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彬诗歌的情感张力与精神活力

2015-11-17 19:06沈浩波
新诗 2015年2期
关键词:太宰智性朴素

◎沈浩波

严彬诗歌的情感张力与精神活力

◎沈浩波

严彬是一位个人气质明显的诗人,他的诗歌有很强的辨识度。这很可贵,说明他写的是有自我的诗,也说明他有能力创造一种自己的诗歌,而不仅仅是在摹写经典。

大部分诗人的写作,都是对传统和经典的仿写,很难达到诗歌的原创力。有鲜明个人气质和写作特点的诗人并不太多,而这正是严彬写作中珍贵的一面。严彬诗歌中的个人气质,来自情感,来自心灵,是从内心深处往外写的诗。他是有心灵的诗人,并因此形成了独特气质。

《太宰治和我》可能揭示了严彬诗歌气质的某种隐秘特点,熟悉太宰治小说的读者对此可能都有会心之感。太宰治的小说,呈现出一种"弱"的气质,被很多人评论为"颓废",但我不觉得那是一种颓废,也不是真正的"弱",而是一种废墟般的美学,他理解人性中的空虚、寂寞、无力、散漫、脆弱,他在灵魂的废墟上写作,并且塑造出一种奇异的美感。严彬显然是意识到自己与太宰治有某种内心的亲近感,才有了这首《太宰治和我》。严彬的诗中,确实也有这种"脆弱"之美,但又并非耽于脆弱,而是对脆弱的接受,是一种反向的对生命的热爱。在脆弱、无力、失败中,建构对生命的希望。太宰治的小说也好,严彬的诗歌也好,都是特别有心灵活力的,所以才能体会、接受并且呈现这种脆弱、无力和失败。心灵的活力与情感的脆弱之间,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严彬诗歌独特的气质所在。

能把诗歌写得与众不同,写出独属于自己的诗,这样的诗人,就很值得期待。

我还很欣赏严彬诗歌中的那种朴素感。朴素是一种天分,很难完全靠追求而获得。如果说追求的话我反而看到,严彬在诗歌中很努力得在追求写得"巧",写出"智性",写出"技术",并且痕迹很重,证明不够"巧",技术不够娴熟精妙,但很值得注意的是他天赋中的朴素感,与他努力营造的巧妙、智性和技艺之间,竟然呈现出了一种很"拙"的感觉,这种感觉与他的诗歌中那种无力的、脆弱的情绪一结合,就显出一种特别的力量。这是严彬诗歌气质的又一个来源。所以,正是因为他天赋中的朴素,情感中的脆弱所以他往"巧"里写就写对了,往智性写就对了,露出技术的痕迹就对了,就能把情感压进现代诗歌的美学原则,并且形成一种写作与内心互相拉扯的张力。所以我们读严彬的诗歌,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呈现的形态却很淡、很轻,像青烟在柳叶间飘渺。能把有重量的情感处理得这么淡,这么轻,也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我和严彬都居住在北京,但也没有经常见面的机会。上次见面时,我曾经对他说,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别大的可能性。我当时指的是,他的诗歌中空间大、包容感强,是那种能把诗写宽阔的诗人。这次集中读他的诗,又有了更深的体会,他是那种脆弱中有活力,悲观中有欲望,陷入狭窄的情感却又能在诗歌中形成空间,追求巧思却又自成拙朴,并不陷入过于熟练和油滑的那种诗人,因此他确实有巨大的可能性。我觉得他能成为一名特别好的诗人。当然前提是要保重身体,多思多写。他本质上是很有精神活力的诗人,不必在诗歌中耽于病痛。

祝他长命百岁吧!

猜你喜欢
太宰智性朴素
日子
隔离朴素
跨媒介传播中的作家形象建构研究
日子
日子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做解放儿童的智性教师
智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