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孤独(外一篇)

2015-11-17 23:58王宣凝
海燕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李皓普兰店海燕

□王宣凝

享受孤独(外一篇)

□王宣凝

之前我看《龙族》,书中有一种叫“孤独感”的东西贯穿始终。江南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死小孩。他们倔强却可爱,遍体鳞伤也不回头。我想其实每个人归根结底都是孤独的。所以我们才有“个体”与“群体”之分。直白点来说,所谓个体,因为“单独”所以孤独。而群体,即使每个人心中冰冷,拥抱在一起也是能取暖的。聚在一起的时候,人是可以暂时失忆的。沉溺于当下的喧嚣与热忱,就可以暂时忘记烦恼。阿桑有首歌唱: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我倒宁愿一个人孤单。有时候和旁人待在一起,即便心里下雨了,脸上也得是干的。倒不是不好意思吐露心事,只是有时候一个人独处更重要罢了。之前我看了条微博,问:“你有多久没有发呆了?”初看时我是想笑的,现在每个人都这么忙,一个人待着的时间几乎为零,哪有工夫发呆呢?后来它又说:“现代生活这么喧嚣,你有多久没有真正放空自己,什么也不做,停一停呢?”我笑不出来了。因为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时间发呆了。我就想起了一段自由快乐的日子。

那是冬天的午后,我每天都会去小区里走上几圈。虽然是寒冬腊月,阳光却那么好,空气里飘浮着金色的绒毛,在阳光里,打着旋儿落下。我在睡衣外面随便裹着一个黑色的大衣,在蜿蜒曲折的路上,伴着两旁茂密树荫走过。耳机里是温柔的女生浅唱低吟:“People go and walk away, but I’m not going anywhere. I’m not going anywhere.” 就如歌中所唱,身边路人不时走过,有的拿着公文包,行色匆匆。可是我只待在这里,哪儿也不会去。那是真正的放空自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呆。

可是好像这段时光已经远了。我不敢停。如果我停下脚步,就会有无数人在我驻足的时候前进,我的不能免俗的母亲也会催促我“你该……了。”“你根本不用功怎么考出好成绩?”……诸如此类的话我听得实在是太多了。其实说到底,根本没有人真正了解你。所有人---哪怕你的父母,也只能从表象上了解你。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superficial”的意义。它是孤独的代名词。

有的时候我也想任性一把,不去顾虑太多,直截了当告诉别人“我想自己待着”,可我活不出那种态度。我是个矛盾的人:既贪恋人们给我的温暖,又想独处不被打扰。后来我终于发现,其实只有这两者共存,才叫生活。朋友们一起热闹时举杯庆贺,自己独处时心如止水。不害怕喧嚣,也不拒绝孤独。群居给人取暖,独处时才明白,孤独是热爱生命的另一种激情。

长评

——写给回不去的林川之和那些年月出现在她生命中的S君

在所有好的不好的情绪里,毫无征兆地思念你是我不可告人的隐疾。

他是梦。是林川之宁愿永远沉溺于其中不愿醒来的梦。是破碎的光怪陆离的在夜晚夹带着浓烈的思念扑面而来的梦。在某个不知名的时刻他经过她身旁,像鹿穿过花岗。带来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好的以及不好的,在短短三年时光中,鲜衣怒马的少年最终百炼成钢。

她知道他是梦。他是岛啊,她是上不了岸的潮。然而少年人的爱恋怎么会靠大脑支配,在左右脑α或是β波做出应对之前,身体早已做出了行动。喜欢他所以缠着他,所以拼命了解他的事情,所以在每个夜晚常常想念他,所以在所有的冷漠和拒绝之后仍然甘之如饴。

所有粗制滥造的故事,只要有一个人认真了,就会变得动人。所以,所有的暗恋,偏执固执地仰望,明知不可能却不肯撒手。

怎么可能放手。

看到过他的古怪,知道他有点黄,也曾在他固执地和老师争吵的时候气红了脸。尽管如此却还是喜欢他,喜欢却不一定要在一起。林川之的喜欢是默默看着的静静守着的,偶尔热血上头萌发的冲动又很快被理智浇灭。但却希望和他接触多一点再多一点,固执地认为兴趣相投就能占领他生活的一部分。然后就拼命的想占领多些再多些,却忘了人的本性是得不到的才最珍贵。

