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夏令营的意义

2015-11-18 14:52冷冶夫
数码影像时代 2015年10期
关键词:晴隆夏令营开幕式

冷冶夫

9月初,全国大学生夏令营(晴隆)微电影创作大赛的奖项——诞生。其中“最快传播奖”分别颁发给了三所高校的摄影队。实际上在大赛前,组委会并没有设置“最快传播奖”,但在夏令营开始后,组委会发现仅仅存开幕式结束的30分钟内,就有两所高校将他们制作的完整视频发送到腾讯、十豆和爱奇艺等平台了。而存开幕式结束两小时的时候,已有七个高校将自己拍摄的视频发送至16个视频网站。六天后夏令营结束,200名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拍摄了107部视频,每个视频都上传了十个网站以上,其点击率十天内达到了10万人次以上。接待夏令营的黔西南州晴隆具领导惊呼,“没想到互联网的宣传效果如此之大”。

其文,自从国家教育部将600所大学确定为“技术型高校”后,很多高校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重点,并且要求学生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参加学校的实习和夏令营。其中新乡学院、河北大学在夏令营前就动员学生按照新闻规律进行实习,不放过仟何新媒体的运用。

于是参加的学生在制作完成作品后,除了上传可联网进行宣传后,学生们还主动将视频发送到朋友圈甲。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夏令营的每部作品都发了12个朋友圈以上,最多的是天津某大学老师.发了130多个朋友圈。这样,这次夏令营的107部作品就发送了最少1300多个朋友圈。如果按照每个朋友圈30个人计算,就是39000人,这还不包括“朋友圈传朋友圈”。

最使组织者兴奋的是,夏令营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个微电影(微视频),还有实时发送的各类白媒体新闻。据组委会统计晴隆夏令营六天经历了三个价段:开幕式、拍摄采风和体验万峰林。其中前两项,200人的夏令营有120多人发布了自媒体新司。也就是说,晴隆夏令营的收获来自于两个方面:不仅收到了107部宣传晴隆的微电影,还收获了120多个白媒体新闻。互联网+夏令营,对睛隆县的报道宣传以及高校大学生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以往的夏令营都是学生拍摄了作业后,老师回到学校总结讲评。

据笔者对今年全国暑假夏令营的了解,唯有晴降夏令营是用互联网+的模式运作的。它的成功告诉我们。

夏令营不再仅仅是次学生的毕业实习,还是一次可观的自媒体新闻实践。

夏令营作品的优劣评估,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视频网站的收视率(点击率)会是更加实际的验订表。

夏令营不再仅仅是学生创作微视频的种体验,更是提高学生认识传播平台,使用传播平台,提高自身传播能力的机遇。

猜你喜欢
晴隆夏令营开幕式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半身少年”
五味夏令营
《人民日报》十九大开幕式报道话语分析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青春无悔 爱我晴隆
姜仕坤:鞠躬尽瘁的县委书记
山城晴隆:旅游振翅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