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宋元语言词典》札记

2015-11-14 06:25
西南学林 2015年0期
关键词:宋元词条背心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由龙潜庵先生编著的,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 《宋元语言词典》是一部较为全面的解释宋元时期流行语词的断代性词典。这部丰富的宋元语言专著的有关资料,是龙潜庵先生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并陆续辑集的。该书征引宏富、释义详瞻,对学术上的贡献是很大的。但是,其中个别词条的解释,尚有不够尽善尽美之处,于是不揣愚陋,略陈管见,意在商榷,供众家批评匡正。

1.抬举:《宋元语言词典》释有三个义项: (一)关照、照料。辛弃疾《好事近》词:“花月赏心开,抬举多情诗客。”《董西厢》卷七:“无情绪,憔悴得身驱,有谁抬举?”(二)扶养。《剪发待宾》一折:“父亲辞世,有母湛氏,抬举小生成人长大,训课读书,争奈家贫。”(三)提起。《任风子》二折:“我到那里一只手揪住系腰,一只手揝住道服,把那厮轻轻抬举,滴溜扑撺下街衢。”

以上三个义项龙先生对它们的解释十分精当。但是 《词典》(以下 《宋元语言词典》皆略为 《词典》)中 “抬举”词条除了以上三项释义外,还有 “器重、看重”的意思。如:

按:“抬举”亦作 “器重、看重”。如:

例1 《水浒传》:“宋江道:这个不是你们弟兄抬举宋江,到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万劫沈埋。”

例2 《金瓶梅》:“一介寒儒,叨承科甲,处在下僚,若非蔡老先生抬举,备员冬漕,谬典水利,奔走湖湘之间”。

例3 关剧 《救风尘》三折:“俺那妹子儿有风闻,可有福公抬举的个丈夫俊上添俊,年纪儿恰正青春”。

2.背褡: 《宋元语言词典》作 “没有双袖的上衣”解,并举例证三项,《赵礼让肥》一折:“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并说 “亦作‘搭背’、‘背心’”。引证有 《西游记》六出:“一个个手执白木植,身穿着紫搭背。”《事材广记》续集卷八 “‘绮谈市语’: ‘服饰门:背心:半臂。参 ‘搭膊’”。

从 《词典》对 “背褡”这一词条的解释中分析,“背褡”亦作 “搭背”“背心”。可以说 “背褡”即背心、马甲之类。这从 《词典》“背褡”词条中的后两项引证中可以证实,并且在古籍中也确有 “背褡”指背心的说法。但 “背褡”也还有其他用法。它还指一种盛钱物的长形布袋,可搭在膊上、肩上。

那么,从 《词典》的 “背褡”词条中看它的第一项引证:“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这里便有一个疑难之处,前文说他将 “绵纳甲”翻穿着,这里的 “甲”指的已经是背心、马甲或坎肩之类,但还 “斜披着一片破背褡”。如果以 《词典》对 “背褡”一词的解释来看,那么 “他”不是又穿上了一件 “背心”吗?再细推敲,“斜披着”显然不是穿戴在两臂之间的衣物,而是披挂在肩上的一种长形布制物,并且是 “破旧”的布织类。如果将这里的“背褡”还理解为 “背心”的话,那么, 《词典》中所引的例句又何以用 “一片”来修饰呢?这显然不会是再指身上的第二件 “背心”,“马甲”之类。

我们再来看 “搭膊”(《词典》)。它有两个义项:(一)背心之属。(二)长形盛钱物等的布袋,可搭在膊上,故称。《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背上驮了一个搭膊,望地下只一抖,那封回书和银子都抖出来。”

这里的 “搭膊”指长形布袋,专盛钱、物等,不指 “背心之属”。那么,依《词典》说,“背褡”亦作 “搭背”“背心”,又称 “搭膊”。反过来说,“搭膊”亦可作 “背褡”解。而依以上对 “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一句的分析,这一例句中的 “背褡”似应以 “长形盛钱”或 “盛物的布袋”来理解尚更易令人接受。今川话仍称此物为 “鼓袋”。

3.急巴巴:《宋元语言词典》对此条无注释,只有 “见 ‘巴巴结结’。”

“巴巴结结”《词典》,意谓 “劳劳碌碌,处境艰难不易。”并引证二项:

