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关注什么事儿
——《小说月报》2015年第四期印象

2015-11-22 08:24高璟
都市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说月报树德作家

高璟

我们都在关注什么事儿
——《小说月报》2015年第四期印象

高璟

作为小说作者,在选材时一定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一般总是找自己最关心的事、最想表达的观点来结构故事。那么,在这一期的《小说月报》上,我们不妨来观察一下,作家们各自在关注些什么。

一、关于叶广芩中篇《树德桥》——“牛棚”里的那些事儿

印象中叶广芩的中篇小说名字有两大系列,一是“京戏系列”,二是“地名系列”。对这篇属于“地名系列”的《树德桥》,我是带着期待的心情来读的,但是读完却感觉不是原先那股京味儿了。故事还原了西部地区某“五七干校”的一段历史,几个主次人物一一登场,但形象却不甚鲜明。故事的高潮在最后灭鼠大王施展绝技的时候到来,可那时,主人公牛树德早已离开牛棚,生死不明了。尾声部分的幻觉现实主义处理是全文亮点,作者有意用徘徊于桥头的老水牛形象来呼应当年在桥边解剖老鼠尸体的“海归”教授牛树德,连放牛老汉也疑似当年牛树德的对手强大夫,而作者也安排文中的护士“我”在那头水牛面前向牛树德表达了迟来的歉意,故事圆满落幕。作者的叙述手法还是比较老到的,尤其是对小说主题的反复强化,颇有“一唱三叹”的味道。

“文革”叙事已然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当下虽已早过了繁盛期,但还是有不少余韵的回响,叶广芩的这篇小说也完全可以归入其中,至于与众多前人前作相比,它的独特性还不够明显。

二、关于申剑中篇《白衣胜雪》——医院里的那些事儿

医患矛盾是个敏感兼热门话题,许多作家都不敢轻易涉及这个题材,所以首先就得佩服作者,作为“业外”人士,敢于触碰这个主题,且写得如此细致饱满扎实,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文中,对几个突发医疗事件的处理、手术施行中的细节、公私医院的人才大战、院方与“医闹”的斗智斗勇等情节都写得相当专业。能为一篇小说下这么大功夫,且以我这个普通业外人士的眼光来看,能达到“细节经得起推敲”的标准,实属不易。反观近年来很热门的几部医疗剧,都达不到这个水准,为了追求高颜值,常以刚入行的年轻人为主角,而且常常是戏不够感情凑,在与时间赛跑、和死神较量的医院里,他们随时可以停下来旁若无人地谈恋爱耍贫嘴,显然严重失真了。作者用一个中篇的规模集中展现了当下医疗行业中的种种现状,不带偏见,不带情绪,写得客观中肯,让人信服。主人公何无疆的形象塑造很丰满,也很成功,而他与患者梁小糖的恩怨纠葛也成为结构全文的一个主线。文末,悬念揭开,竟是意外地令人感动的一幕。

如果此文能进一步充实成一部长篇的话,应该比阎真的长篇小说《活着之上》更精彩,更

有分量。如果我对这篇小说有过誉之辞的话,那肯定是基于对作家在选材方面的激赏。

三、关于普玄中篇《晒太阳的灰鼠》——关于香火的那些事儿

于我而言,普玄是一位陌生的作者,但他的文字一上眼就觉得不一般,语言结构有种说不出来的个性,读着令人舒服。能让我有这种感觉的作家或作品不多,这应该属于一种天赋,让我等资质平庸之辈心生向往,梦想着哪天清晨一觉醒来也能拥有这般一挥而就、笔下生花的异禀。因为有了好的语言,所以故事就被放在第二位来衡量。

但我似乎又一向极喜欢挑情节上的刺儿,所以不免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上几句不中听的。父亲完全可以逼二儿子“我”再生一个,我感觉这个难度比寻找那个子虚乌有的小孙子要小一些。作品使用的是第三人称,且是全知全能视角,可讲述的口吻却是父亲的二儿子“我”,“我”在全文情节中只是个打酱油的而已,且这个“我”应该是无法做到全知全能的,这一点让我很困惑,不知其必要性何在。作者为什么不直接采用上帝式全知全能视角呢?或者直接以三儿子的视角来写也可以,能更直击这个主要人物的内心,并且可能使父子之间的交锋更有力度。