所以那些一头热血拼命尾随讨好的人,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青春绚烂得像一幅泼出去的油彩。虽无章法,可那颜色就已经足够让人羡慕了。

或许是看多了小说的情节,见多了幸福的故事,又或是暗恋太久快要发霉。似乎仅仅旁观不能满足心中所想,别人也渐渐发现了她对他的特殊。你喜欢他,他喜欢你,初中时期的少年也只有这些八卦作为娱乐了。所以有些玩笑话,说着说着就会当真;也有许多的爱恋,在玩笑中愈演愈烈。两个人的名字如果能经常一起出现,我和他如果能有一点点暧昧的关系,那多好啊!林川之是这么想的。所以在所有的八卦绯闻中她怡然自得,渴望着这样的言语能再多些,或许S君就能够更加靠近自己。

可是S君并不这么想。

绯闻带给他的只是无边的困扰,林川之那些少女心事在他眼里一文不值。所以他躲着她远离她像那首歌一样“walk away from me”,留下林川之一个人暗自神伤。

这段青春的追忆最终在林川之复杂情绪的挣扎中宣告终结。

未来是美好的,小丫头林川之终有一天会变成自己渴望的模样,她在青春的路途上与S君背道相驰,愈走愈远。总有一个真正的Mr.Right在未来等她,他会牵着她的手再也不放开,他会讲她一直一直幻想着S君会说的情话。他会在夜晚睡觉的时候给她掖好被角,他会陪她看电影逛街吃饭,他有着世界上最温柔的模样。最后他会娶她,笑着说林川之你是最美的新娘。可林川之你要等他。

真正的爱情,无需挣扎追寻。你在这儿,他就会走过来,牵起你的手。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追忆过去是痛苦的。可我相信林川之不是娇弱的水仙花。这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东西,是时间不能治愈的。但即便如此,时间还是会教你学会习惯,最后与它共存。S君是条疤,但总有一天会变得很淡很淡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痕。那个时候她也能神态自如地谈起当年青涩的故事,会觉得“我当年一定是瞎了眼竟然喜欢他”。

暗恋会终结,但青春永远待续。

(本文作者系大连市第八中学学生)

责任编辑 董晓奎

《海燕》走基层,助推莲城文学创作

本刊讯 9月9日下午,《海燕》文学月刊主编李皓等人来到莲城普兰店,与普兰店市作家协会部分作者就基层文学创作进行了热烈而比较深入的座谈。

李皓首先介绍了《海燕》2010年以来办刊情况和栏目设置,征求大家对《海燕》内容与形式的意见,同时向在座的作者们约稿,鼓励大家深入生活,写出精品。接下来,十几位作者踊跃发言。大家认为,《海燕》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改进,已定型为立足大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文学月刊,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编排精心,印刷精良,许多作品被较高级别的选刊转载,与国内一流期刊相比并不逊色。特别是诗歌创作,编辑部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以此为突破口冲出辽宁、走向全国,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说,正因为《海燕》与大连诗歌界的努力,使得当下大连诗歌创作进入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也有作者说,《海燕》既看重名家,又关注“草根”作者,“大连写作”栏目为瓦房店市、庄河市的普通作者辟出专辑的做法值得称道,希望能为普兰店市的作者也开辟专辑。李皓当即回应这一建议与编辑部不谋而合。

普兰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周永斌对《海燕》主编深入基层、同作者“面对面”探讨文学表示感谢。他说:从普兰店走出的文化人特别多,其中许多人都得益于《海燕》或是《海燕》的粉丝,大家对《海燕》的感情特别深。他鼓励作者静心创作,开掘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同时还要开展文艺批评,在一起研究、交流,宣传部和文联争取近期建成“大连作家森林·普兰店谷”,加强文艺阵地建设,为促进本地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江 风)

猜你喜欢
李皓普兰店海燕
家有坑娃的爹:一个学霸在暴动
普兰店鼓乐生存现状与发展研究
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
Study on the Amyloid Aβ42 with Accelerate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谎言
大连普兰店破获假冒商标案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
红嘴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