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体育运动业余训练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5-11-17 08:13蔡廷川
四川体育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江体育场地体育设施

蔡廷川



内江市体育运动业余训练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蔡廷川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内江市体育运动业余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体育基础设施滞后,经费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社会关注度弱化等现状阻碍了业余训练的发展。其对策是加大经费投入,改善训练环境,建立业余训练保障体系,培育业余训练多元化发展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等。

体育运动;业余训练;发展;对策

业余训练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措施与主要手段。体育运动业余训练的发展受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制约。自改革开放以来,内江先后培育出了柔道奥运冠军唐琳、排球世界冠军巫丹、亚洲田径冠军刘晓梅、亚洲乒乓球冠军陈平西、跳水世界冠军邱波、射击亚洲冠军喻丹、飞碟亚洲冠军唐宇、武术世界冠军龙骄尔、滑水亚洲冠军段振坤等众多体育英才。2014年,在四川省第12届运动会上创下了综合金牌榜第3名、综合奖牌榜第4名、综合总分榜第3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1998年与资阳区划调整以后,曾经的“内老3”(区划前排名成都、重庆之后)经济严重滞后,给业余训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内江体育人没有被困难吓到,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特定历史时期下,以实际行动创造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爱岗敬业,勇争一流”的“内江体育精神”,并极大地激发了内江青少年一代为国争光、为家乡添彩的民族自信心,推动内江市体育运动业余训练走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落后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不足以维系业余训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内江市体育运动业余训练的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内江市体育运动业余训练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业余训练、学校体育、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书籍及相关的研究资料,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就内江市业余训练存在的问题,拟定访谈提纲,与相关体校、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进行面谈,获得大量详实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1.2.3 逻辑分析法 在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进行逻辑分析和提炼。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基础设施差阻碍业余训练的发展

2.1.1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自1990年承办四川省第2届青少年运动会后,25年过去了,内江再没有修建过大型体育设施,大多数体育场馆陈旧而老化,且面积狭小,空间不够,设施不齐,功能不全。各县(区)的公共体育设施至今没有达到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1期工程(1995-2000年)所要求的“211工程”(2馆、1场、1池)的标准,甚至连西部贫困地区所要求的“1+1工程”(1个体育场、1个标准化体育设施)的标准都未达到[1]。市中区尤为突出,至今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专用体育场地。表1是全国第5次和第6次体育场地普查关于体育场地数量情况的对照表,不难看出,近10年来,内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值。

表1 体育场地数量情况对照表

从表2可以看出,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0.516m2,远低于1.46m2的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比10年前增长了0.026m2,远远落后于0.43m2的全国体育场地面积人均增加值[2][3]。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所要求的1.5 m2的标准相去甚远[4][5]。没有一个县(区)的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是按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所要求的“在城市社区建设15min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进行[6]。目前,“十二五”规划已进入收官之年,内江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步伐,已成为制约内江业余训练发展的最大“瓶颈”。

表2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情况对照表

2.1.2 学校体育设施匮乏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以来,内江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重视不够,欠账太多,发展极其缓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根据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现有体育场地面积1555945.73 m2,全市共有中小学生395357人,学生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面积约3.94 m2,远低于全国平均值。从表3可以看到,全市共有505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达标率只有47.52%,器材达标率仅为21.98%。学校体育设施的匮乏,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造成严重影响。

表3 内江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达标情况表

2.2 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项目的生存和发展

从1998年内江行政区划后,市财政每年拨发体育事业经费仅10万元,2008年增加为20万元,2012年增加为60万元,2013年增加为88万元,2014年增加到363万元(含参加省运动会80万元、运动员、教练员生活补贴197万元、全民健身86万元);各县(区)财政投入体育事业的经费则更少,从表4可以看出,2014年全市5个县(区)投入业余训练的经费累计才149.1万元,且绝大多数县(区)没有设立业余训练财政专项经费。与其它兄弟市州相比,内江市的业余训练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很多项目的训练场地狭窄,条件简陋,训练设施匮乏,装备差,无法满足训练的需要,已严重制约项目的生存和发展。