纵观全文,围绕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香火”问题,父亲有三个儿子,可三个儿子目前却只给他延续了一支有问题的香火,这不得不让七十多的父亲焦虑。这种焦虑的客观存在,直接引发了一出出精彩大戏的上演,有点像八点档的家斗戏,市井百态随之也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让这篇小说比八点档家斗戏显得上档次的处理便是对父亲年轻时经历的追忆,即小说题目“晒太阳的灰鼠”的来历。试想一下,如果这篇小说“不幸”被某个电视剧制片人看中的话,他下达的改编指示一定会有这样两条,一是换掉题目,改叫《父亲进城》,二是去掉有关灰鼠的意象这类形而上的东西。

四、关于双雪涛中篇《聋哑时代》——少年时的那些事儿

这篇小说初读并不觉得出色,但本期还有另一篇题材相近的小说,所以两相比较,再细品一番,便渐渐觉出了它的真诚。

这篇小说的题目定得很宏大,完全可以装得进更多的东西,成为80后一代关于少年记忆的一部史诗大作。在这个中篇里,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我”与三个同学的人生交集。故事各自独立,又前后连贯,人物形象也呈现出了一种非常艺术化的复杂面目。作者在写人方面,确实是有一种比较深刻独到的思考,所以,看似平常的一个选材,一样可以让人读完以后印象深刻。

这篇小说让我想到了另一位青年作家蒋峰,简单比较一下,蒋峰重在向内挖掘,而双雪涛重在向外探索。两人都是从东北出发的,目前他们都已毫无争议地走向了全国,成为80后一代青年作家群体中重要的成员。

五、关于林白短篇《汉阳的蝴蝶》——大学里的那些事儿

以青春的名义怀旧,像是在画一幅色彩浓烈的抽象画,无论怎样随意涂抹,都能成为一幅动人的作品。这样精短的篇幅,信息量却极大,除了四个同班同学的感情纠葛,还有两个神秘女人的身影时隐时现。再加上欲言又止的处处留白,使剧情在多年以后依然未能明朗,正是这种薄雾笼罩般的神秘气息让这个短篇摇曳起来。作者对于短篇的写作手法有自己独到的处理,当大多数人在忙着设计一个能反转剧情的高潮结局的时候,她却选择让悬念持续下去。在令读者心有不甘的同时,作品已然深刻地留在了读者的脑海里。

六、关于江洋才让短篇《老灵魂》——关于杀手的那些事儿

很佩服少数民族作家,用非母语写作,需

要克服很多障碍。但同时,他们也有自身优势,那就是边地独特的风情与传奇。在这个短篇里,作者选择让一个死者回望自己的一生,于是那些执念不忘的爱恨情仇都一一浮上心头。他本是一个忠心的奴仆,却因为体格健壮而被迫成为杀手,多年的杀戮生涯没有让他丧失人性,反而促使他变成了虔诚的信徒。而最令我感到心惊的是,这似乎是个藏而不露的寓言故事,有待读者见仁见智。

应该说作者在小说的处理方面动了不少心思,于是难免给人一种“写得太满”的感觉。如果去掉有关小公主的设计,老灵魂直接以女信使作为倾诉对象,或许能使小说的力量更集中一些。

七、关于黄咏梅短篇《证据》——关于微博的那些事儿

作者围绕“证据”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全文,将当下都市男女的生存状态之一种深刻地展示出来。主角是一对老夫少妻的组合,丈夫是呼风唤雨的资深律师,太太是寂寞单纯的年轻美女,这种组合带着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优势互补,各取所需。作者没有表面化地对这种组合形式进行褒贬,而是带我们潜入了这个家庭内部,去探究他们的日常。

故事首先以新鱼缸的风水问题引出了这对夫妇的浅层次分歧,接着,因为妻子睡觉是否打鼾引出了他们第二个层次上的分歧,这些似乎都是些无关大局的日常琐事,不会对夫妻关系造成致命伤害。但某天不知情的妻子偶尔在微博上秀了一回恩爱,却给丈夫带来了严重危机。三件事无一例外指向同一个主题——太太的话语权问题。丈夫以自己的深厚阅历来指导太太的言行,决定家中的大小事务,看似为她好,实则是一种男权思想的表现。这种家庭结构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就算是在微博时代,其本质依然是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东西,“夫为妻纲”是也。提到“微博”这个玩意儿,还真是让这位太太爱恨交加,通过微博这个媒介,她顺利地上位成为阔太,而也因为微博这个媒体,差点毁了丈夫的“一世英名”。

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独特的发现,类似网络大V、“公知”人物们的另一个侧面被客观地呈现出来,而那些被百万粉丝们祭在神坛上的正义化身、公知精英们,原本也有虚伪龌龊的一面。作者下笔的分寸拿捏得刚刚好,褒贬得当,值得借鉴。选材上也有自己的独到眼光。

