的童书。童书是浅语的艺术,它必须简洁简单,在语言层面没有阅读障碍。《凤凰的山谷》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它全书语言优美质朴,生动准确,绝无华辞丽句的堆砌和拖泥带水的臃肿,以小节为故事单元的结构明快完整,用细节推动故事发展,在细节中让动物和人物形象逐渐清晰生动,对浅语美学趣味的开掘把握很有分寸。书中以黑公鸡赳赳为代表的具有英雄气质的形象刻画得好,黄鼠狼、乌鸦之类形象刻画得尤其好。当小黄鼠狼被落入囚笼陷阱时,黄鼠狼夫妇齐心协力冒死营救的一段故事可以说写得惊心动魄。原本凶残的狼性在这里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了善良的人性,正当曾经偷袭过鸡仔鸭仔的黄鼠狼一家三口完全陷入困境彻底绝望时,龙年爷爷却网开一面,打开笼门让小黄鼠狼回归山野。“整个过程只有龙年爷爷在说着含糊不清的话,其他两人和三只黄鼠狼全都默不作声,连平时喋喋不休的竹林也紧张地屏息着,没有发出一点儿声息。”摆脱了冤冤相报的龙年爷爷,为奔奔和小凤,也为只顾一己欲望而生性凶残的黄鼠狼,作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简单中的丰饶,浅语中的趣味,显出 《凤凰的山谷》独特而自成高格的童书美学品质。

《凤凰的山谷》是当下最美童书之一,它实现了老少咸宜,赢家通吃的双赢:出版发行第一个月就售出三万五千册,新一届 “五个一”工程奖又榜上题名。在 “叫好”与 “叫座”往往分离的当下儿童文学界,它的出现尤其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黄鼠狼童书山谷
唐代住宅什么样
山谷(外六首)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睡吧,山谷
童书与童年
黄鼠狼来袭
女儿陪我看童书
爱发脾气的黄鼠狼
吃饭
诡异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