表4 2014年业余训练经费投入情况表

2.3 体制机制不健全压制了体校作用的发挥

各级业余体校是业余训练的大本营,肩负着完成省运会任务、为国家选拔、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但是除市体校外,5个县(区)体校都存在办学规模小,条件差,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体育人才的培养。(1)编制少,专职教练员少,开设项目少,且混岗使用现象严重。特别是市中区和威远县体校,所有在编人员都在从事行政管理,没有1名从事业余训练的专职教练员,完全依托学校和社会力量开设项目训练;隆昌县体校只有1名从事业余训练的教练员,还兼职行政管理。见表5。(2)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各县(区)自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合并后,业务主管部门更多的是将人力、财力、物力投向了体育以外的其它方面,体校业余训练的投入捉襟见肘。(3)缺乏行政自主权,除市体校、东兴区体校外,其它县(区)体校在人员调配、经费使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受业务主管部门约束,羁绊太多,业余训练的开展受限。运行机制的紊乱,制约了县(区)业余体校作用的发挥。

表5 体校人员编制及开设项目情况表

2.4 激励机制不完善造成教练员、体育教师积极性下降

竞技体育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面对内江经济落后的现状,通过市场化运作,以训养训,是提高教练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然而,训练收入没有与业绩挂钩的不合理分配,人为地加深了教练员之间的矛盾,挫伤了部分教练员的积极性。

利用学校体育教师的力量开展业余训练是增强业余训练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内江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满额应为1063人,实际只有564人,缺额499人,缺额率达46.94%。体育教师基本上是超负荷运转,在繁重的教学之余承担业余训练任务,压力远大于体校的专职教练员。普遍存在付出多,待遇差(不能等同享受教练员每天20元生活补贴、课时津贴低于其它学科等),照顾不到家庭等具体问题[7]。他们常年坚守训练岗位,完全是出于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对职业道德的坚守。我们提倡奉献精神,讲求职业道德,然而,我们却没有满足广大体育教师日益增长的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相关政策得不到落实,极大地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个别体育教师的心理防线被彻底摧毁,省12届运会结束后,已有多名体育教师离开了业余训练岗位。

2.5 社会关注度弱化导致参训人数减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业余训练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由于原有的参工、农转非等激励机制的废除,业余训练的吸引力明显下降。(2)由于教育发展没有与社会建设发展同步,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及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只能让应试教育的弊端无休止蔓延,青少年疲于题海战术,无暇顾及体育锻炼。加之通过业余训练成为专业运动员、走向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人。从表6可以看出,四川省第12届运动会周期,内江提交注册资料的运动员有1926人,注册成功1225人,最后进入专业队的不到2%,更多的运动员将面临升学的问题。由此导致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等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业余训练的社会关心度逐渐弱化,自觉参与业余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表6 四川省第12届运动会周期内江籍运动员进入专业队情况统计表

3 对策与建议

3.1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3.1.1 加快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精神[8],《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落实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有关规定”[9]。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收官之年,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体育在保障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内江体育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要改善内江公共体育设施落后的现状:(1)要将市、县(区)体育部门纳入规委会。政府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要听取体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按国家规定融入城市建设规划中[10]。(2)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完善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各地要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m2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m2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11]。(3)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改善学校体育现状。“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订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12]。

3.1.2 科学规划学校体育发展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业余训练的基础。抓好学校体育教育,关乎青少年健康,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民族未来[13]。针对内江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科学规划学校体育发展迫在眉睫。(1)要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落实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14]。(2)要按照常住人口规划学校布局,加快新兴城区和乡镇的学校建设步伐,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验收新建学校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3)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配齐体育教师,配足器材设备,保障体育教师待遇,开好国家规定体育课程。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15][16],掀起学校健身热潮。只有学校体育发展了,业余训练才有生存的沃土和发展的空间。

3.2 管办分离,完善体校运行机制

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5号)《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是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少年儿童体育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特色学校”[17]。这一解释顾名思义,体校是学校,其办学目的及主要任务是培养体育人才。既然是学校,它就应该有自己相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1)它应该是机构健全,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2)经费应该独立核算;(3)要有地方财政拨付的专项事业经费;(4)有健全规范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于此,各县(区)要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管办分离,增加人员编制,扩大办学规模,建立独立资金账户,赋予业余体校在行政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真正意义上的职权。只有这样,各级体校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3.3 建立健全业余训练保障体系

