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5-11-16 09:07张少峰张春华邢素坤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北部湾广西海洋

张少峰,张春华,邢素坤

(1.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北海 536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北海 536000)

1 引言

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1]。海洋经济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临海石化工业、滨海电力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生物制药业和滨海旅游业等。随着陆地资源的紧缺、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沿海国家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光转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近年来全球海洋产业总产值不断增加,新兴的海洋产业不断出现。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2]。

2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四部分首次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提出,推进海洋强区建设工作。

广西沿海区域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地带,在“泛北部湾经济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国—东盟海上合作试验区”发展中战略地位优势十分明显。在这一大背景下,广西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海洋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最终在北部湾区域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海洋经济新格局。

广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沿海省区,沿海区域包含的行政区域有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广西大陆海岸线1 595km,直线距离为185km,海岸线长度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中排第6位,滩涂、浅海、岛屿资源丰富。在国务院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广西是西部地区中是唯一拥有海洋的省区,也就是说广西既能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又具有东部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广西南部濒临的北部湾面积12.83万km2,其中属于广西的海域面积大约为6.28万km2,区域内具有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及矿产资源、风能、潮汐能等,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3]。2008年中央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首次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强区建设”,为广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

3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01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4 313 亿元,比上年增长7.6%,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 918 亿元、24 908亿元,26 487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约为5∶45∶49[4]。2013年广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广西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占沿海三市(北海、钦州、防城港)生产总值的44.6%。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4亿元、377亿元、369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约为17∶42∶41。广西2011—2013年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见表1[5-7]。

表1 2011—2013年广西海洋经济产值与三次产业结构比值

由此可见,广西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2013年广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仅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6%,广西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较高,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小,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相比,广西海洋第二、三产业还有很大差距,与东部海洋经济大省相比,广西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与广西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及发展机遇远不相符。

由于北部湾沿海隶属广东与广西更换,北海市改革开放初期受房地产泡沫的影响等历史原因,广西沿海经济基础一直比较薄弱,缺少对海洋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沿海经济一直停留在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产业上;对海洋经济发展缺少宏观决策及具体规划,海洋经济开发开放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广西沿海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海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海洋第一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的初级阶段;广西沿海缺少海洋综合性研究机构及海洋类型人才培养体系,广西海洋科技总体水平比较低,一些新兴的海洋科技产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2006年以来,随着沿海经济及科技发展,广西沿海港口、电力、滨海石化、滨海旅游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近海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无序围填海造地,入海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使部分海域生态环境出现变差的趋势;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多头管理,部分海域开发无序,用海矛盾突出,违法违章用海时有发生;广西对海洋科技投入较少,加上海洋产业基础设施、仪器装备、科技力量薄弱,对海洋资源储量摸底不清。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一直处于落后阶段,与广西的海洋面积在全国所占的地位极其不相适应。

4 影响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广西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制约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日趋突出,广西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4.1 海洋产业同构,趋同现象严重

世界海洋产业结构2002年已经进入第二产业(占59%)为主的发展阶段,美国已进入第三产业为主(高达69%)的高级发展阶段[8]。而在广西海洋结构中,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为海洋支柱产业,其他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与全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相比,广西海洋经济第二、第三产业有很大差距,广西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水平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广西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水平相距更远。

4.2 近岸开发过度,海洋资源压力巨大

由于绝大部分海洋产业活动和开发利用活动发生在近岸海域,近岸开发呈现明显的过度状态,可利用的滩涂和浅海基本饱和,填海造地、海砂开采、岸线开发没有科学规划;海洋工程建筑业增长过快;过度捕捞、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造成了海洋生物资源日益匮乏。

4.3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涉海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缓慢,主要海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海洋产业所形成的产品还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缺少海洋产业人才的实践平台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海洋高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4.4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变差趋势

近年来广西区海洋经济高速发展与海洋环境污染现象并存,如2008 年广西北部湾溢油事件。陆源污染物大量超标,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较大,超出了近岸海域本身的自净能力。部分海湾海域环境质量有变差趋势,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9]。

5 促进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海洋是21 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地区之间,又涉及产业之间,综合性很强,海洋开发既要注意到海洋的特点,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10]。鉴于广西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技术水平、产业机构和经济效益上,都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所以必须认真研究广西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以下主要的对策措施。

5.1 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区域合作发展机遇

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不同产业的矛盾、海洋资源承受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会不断出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统筹海洋开发决策权限,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广西海洋开发的区域论证、行业规划,科学决策,统筹区域规划布局,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开发利用海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抓住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海上合作试验区”、打造“中国—东盟贸易区升级版”和“把广西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发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等重要机遇,加快我国参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现实进程,为造就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产生积极的区域价值。

5.2 出台政策,推动海洋经济结构升级

推动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广西应尽快出台《海洋经济的扶持政策》和《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区的决定》等决策的编撰工作。首先提高海洋渔业的科技附加值,推进北部湾海洋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海水养殖,确立新产品开发为目标,以规模经营带动的水产品深加工策略,稳定、高效发展第一产业。加快沿海港口、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项目建设。支持鼓励海洋优势产业发展,尤其是支持海洋加工业的发展,支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改造传统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等级,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市场需求。在海洋可再生资源、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形成北部湾特色的新兴产业。全方位提升第二产业,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与东南亚国家对接,共同打造跨国服务行业,在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提高规模和档次,不断加强市场竞争力[11]。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来推动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全面提升广西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5.3 加快引进海洋人才与高新技术,提升海洋经济的附加值

建立海洋产业人才的实践平台,把海洋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海洋产业人才优先战略,扩充总量,优化结构,完善管理,提高素质,全面推进海洋人才体系建设。海洋科技应以海洋开发研究为主,结合相关的基础研究,实现海洋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关联型战略;形成科技、教育、生产相结合,研究、开发、推广为一体的新格局。加快“港务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多元化、现代化功能的北部湾港口群。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拉动基础海洋产业升级发展。引进国内外海洋高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一个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海洋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发展北部湾特色海洋产业,大力提升海洋经济的附加值。

5.4 保护环境,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随着广西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压力日趋加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已成为海洋管理、开发、利用中的重要问题。必须按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经济发展;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区为目标,不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而迅速跟进,做到让涉海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系统全面了解当前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从而做出正确决策。坚持海洋资源集约利用与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两手抓,实现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1]杨金森.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实行统筹兼顾的方针:中国海洋经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2]朱坚真.海洋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广西区人民政府.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Z].2009.

[4]国家海洋局.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14.

[5]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2011年广西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12.

[6]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2012年广西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13.

[7]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2013年广西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14.

[8]刘曙光,赵明,王百峰.青岛市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4):117-121.

[9]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2013年广西海环境质量公报[R].2014.

[10]王炳泉.浅析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与对策[J].中国经贸,2013(4):75-76.

[11]刘新刚.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北部湾广西海洋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广西尼的呀
北部湾的风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