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遗迹一场纵横古今的时光旅行

2015-11-22 09:05撰文图片Vincent
中国新时代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巨石阵修道院古堡

撰文/图片>>>Vincent

英式遗迹一场纵横古今的时光旅行

撰文/图片>>>Vincent

尽管满是古老与沧桑的气息,但关于遗迹的旅行,正是深入解读英国的最佳范本。那是与残留的建筑、符号、风格的对话,也是一场和它们辉煌往事的亲密交谈。

在英国,遗迹意味着可以从任意角度考量的史诗与传奇。它们经历了罗马帝国的铁骑,南北内乱的纷争与二战炮火的摧残,一些沦为残存的废墟,另一些却仍然屹立不倒地坚持着自己内里的质地。尽管满是古老与沧桑的气息,但关于遗迹的旅行,正是深入解读英国的最佳范本。那是与残留的建筑、符号、风格的对话,也是一场和它们辉煌往事的亲密交谈。

巨石阵,上帝设下的N道谜题

散落在英伦三岛的遗迹中,人们首先会想到的肯定是巨石阵(Stonehenge)。这些体型巨大、形单影只的石头们,实在是太有名了!乘车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穿行,开阔的视野一望无垠。黄昏时分,审美刚有些疲劳,远方一片逆光中突兀而出的“大黑块”们就直接冲进我的世界,那凌厉的阵势,像极了一帮从天而降的远古神灵。

眼前这群矗立荒野间的“巨人”,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1130年,一位英国神父偶然发现了它们,从此,这座巨型石头圈成了陆地上最著名也最神秘的史前遗迹之一。巨石阵占地约11公顷,主体由众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最高的石柱将近10米。从空中俯视,这些石柱排成椭圆形,不少横架在两根竖直的石柱之上,稳固得几乎雷打不动。

对于巨石阵,世人经年累月的狂热考证与猜想从未停息。诸如它如何修建、因何修建的种种谜团,学术界至今仍众说纷纭:考古学家说它可能是某个古代王室贵族的墓地,用来“辟邪驱魔”,佑护长眠之人的永世安宁;历史学家推测它是铜器时代初期“斯泰申石碑”的一部分,罗马统治时期德鲁伊教的祭祀场所,神秘的“太阳神庙”;建筑学家认为它是某座远古城市的中心天文台,用以观测星象、窥探宇宙;而好奇心十足的民众们则更愿意相信,它就是远古人类与地外生物亲密接触的导航标。

从英国政府开始修复巨石阵起,巨石阵就成为了英国最热门的旅游地之一,牢牢吸引着每年100多万人至此崇礼膜拜。一些来去匆匆的观光客走到这里,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望着它巨大的身影凭空发呆。而那些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朝圣者”们,则围坐在它的下面,抬头仰望苍茫,仿佛早已魂灵出窍,飘向了彼端的宇宙。

从考文垂到格拉斯顿伯里,解码教堂和修道院

考文垂这座曾以纺织业驰名于世的工业城市,其长达千年的悠远历史体现在保存完好的、从中世纪到现代风格的诸多建筑中。游客每每会到市中心的圣马可大教堂旧址悼念,这座当地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4世纪,主体在16世纪最终完成。不幸的是,教堂在多次战争中沦为废墟,不停地被补补修修……直到1940年11月14日晚上,德国“海因克尔”飞机在城市上空俯冲,进行了为时10小时的狂轰滥炸。第二天,在城市的一片废墟中,圣马可教堂只剩焦黑的大尖塔和部分外墙残垣,凭空抽泣。1962年,人们决定保持废墟原貌,并在隔壁修建了一座崭新的教堂,内部装饰有名为“光辉耶稣”的大型织锦挂毯和雕塑作品“圣马可和恶魔”铜像。尽管新教堂因掺杂过多现代建筑方式而备受争议,但新旧并立的景象也颇为有趣——一面是英国教堂遗迹中保存最完好的古老废墟,除了没有屋顶和门窗,其余建筑体几近完整;一面是洋溢着现代风格的新教堂,门前竖着用烧焦的老教堂梁柱搭成的巨型十字架!坐在新教堂的访客中心里,循环播放的纪录片重现着当年空袭轰炸的惨景,看上去多少有些触目惊心。人们隐约在黑暗中回望历史,脸上满是对战争的恨,与对和平的爱。

跟苦难深重的圣马可比起来,位于多赛特郡山丘上的圣凯瑟琳教堂就明显轻松许多。同样建于14世纪,当地僧侣将它小心翼翼地安置在凯尔特人神庙遗址上,尊为一个隐秘的朝拜去处。在亨利八世拆除天主教堂的劫难中,周围教堂无一幸免,只有圣凯瑟琳奇迹般地逃过此劫。站在圣凯瑟琳教堂山巅,英国南部海域一览无余,这里曾是英国监视海上进攻的重要望台。据说在1588年那场载入史册的“英西大海战”中,伊丽莎白女王正是在此督战。谈笑间,西班牙不可一世的“无敌舰队”灰飞烟灭,成就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黄金时代”。