3.3.1 把业余训练纳入财政专项预算 《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加强少体校建设,将其纳入当地体育和教育发展规划,将训练竞赛经费、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18]。少体校是国家实施奥运战略的“塔基”,肩负着实施业余训练,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人才的重任。要确保内江业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的辈出,就必须要有专项经费作保障。

3.3.2 落实教练员、运动员的相关待遇 《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少体校学生、教练员的伙食标准每人每日不低于20元,运动服装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17]。然而,除市体校得以落实外,其它县(区)体校、学校及承训单位均未得到解决。内江业余训练采取的是“举市体制”战略,各级体校、各级学校代表队、社会团体等相关承训单位是内江业余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备战省运会,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省运会参赛目标任务的重任,其项目运动员、教练员伙食、服装专项经费理应等同对待。

3.3.3 建立青少年文化教育保障机制 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形成较为完备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努力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和质量。要进一步拓宽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研究出台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地方高等院校学习的各项倾斜扶持政策,为运动员就学、就业创造条件,为业余训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4 培育业余训练多元化发展渠道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内江已经没有“三集中”独立办学的体校,与学校结合发展的路子,已经成为各级体校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式。各级体校要充分利用本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体育设施优势,采取项目进校园、教练进校园、互派教师教练等多种合作形式与大中小学合作。同时,要积极培育业余训练多元化发展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业余训练向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

3.5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青少年的参与意识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深入实施,各类宣传媒体增设的青少年健身专栏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促进了业余训练从内容到规模的发展。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深入实施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青少年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参与业余训练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对于现阶段内江业余训练发展出现各种“瓶颈”的现状,宣传媒体的宣传是最有效的弥补方式。加大对业余训练的宣传力度,不仅要侧重于内容形式和规模,更应该注重业余训练在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方面的宣传,使青少年对于业余训练能够从盲从阶段致自愿阶段转变。内江业余训练也将进入一个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3.6 政府应重视业余训练的发展

政府应客观的评价业余训练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反映出来,如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业余训练的管理和投入,并监督其实施情况。另外,政府应合理的分配对业余训练、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以免营造一种自上而下的对业余训练不重视的氛围,不利于业余训练的发展。

3.7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

国发〔2014〕4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和巩固业余训练基础,建成规模、布局、结构合理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发展体育产业的东风加大了政府投入体育的力度,调动了全民投入健身的积极性,故此我们应借助发展体育产业的东风健全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业余训练开展的装备,壮大业余训练参与队伍,营造良好的业余训练发展氛围。

4 结束语

业余训练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已进入“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内江业余训练的发展态势。内江的体育基础设施阻碍了业余训练的快速发展,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项目的生存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压制了体校作用的发挥,激励机制不完善造成教练员、体育教师积极性下降,社会关注度弱化导致参训人数减少等。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改善训练环境,建立业余训练保障体系,培育业余训练多元化发展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的方式来增强青少年的参与意识。另外,政府应重视业余训练发展,在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大背景下,营造良好的业余训练发展氛围,建成规模、布局、结构合理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确保业余训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5号),1995.

[2][3] 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中国体育报,2014~12~26.

[4][9]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经字〔2011〕178号),2011.

[5][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2]2377号),2012.

[6][1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2014.

[7][16][17][18] 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5号),2011.

[8] 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2003.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教委令第8号、国家体委令第11号),1990.

[1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2012.

[15] 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2009.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ijiang Amateur Training &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CAI Tingchuan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ijiang sports amateur training by means of researching on documentation, field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shows the following such as laggard sports infrastructure , funds lacking, incomplete system and institution, imperfect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weak social attention have greatly prevent Neijiang amateur training from developing. So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make certain constructiv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ijiang amateur training are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funds, improving training environment, establishing amateur training security system, diversifying channels of cultivating amateur training, enlarging propaganda work and so on.

Sports; Amateur training, Develop; Countermeasure

1007―6891(2015)06―0027―04

10.13932/j.cnki.sctykx.2015.06.08

G807.7

A

2015-07-25

内江市体育局,四川内江,641000。

Neijiang Sports Bureau, Neijiang Sichuan, 641000, China.

猜你喜欢
内江体育场地体育设施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安徽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