八、关于漆月短篇《白月光》——父女之间的那些事儿

整篇故事的结构给人一种文艺片的感觉,可读完之后剧情却没有多少令人惊奇意外的地方,期待之中的倾诉、顿悟、忏悔、救赎、宽恕都没出现。那个被酝酿了好久的巨大悬念到头来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

全文当中,人性的善恶都被贴上了鲜明的标签,父亲的恶尤其让人不可理喻,不是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吗,为什么这个父亲如此别出心裁,扮演了一个暴君的角色,最让人不可忍的是,这还是一种表里不一的残暴。在人前可以做谦谦君子,在女儿面前却立马变身为“狼人”。也不知是作者心血来潮想象出来的角色,还是生活中真有这样人格严重分裂的人物原型。“女主”一下飞机就立马遇上了多年不见的高中死敌“女一反”,这不科学,而且是好烂俗的剧情。再看“女主”回忆里的那个“女一反”,也像那个面目可憎的父亲一样,浑身上下没一点让人喜欢同情的地方。多年前,网络的传播影响力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可女主却因为一个含沙射影无中生有的网帖就深受其害。那个莫须有的“丑闻”尽人皆知之后,她被误解,被嫌弃,原本是一件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事情,却导致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不科学。而令人称奇的地方,还在于“女主”的心理,竟然在经受青春期的重重摧残之后,还能如废墟上的花朵般异常娇艳动人地绽放开来——她在异乡经营着美

满的婚姻与家庭,还在病入膏肓的父亲迎面砸来苹果之后依然决定不计前嫌地把肾捐给他。基于对真实人性的考量,这也不科学。

写到最后,才注意到作者是位青年作家,而且是业余作家,实在不易呢。所以,显得我实在是不厚道得很。可话已出口,而且也确实是我在阅读中的真实感受,不吐不快啊。望作者见谅吧!

九、关于“开放叙事”——分量足,有惊喜

《小说月报》这一期的“开放叙事”给我不小的惊喜。尽管是类型小说,但这两篇科幻小说都难得地带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作家深厚的理科学术背景,为他们的幻想插上了科学的翅膀,而他们对人文领域的深入探索也同样富有见地。

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有着极强的隐喻性。在对现实进行观察分析之后,将自己对城市阶层化现象的忧虑都投射于这篇小说之中。作者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将一座城市里的人分成了差距极大的三个阶层,他们生活的空间不同,生活质量不同,而更为致命的是这三个阶层的人各自所拥有的生命长度也不相等。在四十八个小时的循环周期里,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们只能醒着八个小时,第二空间的中产阶层则是十六个小时,第一空间里的高端人士则坐享二十四小时的完整昼夜。这种看似严重不平等的现象,作者却能用极富前瞻性的社会学理论来给出合理解释,让读者在读得新奇之余,不免心生戚戚,千万不要沦为第三空间的一员啊,活得太悲催了。故事的结构也非常讲究,篇幅不长,却安排调度得当,通过一个穿梭其间的“非法信使”的角色,将三个空间的基本结构、环境、特性都依次呈现了出来。在现实中反复上演的美女选择穷书生还是选择阔财主的命题,也延续到了这个科幻小说里。故事结束之际,巨大的社会问题依旧无解,甚至有恶化的倾向。悲观主义情绪从文中一点点弥漫开来。

相较而言,另一篇小说刘洋的《单孔衍射》则乐观得多。因为一个偶然的时间壁垒的出现,富人、权贵们成了力促“天下大同”的“天使”,这个像神一样存在的时间壁垒,还真是一个济世良方,轻易就医好了诸多的社会病症。这多少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要知道,贪婪才是人的本性。我的设想是,许多富人宁愿在时间壁垒到来前带着他的财富走向灭亡,都不情愿白白地拱手他人。这种乐观情绪显然源于对乌托邦社会的美好想象,一蹴而就的理想主义色彩也颇重。无论怎样,作者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还是发出了质疑与批判的声音,单这一点已属难能可贵。

总体而言,这一期的小说没有十分惊艳的作品,最后的“科幻文学小辑”还算是有一点惊喜与回味。除了刘慈欣的《三体》,我个人看过的科幻小说实在是贫乏,但这两篇小说让我意识到,短的科幻小说也可以很深刻,也可以传达个体对社会的关切与反思,而不像某些故作高深自命不凡的“纯文学”作家们,沉浸于一己之私,纠结于个人得失,在自己织成的茧里自怨自艾。总之,希望看到有更多作家创作出具备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的力作。

猜你喜欢
小说月报树德作家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作家的画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活着
打的
生日礼物
《尚存葆的个人档案》被两家选刊转载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