如果要找寻英国最神秘的宗教圣地,格拉斯顿伯里修道院肯定榜上有名。这座名不见经传的修道院载誉甚多——英国最古老的修道院、天主教圣地、英国曾经最富有的修道院、阿瑟王和王后安葬的地方、罗曼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水乳交融之地、当代音乐艺术节的绝妙会场……不过,现在能看到的修道院只剩废墟一片,包括基本没有破损的厨房、主体完整的女士礼拜堂和大教堂残体,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建筑群。尽管这里的每一块花岗岩都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但最吸引人们的,却是弥漫于此的种种神迹奇闻:相传圣约瑟曾与耶稣一同共游此处,英国第一座教堂因此拔地而起;而亚瑟王539年死于卡曼兰战役后被安葬于此,陪葬品里赫然隐现着“最后的晚餐”中那著名的“圣杯”……于是往来其间的游客们总幻想着自己化身为琼斯博士,捕风捉影间来场“夺宝奇兵”式的冒险。

漫游古堡,与尼斯湖水怪为邻

除了教堂和修道院,城堡可谓英国遗迹中的生力军。它们大多直接或间接地见证了发生在议会军和国王军之间那漫长的内战。近两个世纪以来,英国开始陆续对这些遗迹进行清理、修缮和保护,废墟逐渐脱去尘封数百年的荒意和孤独,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起活的“历史教科书”角色。

坐落在谢伯恩市市郊的Sherborne老古堡建于12世纪初,曾是内战期间国王军的防御堡垒,议会军获胜后将其拆毁,成为废墟。它是典型的仿罗马式建筑,城堡的4个角落各有一座塔楼,中间为中世纪风格的主塔。在西南角,仍可看到仿罗马式半圆拱顶、半圆式窗形、厚重的砖石混合墙体和装饰有扇形褶皱花纹的柱头,给人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遗址周边的风光极佳,附近有13世纪初的修道院、多塞侏罗纪海岸、多塞丘陵等。在这里,自然与已化作废墟的人类痕迹相契合,别有一番唏嘘感叹;跟古意犹存的Sherborne古堡相比,位于索尔兹伯里城郊、建于中世纪晚期的Sarum古城以“城中有堡、堡中有城”的独特建筑风格自成一派典型:城堡不再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是在山丘中心建堡,周围有商店、教堂等环绕,外围有城墙城门、护城河,俨然是一片独立的小世界。

很多人的遗迹之旅都会在苏格兰高地前止步,这意味着他们将会遗憾地错失尼斯湖古堡。尼斯湖水怪名声远播,总有好事者跋山涉水只求一睹怪容,却总难如愿,只有悻悻然前往厄克特城堡(Urquhart Castle),凭古吊今一番。这座号称苏格兰最大的城堡威严地矗立在尼斯湖畔,俯视着厄克特湾——“尼斯湖水怪”最常现身的地方。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世纪,当初皮克特人在此地设置了木头城堡,现在看到的石头城堡则是13世纪由艾伦·杜尔特伯爵修建,长期为苏格兰皇室所拥有。由于身处哥伦峡谷的要塞,城堡的军事特色异常鲜明:中世纪的英国战事不断,但古堡却一反常态建在山底。走近端量才会发现,它的易守难攻并不输给任何一个山顶上的同类。虽地处低势,但三面临水,一面和陆地接壤,环水部分有悬崖形成天然屏障,和陆地接壤部分被人工土沟切断,要进入城堡,只能通过连接陆地和城堡的吊桥。和其他孤独的城堡们不同,厄克特城堡占地较大,在围墙内有几个塔楼。尽管主塔早已坍塌了大半,但剩下的部分却好似解剖图一般,完整地向游人展示了城堡最初的内部造构。1977年,医生安东尼·希尔兹在城堡附近偶然拍下了湖怪Nessy的身影,这条爆炸性新闻让古堡至今仍是人满为患,不得消停。

漫步城堡的那天天气晴朗,阳光在残墙断垣间自由穿行,有时投下巨大的阴影,有时顺着没遮拦的门户窗体层层深入,最后洞出,瞬间停留在某个正在草地上大喊“水怪来了”的顽童身上。孩子们在尽情奔跑,情侣坐在长凳上晒着太阳……我感觉不到任何的衰败和荒芜,这座曾经骄傲的建筑在历经沧桑后与人类世界依然和谐,就像一位熟悉的老邻居,缓缓讲述着古往今来的史诗与趣闻。

猜你喜欢
巨石阵修道院古堡
沉睡地下的古堡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史前巨石阵,千年未解之谜
Fantasy and reality
巨石阵
德国修道院后继无人
神秘的古堡
考古学家手铲下的“巨石阵”
张自启中国画——英伦纪行