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古代诗歌教法

2015-11-20 06:39史向前陈兆辉
文理导航 2015年31期
关键词:古代诗歌新课改

史向前 陈兆辉

【摘 要】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受到了新课改的极大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古代诗歌教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的培养,并且使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强。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古代诗歌

面对新课改的背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高中语文课古代诗歌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将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出来,同时要对汉语言文化魅力的习惯进行不断地挖掘,使学生在学习古代诗歌的时候变得更加的快乐、更加的积极、更加的主动,最终能够对学生的人文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

1.用演唱的方式进行诗歌教学

诗、乐、舞相结合就是最早的诗歌形式,因此诗歌本身具备一定的音乐性,而最早的诗歌究竟怎么唱在时代发展以及历史变迁的今天已经无法对其进行考证。然而,很多当代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演唱帮助我们将这一问题解决了。比如在对李煜的《虞美人》进行教学的时候,我国台湾的著名歌手邓丽君就曾经对该作品进行了演唱,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然后将其作为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对该歌曲所表现出的旋律和情感的分析,让学生真正地对本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有所体会。与此同时,在对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讲授的时候,就可以将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演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进行学习和体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当代歌唱家演唱的诗歌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用多种阅读的方式进行诗歌教学

在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的前提下,教师为了能够对学生感受诗歌的感情进行强化,就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诗歌教学,比如采用引领读的方式,也就是要让学生对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和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缩短,同时对学生理解和品读诗歌内容也十分有利。同时也可以采用吟唱读的方式进行诗歌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的吟读,这样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诗歌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诗人所处的处境和诗歌本身的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节奏读的方式进行诗歌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诗歌作品的节奏划分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诗歌节奏的快慢停转从而能够对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进行感知。在划分节奏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把握住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比如要想将作者的惊惧、紧张、愤怒或者欢快、高昂、喜悦的情绪充分的表现出来,就需要采用较快的节奏;比如在对想念、痛苦和深思等情绪进行表现的时候,就需要采用比较慢的节奏。比如在对曹操的《短歌行》进行讲授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将诗人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和求贤若渴的心情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时候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就需要对其中的延音和重音有所关注,将其中的节奏充分的处理好。在表达相对激动的情绪的时候要采用较为猛烈的节奏,在表达相对舒缓的情绪时要采用较为平缓的节奏,而通过对节奏上的轻重缓急以及张弛有度的利用就能够将作者情绪的舒缓紧张很好的表现出来。

3.用调整法进行诗歌教学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集合同一作者的作品一起进行讲授,比如可以对李白的《将进酒》和《蜀道难》这两首诗进行对比讲授,这样就能够对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进行充分的赏析,并且让学生对作者不可抑制的热烈奔放的情感具有充分的体会。同时教师也可以集合相关的重点教授的作品进行赏析,比如在对苏东坡的《念奴娇》和柳永的《雨霖铃》进行集中讲授,教师就可以对其中的主人公形象进行分析。柳永在《雨霖铃》中属于一个浪迹江湖的游子,因此在体验生活的时候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情,同样是对恋人的离别进行描写,柳永在描写的时候更多的是具有一种楚天开阔、烟波浩荡的景象。而苏轼在《念奴娇》这首词中描绘了亲眼所见的赤壁美景,并且将作者自己老大未成、功业未就、壮志难酬以及怀才不遇的一种忧愤之情曲折地表达了出来,而且还将作者人生的旷达胸怀以及对历史的一种别样诠释表现出来。这时候就可以对苏轼和柳永在这两首词中表现出来的形象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对古代诗歌人物形象进行更好的体会,最终还能够将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的方法掌握住。

4.结语

目前在推行素质教育以及对新课程进行不断深化改革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从而能够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雨迎.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如何读懂古代诗歌[J].新课程(中学),2013(11)

[2]陈一鸣.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4(01)

[3]王大绩.古代诗歌阅读的核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3(01)

(作者单位:吉林省实验中学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古诗欣赏课在幼师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