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合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5-11-21 07:17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91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桂术甘汤低剂量

河北中医学院 (石家庄050091)

温瑞书 宋翠淼 邓国兴 许华洲 吴中秋 王文智 陈小玉△ 侯晓明△

咳嗽哮喘是临床主要疾患之一,中医对之有很好的疗效,苓桂术甘汤和三拗汤均经反复临床实践表明,疗效满意。苓桂术甘汤和三拗汤均可治疗咳嗽哮喘,苓桂术甘汤针对宿病,三拗汤针对新疾,临床多有宿病新发的咳嗽和哮喘,故理论上两个方剂配合应当有协同作用。据此理论,笔者进行了苓桂术甘合三拗汤的止咳、化痰、平喘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苓桂术甘合三拗汤的止咳、化痰作用

1.1 材料

1.1.1 动物:昆明种小鼠,18~20 g,清洁级,雌雄各半,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709152 号。

1.1.2 药物: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四味药组成。三拗汤由麻黄、苦杏仁、生甘草三味药物组成,水煎时加生姜3 片。苓桂术甘合三拗汤为苓桂术甘汤和三拗汤等容剂混合液。氯化铵片,天津市力生制药厂,批号0704003;桂龙咳喘宁胶囊(300 mg/粒),山西桂龙医药有限公司,批号070301,国药准字号:Z20053135。咳必清(25 mg /粒)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703007。

1.1.3 试剂:氨水,石家庄市华迪化工工贸有限公司,批号20070313;0.25%苯酚红,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钠(NaOH),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1.1.4 仪器:721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1.5 统计学处理:本实验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1.2 方法与结果

1.2.1 止咳作用: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 g,随机分为9 组,每组8 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苓桂术甘合三拗汤(简称合方组)高、低剂量组、苓桂术甘汤高、低剂量组、三拗汤高、低剂量组、桂龙咳喘宁对照组、咳必清对照组。苓桂术甘汤和三拗汤均水煎,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合方为苓桂术甘汤和三拗汤等容剂混合液。模型对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其他组灌胃给相应药。连续3 天,末次给药1 h 后,分别将小鼠置于倒置的80 mL 烧杯中,内放一棉球,用1 mL 注射器吸取氨水0.5 mL,注入棉球中,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1]

结果可见,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合方高低剂量组的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三拗汤高、低剂量比较,潜伏期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与苓桂术甘汤高、低剂量比较,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止咳作用 (±s)

表1 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止咳作用 (±s)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0.05;与苓桂术甘汤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与咳必清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动物数(只)剂量(g/kg)咳嗽潜伏期(s)53.88±22.00合方低剂量组 8 5 64.50±26.13*☆◇合方高剂量组 8 10 76.13±20.75*☆◇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 8 6 45.38±18.00◇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 8 12 52.50±35.00◇三拗汤低剂量组 8 4 56.25±20.75◇三拗汤高剂量组 8 8 64.88±17.63*☆◇桂龙咳喘宁对照组 8 1.5 64.88±11.88*☆◇咳必清对照组 8 0.3 32.00±8.73模型对照组8*

1.2.2 祛痰作用:昆明种小鼠,体质量18~22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9 组,每组8 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合方(简称合方组)高、低剂量组、苓桂术甘汤高、低剂量组、三拗汤高、低剂量组、桂龙咳喘宁对照组及氯化铵对照组,各给药组连续3 天灌胃给药,容量为0.2 mL/10 g 体质量,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1 h 后,腹腔注射酚红0.1 mL (5 mg)/10 g 体质量,0.5 h/L 后处死动物,剥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滤纸擦后,放入盛有2 mL 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0.1 mL NaOH (1 mol/L),用721 型分光光度计(波长546 μm)测OD 值,[2-4](用OD 值表示酚红排泌量多少,OD 值大表示酚红排泌量多)。

结果可见,各给药组气管酚红排泌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合方高、低剂量组、苓桂术甘汤高、低剂量组、三拗汤高、低剂量组的气管酚红排泌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合方高、低剂量组、苓桂术甘汤高、低剂量组、三拗汤高、低剂量组均显示气管酚红排泌增加,而以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合方高剂量组为更佳。详见表2。

2 苓桂术甘合三拗汤的平喘作用

表2 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对小白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s)

表2 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对小白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s)

注:动物数减为7 只,是因为取气管段时有不成功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0.05;与苓桂术甘汤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与桂龙咳喘宁对照组比较,◇P<0.05;与氯化铵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动物数(只) 剂量(g/kg) 气管酚红排泌量(OD 值)0.036 88±0.003合方高剂量组 8 10 0.077 75±0.024*☆◇△合方低剂量组 8 5 0.062 88±0.034*◇△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 7 12 0.054 00±0.041*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 7 6 0.051 71±0.024*三拗汤高剂量组 8 8 0.072 25±0.027*☆◇△三拗汤低剂量组 7 4 0.059 00±0.040*桂龙咳喘宁对照组 8 1.5 0.042 25±0.013氯化铵对照组模型对照组7 0.5 0.042 25±0.012 8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药物:苓桂术甘汤(伏苓12 g,桂枝9 g,白术6 g,炙甘草6 g)三拗汤(麻黄、苦杏仁各9 g,生甘草3 g,水煎时加生姜3 片)。氨茶碱(100 mg/片)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070401,国药准字号:H13021033。

2.1.2 动物:DH 豚鼠,清洁级,体质量200~250 g,雌雄兼用,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710096 号。

2.1.3 试剂:磷酸组织胺,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0703131;氯化乙酰胆碱,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0703151。