例1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

例2 《古今小说》卷三十八:“任珪天明起来,辞了父亲,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结结,早出晚回。”

《词典》又解 “亦作 ‘巴巴劫劫’ ‘结结巴巴’ ‘劫劫巴巴’ ‘波波劫劫’‘劫劫波波’‘急巴巴’‘巴结’”。并且对以上各词语都一一作了引证 (这里不再罗列)。在这一词条的众例句中,凡用 “劳劳碌碌,处境艰难不易”之意去理解各自的句意,都正确且妥帖。但是唯有 “急巴巴”一项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从例句 “《冤家债主》一折:‘俺大哥一家无外,急巴巴日夜费筹划。’”中看,这里的 “急巴巴”并不指 “劳劳碌碌,处境艰难不易”。

按:“急巴巴”即急急忙忙的意思。“急”有急忙之意,“巴巴”是词尾,只具有语法意义。“急巴巴”属山东方言。从山东方言味最浓的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六回可看到这样的句子:“二人急巴巴收拾不迭,行李只妆了个褥套,别样用不着的衣裳也都丢下了。”这里的 “急巴巴”,显然不是 “巴巴结结”的意思,它完全是一副急忙逃离的样子,是对行为、举动仓忙的描写。

再看 《词典》所举另一义例,《冤家债主》一折:“俺大哥一家无外,急巴巴日夜费筹划。”一句中的 “急巴巴”,显然指急着、忙着出主意、想办法而日夜不止,并无 “劳劳碌碌,处境艰难不易”之意。由此看,“急巴巴”是一形容词,如同川话中的 “干巴巴”一样,今仍使用。

4.竟天:《宋元语言词典》将此条释为 “整个天空,形容盛大。”有误。且先看 《词典》中所引的两项:

例1 《水浒传》第五十四回:“且说高廉每夜在城中空阔处堆积柴草,竟天价放火为号,城上只望救兵到来。”

例2 《水浒传》第六回:“凑巧风紧,刮刮杂杂地火起,竟天价烧起来。”

从以上两条例句看,《词典》将 “竟天”解释为 “整个天空”,并 “形容盛大”,实有牵强。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个例句中 “竟天”之后带有一 “价”字,“竟天”不应与 “价”拆开来解释,将 “竟天”理解为 “整个天空”,“价”没有着落。

按:“竟天”应为 “竟天价”,即 “整天”之意。它是今山东、河北省一带方言中的常用词。在 《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六本 (北方方言与普通话)中的—— “山东寿光、聊城方言例表”里可查到 “竟天价”词语,即作 “整天”讲。其中,“竟天价”词中的 “价”,是一词尾。今河北话中仍讲 “竟天价”一词。如:“你竟天价不着家,到哪儿野去了。”山东话中也有,如 “竟天价打麻将,屋里头么事也不管。”

由此看,《词典》中所举的两项例证,应把 “竟天价”作为状语 “整天”来解释才可说是恰当妥帖的。若从 《词典》中 “竟天”条的例一分析其句意,既然 “高廉每夜在城中空阔处堆积柴草,”那么,整天不休地放火为号,“只望救兵到来”才更合乎情理、更合乎逻辑。

5.酩子里:《宋元语言词典》释为:“暗中,暗地里。”引证有:“《董西厢》卷三:‘从自斋时,等到日转过,没个人偢问,酩子里忍饿。’”又引 “曾瑞《一枝花·买笑》套:‘拣一个可意的冤家,酩子里由他驱骂。”

按:“酩子里”的以上两项释解无误。但 “酩子里”一词的词义,并非只有《词典》中所说这一层意义,另有 “不清醒”之意。如:

《金瓶梅》;“推了半日推醒了,西门庆酩子里骂道:‘怪小淫妇,只顾问怎的。’”这是西门庆当着推醒他的人的面,骂出有声音的话,不会是被人推醒后还 “暗地”里去骂。

(宋·张耒)《明道杂志》:“冥子里,俗谓昏也。”

另,《墨娥小录》卷十四 “行院声嗽”:“人事:暗地,螟子。”可参证。

由此看,“酩”亦可写作 “冥”“螟”。

猜你喜欢
宋元词条背心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吊带背心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浅议《宣和遗事》体裁
神龟的智慧聪明的盲点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