2.1.4 仪器:超声雾化器,Yc—Y800 型,亚都科技有限公司;喷雾装置,自制。

2.1.5 敏感动物的选择:取豚鼠分别置入4 L玻璃杯中,以最大恒压气雾喷入0.1%磷酸组织胺和2%氯化乙酰胆碱等容积混合液5 s,吸入10 s,打开风门,观察豚鼠哮喘发作的潜伏期(哮喘发作的时间以喷雾开始至豚鼠出现抽倒起计算),引喘潜伏期小于150 s 为敏感。

2.1.6 敏感动物的分组与给药:取预选合格的豚鼠(引喘潜伏期小于150 s),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 组,每组8 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苓桂术甘合三拗汤组(简称合方组)、氨茶碱组、三拗汤组、苓桂术甘汤组。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腹腔注射(0.1 g/kg),其他各给药组连续3 天喷吸相应中药15 min,模型组喷吸蒸馏水15 min,末次给药1 h后将豚鼠放入喷雾装置内,喷入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织胺等容积混合液10 s,闻吸60 s,打开风门,记录豚鼠哮喘潜伏期(喷雾开始至出现抽搐或跌倒时间),如潜伏期超过6 min,按360 s 计算,[1-3]分别比较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间的差异情况。

2.1.7 统计学处理:本实验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2 结果 苓桂术甘汤组、三拗汤组及合方组的哮喘潜伏期均较模型组延长,与模型组比较,三拗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苓桂术甘汤组比较,合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三拗汤组比较,合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合方组的哮喘潜伏期最长,详见表3。

表3 苓桂术甘合三拗汤防治实验性哮喘统计表 (±s)

表3 苓桂术甘合三拗汤防治实验性哮喘统计表 (±s)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0.05;与苓桂术甘汤组比较,△P<0.05;与三拗汤组比较,☆P<0.05

组别 动物数(只) 给药方法 剂量(g/kg)致喘潜伏期(s)15 min 128±31合方组 8 喷雾15 min 4.1 256±90*△☆苓桂术甘汤组 8 喷雾15 min 5.0 151±35三拗汤组 8 喷雾15 min 3.2 184±81*氨茶碱组 8 腹腔注射 0.1 195±31模型对照组 8 喷雾*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哮喘,中医和西医都有许多方法,西医有药物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舌下含药、灌肠等;中医有内服中药、中药雾化吸入、皮肤敷帖、直肠给药、注射给药及针灸疗法。虽然对其急性哮喘无论中医、西医都有许多方法使其缓解,但疗效短暂,屡愈屡发,为了阻止本病的再次发作,医疗工作者们采取了许多方法,在众多有效方剂的运用中,有宣肺平喘作用的三拗汤在实践中以重复性好为其显著性特点。其组方药物在近10年来出现在发作期哮喘证治方剂中占哮喘组方的42%,[4]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哮喘发作期方剂的组成部分。

三拗汤原名“还魂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麻黄、苦杏仁、甘草三味药物组成,系由《伤寒论》麻黄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苦杏仁去皮尖七十个、甘草炙一两)去桂枝加生姜而成主治鼻塞声重、咳嗽痰多、头痛目眩等外感风寒咳嗽证。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首次出现以“三拗汤”为名的成方,采用连节麻黄、连皮杏仁、连梢甘草,与常规炮制加工方法相拗,故名三拗汤。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中医认为,系肺气不宣所致,哮喘也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多为宿病新发所致。即内有伏饮,复有诱因引起,使痰气搏结于气道,这是哮喘发作的基本病理。而痰饮形成,又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痰之本”之说。其中以肾气最为重要,盖肺主气,而脾阳的运行必得肾气的温煦濡养。本病患者体质多弱,哮喘均因小有不慎即发,加之冬寒之袭损阳,故用苓桂术甘汤温化痰饮,以杜痰源,乃“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健脾利水的作用,适应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聚湿成饮的痰饮病。方中茯苓健脾利湿,桂枝温阳化气,白术补益脾气,运化水湿,炙甘草调和诸药,配合茯苓、白术兼能健脾,配合桂枝甘温补阳。四药共奏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之功。

现代临床对三拗汤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主症为咳嗽和哮喘的应用上。据报道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以三拗汤为主方,治疗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上呼吸道疾病可取得稳定的良好临床疗效。治疗以咳嗽为主的病症,主要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痰吐白沫状,苔薄白的风寒型患者;或经治疗表证不复存在,而咳嗽缠绵不愈者;或表证未解,入里久郁化热等各种咳嗽;邪郁肺经的喉源性咳嗽;各种疾病引起的咳嗽,报道疗效在90%以上。治疗以哮喘为主的病症,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从近年报道来看三拗汤被作为平喘止咳的基础方,用于各种咳喘病。对咳喘、哮鸣音、排痰、呼吸功能等具有显著效应,对IgE 等变态反应性指标有较为明确的影响。本动物实验表明,苓桂术甘合三拗汤组对氨水致小鼠咳嗽有明显镇咳作用,可增加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说明有明显化痰作用。对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织胺等容积混合液所致豚鼠哮喘,苓桂术甘汤和三拗汤均可使哮喘潜伏期延长,而以三拗汤效果为佳,将两方合用的苓桂术甘合三拗汤,则更好地增强了两方的平喘作用,说明将两方相合的苓桂术甘合三拗汤更能明显抑制豚鼠哮喘反应,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S].卫生部,1994.133-134

[2]陈奇.中药药理实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58

[3]宋翠淼,牛丽颖,李乾,等.小儿清肺止咳口服液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13 (2):1-3

[4]童黄锦,许惠琴.三拗汤类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10)4:45-47

猜你喜欢
桂术甘汤低剂量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苓桂术甘汤治疗内科病运用概述∗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单兆伟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1例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